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宁波华翔三季度业绩改善 同步布局具身智能与高性能材料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4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24亿元,同比增长5.88%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72.61万元,同比下降87.68% [1]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71亿元,同比增长63.89%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3.45亿元,同比下降3.01%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亿元,同比增长149.27% [1] - 业绩波动主要受上半年欧洲业务剥离及北美回购事项产生非经常性损失影响 [1] - 第三季度自主品牌业务加速放量、国内降本增效措施落实,使利润得以显著修复,毛利率进一步修复 [1] 业务运营与战略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 [2] - 公司产品涵盖内外饰件、车身金属件及电子新能源件,覆盖整车关键零部件领域 [2] - 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21亿元 [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芜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重庆汽车内饰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及研发能力,为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提供支撑 [2] 前瞻业务布局 - 公司加快前瞻业务布局,向具身智能和高性能材料领域拓展 [2] - 公司注册成立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使命 [2] - 华翔启源形成了"硬件解决方案+应用解决方案"双轨布局 [2] - 华翔启源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ODM企业 [3] - 公司正开发基于PEEK等高性能材料的核心零部件,打造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 [3] - 公司与控股股东相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PEEK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公司出资1500万元,持股占比30% [3] - 合资公司以3000万元获得PEEK工业化量产相关专利及专有技术的普通实施许可,并聘请吉林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服务与培训 [3]
道生天合IPO:乘新能源东风,铸高性能材料全球领先地位
中金在线· 2025-10-13 09:52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即将在沪市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026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562.26万元、320,170.27万元和323,800.31万元 [2] - 2022年至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11,048.40万元、15,481.06万元和15,483.19万元 [2]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稳步上升,分别为10,397.12万元、13,281.05万元和13,575.37万元 [2]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2%至27.03% [3]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8.21%至58.43% [3] 产品与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形成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 [2] - 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绿色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等多个关键工业领域 [2]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业务客户涵盖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泰科电子等知名终端客户 [5] 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取得6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8项,在申请PCT国际专利14项 [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核心技术产品,核心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5% [4] - 公司“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 [4] - 公司是唯一一家向国际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同时供应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企业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风电叶片用材料领域的销量及收入规模远超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 [4] - 公司产品在超大型叶片(长度超过147米)应用中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4] - 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预示着其在新能源应用材料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正持续转化为业绩回报 [3] 募投项目与未来规划 - 主要募投项目为“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6] - 年产5.6万吨项目计划总投资57,070.2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5,855.00万元 [6] - 项目达产后年产能5.60万吨,其中动力电池用高端胶粘剂年产能3.70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年产能1.90万吨 [6]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124,900.00万元,年均实现净利润17,071.79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9.24% [6]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强在新能源汽车胶粘剂、风能和光能应用材料、高性能碳纤/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投入 [7] - 公司计划在光伏、消费电子、半导体、轨道交通、3D打印、5G通讯等更广阔市场取得突破,并建立全球化的营销网络 [7]
市场规模1.3万亿!这些材料仍有缺口!
