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农产品
搜索文档
吃、赏、玩同频共振占据“C位” 农业新吃法、新玩法助力产业走出“微笑曲线”
央视网· 2025-10-27 14:44
消费需求升级 - 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绿色有机标识和产地溯源码成为蔬菜包装标配,羽衣甘蓝、西兰苔等特色蔬菜成为新宠[2] - 百姓餐桌对“新鲜健康”的新需求为生产提出更高要求,需求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1][3] -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7] 农业生产智能化与科技化 - 安徽和县农户使用“气象小喇叭”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土壤和光照数据,并配合“在田保鲜”技术调节湿度与温度以保鲜蔬菜并调整上市期[3] - 安徽和县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标准化生产和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132个[5] - 青海乌兰县作为全国重要藜麦育种基地,在藜麦良种繁育田里有1000多种性状不同的藜麦品种,通过良种选育筛选适宜品种进行推广[9] 全谷物产业发展 - 全谷物是保留种皮、胚乳和胚的完整谷物籽粒,合理增加全谷物膳食有助于提升人民营养健康水平[13] - 精制谷物营养损失达40%到90%,全谷物最大限度保留了天然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目标是实现每一粒粮食价值最大化[15] - 山西静乐县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预计藜麦平均亩产超300斤,当地根据全谷物市场需求进行多方面创新,藜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5.3亿元[11] 农产品加工创新 -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展示区创新成果丰富,包括冻干粥、马铃薯面条、整鸡提取的蛋白饮品及各式大豆制品如大豆蛋白饮料、大豆风味盐等[17] - 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未来食物蛋白可能来源于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新型食品[19] - 黑龙江五大连池大豆蛋白含量约38%、脂肪含量20%以上,是食品加工的黄金比例,依托资源优势集聚了20家大豆加工企业[21] 农旅融合新业态 - 各地乡村变身天然“游乐场”,农文旅融合将传统农事活动变为有趣体验,田园风光叠加潮流玩法[22] - 浙江绍兴新昌县会墅岭村利用2000多株柿树吸引游客观赏采摘、品鉴柿饮,2025年10月以来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50万元[24] - 农业农村部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31]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江苏南通村民依托800亩荷塘种植鲜藕发展民宿产业,春赏荷、秋尝藕成独特体验,鲜藕被做成韭菜藕丝、糯米藕等时鲜美食[25] - 浙江安吉蔓塘里自然村的“戏楼咖啡”融合老宅历史韵味与现代咖啡文化,游客可体验古法采茶、手工炒茶等特色茶文化项目[27] - “吃、赏、玩”同频共振,各地农旅融合特色产业不断拓展新赛道,向品牌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走出产业“微笑曲线”[29]
从实验室、生产线到千里沃野 解锁农业“新吃法”“新玩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08:21
消费需求升级 - 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绿色有机标识和产地溯源码成为蔬菜包装标配,羽衣甘蓝、西兰苔等特色蔬菜受青睐 [1] - 百姓餐桌对“新鲜健康”的新需求为农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3] - 瞄准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变化,行业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5] 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 - 安徽和县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全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132个 [5]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7] - 安徽和县农户使用“气象小喇叭”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大棚数据,配合“在田保鲜”技术调节湿度温度为蔬菜保鲜并调整上市期 [3] 全谷物食品研发与市场 - 全谷物食品需求增长,藜麦从沙拉点缀变为主食主角,小小藜麦打开大市场 [8] - 青海乌兰县作为重要藜麦育种基地,在1.56万亩田里进行一千多种性状不同品种的良种选育 [8]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预计平均亩产超300斤,藜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5.3亿元 [9] - 燕麦、大麦等全谷物食品研发持续推进,合理增加全谷物膳食有助提升营养健康水平 [11] 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田野与餐桌的“超级转换器”,冻干粥、马铃薯面条、整鸡提取蛋白饮品等创新成果丰富 [11] - 黑龙江五大连池作为大豆优势产区,大豆蛋白含量约38%,脂肪含量20%以上,集聚20家大豆加工企业 [12] - 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14] 农旅融合新业态 - 各地田野乡村变身天然“游乐场”,农文旅融合将传统农事活动变为有趣体验 [14] - 浙江绍兴新昌县会墅岭村凭借两千多株柿树吸引游客,今年10月以来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50万元 [14] - 江苏南通村民依托800亩荷塘发展民宿产业,春赏荷、秋尝藕成为独特体验 [16] - 浙江安吉蔓塘里自然村“戏楼咖啡”融合老宅历史韵味与现代咖啡文化,提供古法采茶、手工炒茶等体验项目 [18] - 农业农村部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去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18]
从北大荒到钱塘江:“黑土优品・杭向未来”打造长三角农产品破圈之旅
新浪财经· 2025-06-30 10:48
活动概况 - 活动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指导,北大荒农垦集团主办,北大荒食品集团与浙江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承办,主题为"黑土优品・杭向未来"一线城市品牌行(杭州专场) [1] - 活动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1日,地点包括杭州市农发城市厨房、和家园社区等地 [1] - 活动内容包括北大荒知青文艺表演、品牌推介、合作签约仪式、产销座谈、产品展示及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环节 [5] 黑土优品品牌 - "黑土优品"是黑龙江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主打"绿色、有机"核心竞争力 [3] - 品牌建设方案由黑龙江省19个单位联合印发,实施五大工程(质量提升、孵化培育、传播推广、保护利用、营销赋能) [3] - 品牌体系包括1个省级优质农业品牌、10大品类(如大米、鲜食玉米、高端肉、冷水鱼等)、40个区域公共品牌(如响水大米、海伦大豆等)、100个领军企业品牌(如和粮、乔府、完达山等) [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北大荒食品集团携大米、大豆、鲜食玉米、杂粮、食用菌、中药材、高端肉、冷水鱼、乳品等品类产品亮相 [3] - 活动通过"产地直供+渠道整合"流通体系,精准对接供应链配送企业、餐饮共建企业及大型渠道商,形成"政企商"三方联动格局 [4] - 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超2.3亿,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前列,中高端消费群体庞大,对"绿色、健康、原生态"农产品需求旺盛 [4] - 杭州的市集文化、社区团购等消费场景活跃,为"黑土优品"提供沉浸式体验营销机会 [4] 合作与渠道拓展 - 活动邀请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协会、浙江浙采供应链有限公司等机构支持 [4] - 电商企业启动电商选品前置机制,通过数字化选品平台对接长三角电商渠道 [5] - 参加活动的企业将与浙江省企业洽谈对接,并调研阿里巴巴 [5] 文化交流与品牌推广 - 活动通过杭帮菜与"黑土优品"的结合,促进文化与情感交流 [3] - 现场设有品鉴交流区和北大荒文化精神展示内容,让客商深度感受品牌魅力及文化内核 [5] - 活动旨在让长三角市民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黑土地的独特魅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