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品

搜索文档
巨亏!三井化学再出售,中石化接盘!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三井化学股权转让与战略调整 - 三井化学宣布将持有的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SSMC)50%股权全部转让给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交易预计2025年10月完成 [2] - 此次转让是三井化学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退出传统基础化学品业务,重点发展绿色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领域 [2] - SSMC主要生产苯酚、丙酮和双酚A等基础化工产品,2025财年亏损达106亿日元,业绩持续下滑是剥离主因 [3] 苯酚丙酮行业现状 - 全球最大苯酚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宣布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生产 [4] - 国内苯酚产能已达639万吨/年,行业集中度高,主要企业包括高桥石化(20万吨/年)、浙石化(130万吨/年)、万华化学(78万吨/年) [5] -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99.5万吨,来自镇海炼化(40万吨)、吉林石化(22万吨)、睿霖化工(22万吨)等,行业供过于求加剧 [5] 三井化学在华业务布局 - 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年产7.5万吨三元乙丙橡胶(EPT),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工艺,产品用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6] - 三井化学无纺布(天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无纺布,产品用于卫生材料和产业材料 [7] - 佛山三井化学爱思开希聚氨酯有限公司:生产聚氨酯组合聚醚,用于汽车座椅填充物 [8] - 张家港保税区三井允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耐热尼龙、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8] - 三井化学功能复合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年产1.1万吨热塑性弹性体,计划2026年新增生产线满足电动汽车需求 [8] 行业技术研讨会内容 - 聚焦高温尼龙改性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技术、无卤阻燃剂应用等议题 [11][12][13] - 克劳斯玛菲机械分享高温尼龙挤出加工工艺特点 [13] - 利安隆新材料探讨尼龙材料抗老化系统解决方案 [12]
2025年中国精甘油供需平衡规模、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高纯度甘油国产化加速,市场潜力仍然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28
精甘油行业定义与特性 - 精甘油是通过提纯粗甘油(纯度80%-88%)制得的高度纯化甘油,纯度达99.5%以上,几乎不含杂质[2] - 与粗甘油相比,精甘油用途更广泛,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高标准领域,而粗甘油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和动物饲料[2] - 加工工艺上,精甘油需经过蒸馏、离子交换等复杂提纯步骤,粗甘油仅需简单中和处理[2] 市场供需与贸易 - 2024年中国精甘油产量20.25万吨,同比增加3.03万吨;进口量69.35万吨,同比减少3.72万吨,显示国产替代加速[1][5] - 2024年需求量89.03万吨,同比略降0.69万吨;出口量0.57万吨,基本持平[1][5] - 进口金额3.91亿美元(同比减少3562万美元),出口金额787万美元(同比减少114万美元)[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以棕榈油、大豆油和生物柴油副产粗甘油为主,2024年中国大豆油产量1845.8万吨(同比增71.5万吨),需求量1861.41万吨(同比增62.71万吨)[7][9] - 下游应用中,食品添加剂领域增长显著,2024年产量达1759万吨(2019年为1269万吨),主要用于糖果、饮料等产品的保湿剂和稳定剂[11] 竞争格局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P&G Chemicals、KLK OLEO和Wilmar International,国内主要企业有扬州飞扬化工(年产能3万吨工业甘油)、郎溪精合生物(年产能6万吨精甘油)等[13][15] - 山东鲁力亚新材料年提纯加工能力达4.5万吨(95%-99.5%甘油),惠州市杰创生物能源年精甘油产能5万吨[15]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化学品和生物柴油发展推动新兴市场渗透,高纯度甘油国产化进程加速[1][16] - 个人护理、食品和制药领域需求持续扩展,精甘油作为多功能基础化学品市场潜力巨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