新浪财经· 2025-10-08 12:55
市场概况与规模 - 新材料市场是一个规模达1.3万亿元的巨大市场[1] - 近十年市场年均增速超过10%[1] - 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万亿元[2] 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 - 行业整体自给率低于60%存在大量材料缺口[1] - 全球市场主要由Syensqo、巴斯夫、塞拉尼斯、东丽等国际巨头主导[1] - 国内布局较广的公司仅有金发科技和沃特科技新和成、德众泰等在个别产品上领先但整体产品线和稳定性与国际水平有差距[1] 细分领域表现 - 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的自给率在65%-80%之间仍需大量进口[1] - 通用塑料近年勉强实现盈亏平衡通用工程塑料利润持续下滑[1] - 特种工程塑料始终保持高利润水平被称为材料界的隐形冠军[1] 增长驱动力与前景 - 国家重点发展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大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设备、脑机接口等将驱动高性能材料需求[1] - 预计十五五期间消费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1] 行业发展挑战 - 行业面临研发创新、核心技术、人才短缺、工艺协同、国际竞争、资金风险等多重挑战[2]
潍坊市高新区元宇宙未来产业加速园入选省级名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22:13
山东省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规划 - 山东省工信厅公布2025年未来产业加速园及建设项目名单 全省共6个加速园入围[1] - 未来产业加速园依托县市区及各类开发区 以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生态迭代[3] - 加速园聚焦未来信息 未来空间 未来制造 未来材料四大领域 涵盖人工智能 元宇审 空天信息 智能机器人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主导方向[3] 各加速园具体项目部署 - 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人工智能领域 公共服务项目包括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平台和智能制造科创孵化平台 优势产业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厂 数智化协同工厂及数据安全保障等4个项目[3] - 青岛崂山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人工智能领域 公共服务项目包括青岛大模型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科产融合赋能中心及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 优势产业项目包括人形机器人 大模型技术及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3] - 烟台市航空航天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空天信息领域 优势产业项目包括"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计划和航天通卫星数据智算中心等2个项目[3] - 潍坊高新区元宇审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元宇审领域 公共服务项目为元宇审产业链孵化服务综合平台 优势产业项目包括光学精密零部件智能工厂 AI大数据智能终端产品工厂 工业边缘计算研发中心 数字内容创新基地及半导体检测产业化等5个项目[3] - 淄博市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智能机器人领域 公共服务项目为机器人产业园全美服务平台 优势产业项目包括工业智能生产及机器人研发制造 智能清洪机器人技改 无人机智造服务及煤矿智能装备生产线等5个项目[3] - 威海临港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主导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 公共服务项目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共享中试基地 优势产业项目包括碳纤维乐器生产 级反编织物产业化 复合材料管道生产及碳纤维准确杆产业化等5个项目[3] 潍坊元宇宙加速园产业生态 - 潍坊高新区元宇宙未来产业加速园以高新区为核心 依托全市电子产业基础 聚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终端 精密零组件及数字内容制作等关键领域[4] - 园区在歌尔等龙头企业引领下 歌尔光学 歌尔微电子 浪潮华光等骨干企业协同支撑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4] - 初步形成"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已聚集重点企业90余家[4] - 企业包括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 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 省专精特新27家 规模以上企业24家[4]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 潍坊市工信局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 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4] - 为未来产业提供高效专业的核心孵化载体 加速技术想象转化为产业实景 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中抢占先机[4]
