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化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ST松发半年度业绩预计大幅扭亏 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4:57
业绩预告与重组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5 8亿元至7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重大资产重组于2025年5月完成交割 主营业务从陶瓷制造转型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1] - 置入资产恒力重工成为全资子公司 其期初至合并日的净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1]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5746 06万元(同比+23 17%) 但归母净利润-2086 86万元(同比-97 54%) 推算二季度净利润超6亿元 [2] 业务转型与核心竞争力 - 恒力重工定位为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船舶及装备制造企业 涵盖发动机自主生产与船舶制造全产业链 [1] - 具备全球领先的船台/船坞(同步建造4艘30万吨级VLCC)和年产180台船用发动机产能 [2] - 船用发动机覆盖12G95主机及以下机型 实现LNG 甲醇 氨 LPG四种双燃料技术全覆盖 [2] - 2024年全球新接订单排名第五 中国第四 [2] 行业环境与战略规划 - 报告期内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盈利与抗风险能力大幅改善 [1] - 计划投资建设"恒力造船(大连)绿色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一期)"两大项目 [2] - 项目落地将提升生产效能与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高附加值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优势 [2]
中国高级陶瓷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1
高级陶瓷行业概述 - 高级陶瓷又称精密陶瓷或工程陶瓷,以高纯度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精密控制烧结、热压等工艺制成,具备高强度、耐高温、电学/化学/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综合性能 [3] -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非氧化物及复合陶瓷,按功能特性分为结构陶瓷(高强耐磨)与功能陶瓷(电子、生物、光学等特殊用途) [3] - 与传统陶瓷相比,高级陶瓷采用Al₂O₃、Si₃N₄等高纯原料及精密工艺,功能多样化,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航天等高端领域,而传统陶瓷以天然矿物为原料,性能单一,主要用于建筑与日用行业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高级陶瓷行业市场规模约109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167亿元 [4] - 行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驱动下持续扩张,固态电池隔膜、车规级电子陶瓷等新兴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成为增长新动能 [4] - 全球市场规模数据未明确,但报告包含2020-2024年全球增长情况及2025-2031年预测(单位:亿美元) [29]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陶瓷粉体(如氧化铝、氧化锆)、化工原料、有色金属材料及生产设备(粉碎研磨设备、烧结炉等) [7] - 中游涵盖电子陶瓷、生物陶瓷(人工骨、陶瓷义齿)、热/光学陶瓷等产品制造 [7] - 下游应用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能源环保等领域 [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头部企业如潮州三环、国瓷材料、风华高科占据高端市场,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 [10] - 区域分布上,广东在功能陶瓷领先,山东在工业陶瓷突出,江苏在精密与环保陶瓷具优势 [10] - 国际领先企业包括日本京瓷、德国赛琅泰克、美国阔斯泰等,国内代表企业有山东国瓷、淄博百灵电子等 [23][24] 技术与发展趋势 - 制备工艺需精密控制(如热压烧结、CVD、HIP等),烧结温度通常>1500℃,部分需气氛保护,微观结构高致密、晶粒细小 [3] - 未来将向智能化生产、绿色化制造方向升级,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4] - 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市场、产品及竞争层面的创新,如电子陶瓷、生物陶瓷等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26] 应用领域分析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气电子(绝缘、压电材料)、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部件)、国防安全(耐高温部件)、医疗健康(人工骨、义齿)、化工(耐腐蚀材料)、环保(过滤材料)等 [22] - 电气电子领域应用需求受5G通信驱动,交通运输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增长,医疗健康领域依赖生物相容性特性 [22] 数据来源与方法论 - 报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及一手企业访谈(高管、行业专家、供应商等) [15] - 核心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覆盖中国大陆为主,含少量全球数据,经严格采集、筛选、加工及自主测算模型验证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