绿色低碳旅游

搜索文档
“十五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15 20:4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旅游业被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需科学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并明确重点任务[1] 国际发展环境 -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预计增速保持在2.6%-3.4%之间 低于3.7%的历史平均水平[3] - 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 呈现"东快西慢、南升北降"趋势 亚洲经济规模2035年将超欧美总和[3][4] - 全球治理形势严峻 民粹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多边治理体系陷入困境[5] -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 2030年80岁以上人口达2.65亿 劳动力供应增长率仅0.3%[5] -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2028年全球数据量将达393.8ZB 云端直接产生数据占比37%[6] - 全球旅游格局调整 保持欧洲、美洲、亚太"三足鼎立"格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异缩小[7] 国内发展环境 - 处于实现"2035年目标"关键阶段 经济需保持3.87%年均增长率[9] - 迈入高收入国家关键阶段 2023年人均GNI达13400美元[9] - 人口结构加速调整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24年62.2%降至2030年60%以下 老年人口突破3亿[10][11] - 城镇化进入高位运行阶段 城镇化率将超过70%[11] 旅游业发展趋势 - 产业定位更加综合 在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6] - 发展关系更加协调 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等关系[19][20] - 旅游消费多元化 呈现数智化、绿色化特征 短途游、微度假等成为重要组成部分[21][22] - 文旅融合深化 从资源要素简单叠加过渡到要素有机结合与创新发展[23] - 产业体系现代化 形成更完整、先进、融合、安全的产业体系[24][25][26] - 旅游投资精益化 呈现项目小型化、格局均衡化、投资精细化趋势[27] - 旅游发展绿色化 在供需共同推动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型[29] - 科技应用广泛化 数字技术解构产业线性分工体系 推动产业链向"网状"结构转变[30] - 对外开放深化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化国际旅游合作[31] 旅游业发展重点任务 - 加快推进旅游强国建设 实施"适度领先"战略 使旅游发展水平适度领先社会经济整体水平[33] - 明确三大市场发展侧重 以国内旅游为主线 提升入境旅游品质 引导出境旅游秩序[34] - 促进旅游消费扩容升级 制定国民旅游消费支持计划 优化假期制度安排[35] - 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创新 深化产业融合[36][37] -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优化政策体系 破除体制性壁垒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38][39] - 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完善创新机制 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0] - 实现旅游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碳平衡交易制度建设 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41] - 塑造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探索太空旅游等新业态[42][43][44] - 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设立跨境旅游示范区 优化投资环境 完善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机制[45]
研判2025!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旅游人次、旅游总花费及发展前景分析:旅游市场发展稳健,跨境旅游服务持续优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29
旅游行业概述 - 我国旅游业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旅游市场之一,旅游已成为大众化生活方式 [1][16] - 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收断崖式下跌,2020-2022年低位运行(营收≤3亿元),2022年后逐步复苏 [1][16] - 2024年进入繁荣发展新周期,主要指标(总花费、出游人次等)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 [1][16]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14.8%),其中城镇居民43.70亿(+16.3%)、农村居民12.45亿(+9.9%) [1][16] - 2024年国内游客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17.1%),城镇居民花费4.93万亿元(+18.0%)、农村居民0.83万亿元(+12.2%) [1][16]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60.8%),恢复至2019年九成以上;总花费942亿美元(+77.8%) [17][19] 政策支持 - 2024年4月"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5A/4A景区等移动网络覆盖,支持4K/8K视频、VR/AR应用 [8][9] - 2025年1月"百城百区"计划:鼓励发放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推动区域一体化惠民措施 [8][9] - 2023年《国内旅游提升计划》: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合理增长,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和监管机制 [9] 产业链与资源 - 产业链覆盖"食住行游购娱",上游包括景区资源、交通、住宿等,中游为旅游企业,下游为游客群体 [12] - 2023年我国A级景区1.57万家(5A级358家),景区管理制度完善推动接待能力提升 [14] 重点企业格局 - 第一梯队(营收>20亿元):中青旅(2024年营收99.57亿元/+3.34%)、宋城演艺(2024H1旅游服务收入2.7亿元/+103.01%) [22][24][26] - 第二梯队(10-20亿元):黄山旅游等;第三梯队(<10亿元):张家界、桂林旅游等 [22] 发展趋势 - 智慧化转型:5G/AI推动VR体验、智能导览普及,大数据优化景区客流管理 [28] - 文旅融合:非遗、红色旅游等主题产品受捧,夜间经济与IP创新(如大唐不夜城)增强吸引力 [29] - 绿色旅游:低碳酒店、新能源交通工具普及,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与循环经济模式 [30] 发展背景 - 2023年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2024年人均GDP 9.5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3万元(增速均>4%) [10] - 收入增长增强旅行意愿,国民经济与旅游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