鼎际得:POE项目即将投产,业绩拐点显现,机器人皮肤等新材料空间广阔
全景网· 2025-09-01 13:30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POE领域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迎来业绩拐点与战略机遇期 主装置预计9月投产 中试产品获下游头部企业好评 叠加特种添加剂在PEEK材料应用及机器人皮肤材料替代潜力 有望在高性能材料领域拓展市场空间 [1][5] POE项目进展与竞争优势 - POE联合装置进行管道试压与设备调试 配套α-烯烃装置和电解水制氢装置同步推进 20万吨/年产能主装置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产 [2] - 自主研发茂金属催化剂聚合活性达行业平均1.1倍 中试产品指标对标或优于陶氏 LG化学等国际巨头 [2] - 采用两釜串联-梯度降温工艺使产品分子量分布系数从行业平均2.1降至1.6 加工性能提升 薄膜蒸发-分子蒸馏技术将溶剂残留控制在50ppm以下 优于国标 [2] - 主催化剂和辅助催化剂合计成本7000-8000万元 较国内行业某著名公司2亿元节省约1.3亿元 自产α-烯烃成本为外购价80% 单位成本摊销折旧后约1万元/吨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财务表现与业绩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8亿元 同比增长19.03% 归母净利润422.64万元 同比下降20.52% [3] - Q2收入与利润环比显著改善 显示经营策略调整见效 下半年随POE产能释放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3] - POE价格6月主流进口品牌报价较年初下跌28% 处于历史低位 但随N型电池渗透率提升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释放 三季度末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3] - 公司凭借低成本优势受益于价格与成本双击效应 利润弹性巨大 2026年POE产品规模放量后净利润将大幅抬升 [3] 新材料应用拓展 - 抗氧剂330 9228等牌号解决PEEK高温加工降解问题 研发中P-EP36 565等新产品耐温极限提升至300℃以上 推动PEEK在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 半导体晶圆载具等高端场景应用 [4] - POE特种改性材料与PEEK复合可为机器人柔性关节 传感器封装提供解决方案 相较于传统TPU材料 拉伸强度提升30% 耐候性延长2倍以上 成本降低15%-20% [4] -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需求预计从2024年63亿美元增至2034年300亿美元以上 POE材料柔性 抗拉伸性及耐用性展现多维度应用潜力 [4]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坚持技术深耕 产业链延伸与全球化布局 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5] - 从POE项目投产到PEEK材料应用突破 从成本优势到机器人皮肤新蓝海 以技术创新驱动业绩拐点与市场空间双重爆发 [5] - 随三季度产能释放与POE价格回升 公司有望实现困境反转与高成长价值重估 [5]
恒勃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7: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7.9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18.86% [1] - 归母净利润6643.63万元,同比增长14.5%,第二季度净利润3337.64万元,同比增长17.37% [1] - 扣非净利润6017.39万元,同比增长12.12% [1] - 毛利率31.82%,同比提升4.74个百分点,净利率14.2%,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9.6%,同比增长21.01%,总额达4492.35万元 [1] - 每股收益0.65元,同比增长14.04%,每股净资产14.41元,同比增长6.79% [1] - 货币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19.95%,有息负债240万元,同比下降76.19% [1]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应收账款2.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88%,应收账款与利润比率达156.99% [1][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5元,同比下滑106.29% [1] - 历史ROIC中位数12.78%,2024年ROIC为8.59%,2018年最低为5.59% [3] 业务战略与布局 - 聚焦改性高分子材料在关键零部件应用,重点开发PEEK材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要求领域 [5] - 与Discover Material Inc合作,整合30年改性材料经验与自身精密制造产业链优势 [5] - 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改性材料产线,提供高度客制化与差异化零部件制品 [5] 市场预期与资金动向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51亿元,每股收益1.46元 [3] -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新进持仓87万股,该基金近一年上涨164.07% [4] - 财通资管旗下两只基金分别增仓42.24万股和新进18.89万股 [4]
山东昌乐:服务赋能精准高效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中国发展网· 2025-08-25 16:37
