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技术

搜索文档
2025年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27
中国新能源企业欧美出海发展总结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供应链韧性成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力量,欧美市场因规模、盈利及战略价值成为重要出海目的地 [1][7] -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主要市场,在光伏、储能、风能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美国市场虽政策波动但仍具吸引力,光伏和储能需求增长,中国企业多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 欧洲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2018年欧盟终止限制后中国电池和组件出口份额回升至2022年50.7%,荷兰、西班牙、德国是主要市场 [1][14] - 储能领域:2019-2023年中国对欧电池出口从265.3亿元增至1802.3亿元,德国为主要市场,大型储能需求潜力大 [1][14][66] - 风能领域:欧洲本地化率85%,中国企业受政策影响出口下降 [1][15] 美国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20] - 储能领域:70%进口锂电来自中国,但面临145%累计关税 [20] - 风能领域:2023年仅出口125万美元设备,未来仍将面临困难 [2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挑战包括欧美贸易壁垒+本地化政策、发达市场准入壁垒和成本高、本地化运营能力不足 [2][25][26] - 应对策略包括多元产能布局、技术-品牌双驱动、深化产业链整合、优化投资后风控体系 [27][28][29] 欧洲新能源市场特点 -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32%提升至45%,加速清洁能源发展 [34] - 2024年多国出现负电价,德国达468小时,反映电网升级需求 [39][41] - 欧洲储能系统价格1.2元/Wh,毛利率3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0.6-0.8元/Wh [45][46] 光伏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出口达279.5亿美元,欧洲为主要市场 [48][52] - 2012-2018年受"双反"影响出口下滑,2018年后恢复增长 [53] - 欧洲光伏组件价格2024年降至0.2欧元/瓦,同比下降31.8% [61] 储能行业动态 - 欧洲储能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87%,2024年装机超56.3GWh [66] - 德国家储市场份额达46%,预计2030年将从8GW增长至38GW [70] - 锂离子电池占比从2019年提升至2024年98% [71]
欧盟设置30天期限,要中国必须交出稀土,只收到一份5年加税通知
搜狐财经· 2025-07-05 00:05
中欧稀土与不锈钢贸易争端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英国、印尼和韩国的不锈钢钢坯及热轧板/卷继续加征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从7月1日起生效 [1]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就稀土问题向中国施压,设置30天期限要求解决稀土供应问题,但中国已掌握主导权 [1] - 中国在2019年就对欧盟不锈钢产品加征反倾销税,原因是欧企以低于成本价冲击中国市场,造成国内钢厂订单流失 [7] 中国在绿色工业技术领域的优势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涉及的8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光伏、太阳能热技术、电池和储能、电网技术领域遥遥领先 [3] - 在陆上风电、海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技术领域,中国也处于全球领先梯队 [3] - 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而非真正提升技术优势 [3] 中欧博弈格局变化 - 中国已绕开欧盟,直接与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西班牙等国开展合作 [5] - 欧盟与美国存在高度产业重复度,美国利用俄乌冲突扰乱欧洲安全环境,导致欧盟制造业和资金流失 [5] - 特朗普政府直接对欧盟加税,并设置"欧企赴美发展可免关税"的条件 [5] 欧盟对华政策困境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鼓动应对"中国主导产业链",但未获响应 [7] - 欧洲自2023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至今未取消 [7] - 欧盟决策层仍保持"高高在上"的对华姿态,未能认清中国已掌握主导权的事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