项目建设进展 - 潍坊励进塑料科技高性能材料生产项目车间主体框架全部完工 9月完成全部建设 10月设备进场调试投产[1] - 山东昌硝新材料科技年产20万吨熔盐及10万吨熔盐原材料项目所有主体地上土建部分已施工完成 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产[1][2] - 山东矿机智能输送高端成套装备项目一期二期及配套设施均已投产 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0条智能输送系统 10套智能控制运维系统及15万吨结构件的生产能力[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潍坊励进塑料科技核心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具有高强度 高耐磨和耐腐蚀特性 将应用于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领域[1] - 山东矿机以煤矿井下皮带输送机技术为基础 研发适用于港口 码头及铁路物流园的长距离散料运输系统及远程智能维护系统 提供无人化物流运输解决方案[3] - 山东矿机项目加速推动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集成与应用[3] 政府服务支持 - 昌乐县通过项目专班 领导包保和跟踪服务等方式协调解决土地 资金和技术问题 已有17个重点项目受益于工程建设"五线联办一件事"改革新模式[2] - 服务企业专员提供手续办理 政策解读和资源对接的全方位支持 帮助企业节省大量成本[2] - 政府构建全生命周期 全要素链条保障体系 打通审批堵点并简化办事流程[2]
全球与中国尼龙MXD6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8-08 17:40
产品定义及统计范围 - 尼龙 MXD6 是一种高性能聚酰胺树脂,具有独特的机械强度、阻隔性和热稳定性组合 [1] - 由间苯二甲胺与己二酸缩聚而成,聚合物链中的间苯二甲基团增加刚性并增强阻隔性 [1] - 关键性能包括:出色的气体阻隔性、高机械强度、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耐化学性和光学透明度 [1] 行业背景及现状分析 - 尼龙 MXD6 初期主要用于高性能纤维,目前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3] - 全球主要生产商为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和东洋纺织公司 [3] - 国内企业工业化生产耐高温尼龙存在差距,表现为品种少、性能稳定性差、装置规模小等问题 [3]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发展正经历深刻转型,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电子科技和可持续材料革命 [4] - 通过纳米复合技术和共聚分子设计,氧气阻隔性能已突破 0.05 cc·mm/m²·day [4] - 在高端医药包装和生鲜智能标签领域的渗透率以年均 12% 的速度提升 [4] - 多层共挤薄膜中阻隔层的超薄化(<3μm)降低成本,推动在饮料瓶、真空食品袋的市场份额扩大 [4]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 2024 年全球尼龙 MXD6 总产能约 62,000 吨,年产量约 46,024 吨,年产值约 29.4 亿元 [6] - 预计 2031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4 亿元,2025-2031 年 CAGR 为 6.34% [8] - 2024 年消费量 46,024 吨,预计 2031 年达到 69,306 吨,CAGR 为 5.91% [8][11] - 三菱瓦斯化学 2024 年销量 28,529 吨,市场份额 61.99% [8] 产品类型及应用 - 主要分为注塑级和挤出级,2024 年注塑级销量 29,473 吨,销售额 20 亿元 [11] - 预计 2031 年注塑级销售额将达到 31.5 亿元 [11] - 主要应用为包装材料和汽车部件,2024 年汽车部件消费量占比 58.29% [11]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主要厂商包括三菱瓦斯化学、Syensqo、东洋纺织公司等 [8][12] - 2024 年前五大生产商市场份额数据未披露 [9]
研判2025!中国氧化锆行业价格、开工率及毛利润情况:全球锆资源供给放量叠加国内产能扩张,2025年6月氧化锆价格同比回落8%至4.6万元/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7 09:24
行业概述 - 氧化锆化学式为ZrO₂,具有高熔点(2715℃)、高硬度(莫氏硬度6.5-7.5)、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及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 氧化锆常温下为电绝缘体,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氧离子导电性,理论密度为5.89g/cm³ [4] - 氧化锆的相变特性使其具有高断裂韧性和抗热震性,能承受温度急剧变化 [4]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锆英砂、稳定剂、添加剂等原材料及电弧炉、破碎机等生产设备 [5] - 中游为氧化锆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结构陶瓷、电子陶瓷、齿科材料、锂电池等领域 [5] 行业现状 - 全球锆精矿新增产能释放推动供应量大幅增加,锆英砂国际市场价格自2022年峰值后持续走低 [7] - 2025年6月中国氧化锆价格4.6万元/吨,同比下降8.00%,行业开工率34.92%,同比减少2.22个百分点 [7][9] - 行业毛利润1.01万元/吨,同比增长14.28%,主要因原材料成本下降及工艺优化(如连续法生产、水热法)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三祥新材电熔氧化锆产能2.6万吨居国内第一,2024年锆系列产品销量2.83万吨,同比增长26.35% [13][15] - 东方锆业2025年Q1营收2.84亿元(同比-33.93%),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156.11%) [17] - 国瓷材料为全球首家水热法生产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的厂商,产品用于手机背板、锂电池正极添加剂等 [15] 行业发展趋势 - 纳米技术、水热合成法等工艺进步推动氧化锆性能提升,尤其在电子、医疗、航空航天领域 [19] - 固态电池领域需求显著增长,氧化锆作为关键原料受益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20] - 行业向绿色化发展,企业通过绿色工艺减少能耗和排放,政策支持推动高端化转型 [21]
军工材料盘点:国防领域6大前沿新材料和关键技术
材料汇· 2025-07-28 23:57
碳纤维:军事强国必争之材 - 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严寒、耐摩擦、耐腐蚀、导电、抗冲击、电磁屏蔽效果好等一系列优越性能,是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材料 [4] - 碳纤维被称为"黑色黄金",强度比钢大、密度比铝小、比不锈钢耐腐蚀、比耐热钢耐高温,能像铜那样导电 [6] - 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军用装备等领域,是国防军工和民用生产生活的重要材料 [7] - 美国F-35战斗机采用3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幅降低机体重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实现高隐身性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材料 [9] - 发达国家正在碳纤维、先进树脂和制造技术三个方向上重点突进,研制更高强度、更高模量的碳纤维和与之相匹配的高性能作战系统 [10] 超材料:军工领域革命性影响 - 超材料是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的结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获得超出自然界原有普通物理特性的超常材料的技术 [14] - 超材料在隐身、电子对抗、雷达等领域应用成果不断涌现,美国的F-35战斗机与DDG1000大型驱逐舰均应用了超材料隐身技术 [18] - 超材料实现隐身与传统隐身技术的区别是使入射的电磁波、可见光或声波绕过被隐藏的物体,在技术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18] - 美国杜克大学与英国帝国学院合作提出微波频段电磁隐身设计方案,证实负折射率材料用于物体隐身可行 [19] - 加拿大超隐形生物公司发明"量子隐身"材料,能使周围光线折射而发生弯曲,使其覆盖物体完全隐身 [20] 石墨烯:引领军事科技前沿 - 石墨烯是已知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完全透明,质轻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超强的导电、导热性 [28] - 石墨烯器件制成的计算机速度比硅基微处理器高1000倍达太赫兹,在装备设计制造模拟、战场模拟、核爆模拟及情报分析有重要意义 [30] - 美国密歇根大学构建能捕捉可见光和红外线的传感器,镜片可做成比手指甲更小,结合于隐形眼镜中使士兵获得夜视能力 [31] - 石墨烯受到硅石球高速冲击时能迅速分散冲击力,吸收入射能量的能力比钢强十倍,是凯芙拉纤维的两倍 [32] - 石墨烯可用于隐身防护领域,通过改变反射光的波长来实现红外隐身 [33] 装甲防护材料:军用装备"防弹衣" - 装甲防护材料主要有防弹玻璃、防弹钢板、防弹陶瓷、防弹高强玻纤、防弹芳纶纤维、防弹PE纤维等 [37] - 防弹玻璃由无机玻璃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主要有浮法玻璃与PVB中间膜夹层复合和夹层玻璃与有机透明板叠加或复合两种形式 [38][39] - 防弹陶瓷材料主要为氧化铝、碳化硅和碳化硼,其中碳化硼防弹性能最好、密度最小,但价格最昂贵 [41][42] - 芳纶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和防弹衣已广泛应用,美国MI主战坦克采用"钢+Kevlar+钢"型复合装甲 [44]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伸长以及低密度特点,防中子和防γ射线性能优良 [45] 隐身涂料技术 - 隐身涂料按其功能可分为雷达隐身涂料、红外隐身涂料、可见光隐身涂料、激光隐身涂料、声纳隐身涂料和多功能隐身涂料 [51] - 雷达隐身涂料最大限度消除被雷达勘测到的可能性,包括铁氧体吸波涂料、羰基铁吸波涂料、陶瓷吸波涂料等 [52][53] - 红外隐身涂料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坚固耐用,成本低廉,是目前隐身涂料中最重要的品种 [54] - 激光隐身材料主要包括激光吸收材料、导光材料、透射材料三大类型,实现难度较大 [55][56] - 可见光隐身涂料采用迷彩方法使飞机隐身,如保护迷彩、仿造迷彩、变形迷彩 [57] 3D打印:国防军工领域"新贵" - 3D打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先进"复制"能力备受青睐,逐渐成为国防和军工领域备受欢迎的"新贵" [67] - 美国空军和OC-ALC开发战略计划将3D打印技术纳入当前空中力量,增材制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和3D打印现代电子元器件 [71] - 韩国空军使用德国3D打印机制造商DMT技术修复F-15K战机钛合金涡轮护罩与钴合金空气密封件 [75] - 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3D打印无人机样机重3.8公斤,翼展2.4米,飞行时速100公里,续航能力1~1.5小时 [79] - 中国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展示的国产战机中部分飞机零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