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创新实践
凤凰网财经· 2025-11-20 13:43
战略擘画与顶层设计 -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1] - 山东省情严峻,存在5.4万个行政村,多数规模小、布局散、基础弱,倒逼发展思路变革 [2] - 山东省委省政府自2019年起明确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为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 [3] - 规划时以县域为单位,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村庄集聚度、功能互补性等因素,并细致分析各村庄资源禀赋 [3] - 当前山东每年规划建设片区300个左右,其中省级片区70个,实施计划结合地方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7] 区域布局与差异化发展 - 全省划分为胶东、中部、鲁南、鲁西四大区域,推动优势互补、全域突破 [4] - 胶东的青岛、烟台等地发展海洋经济、高效农业和农文旅融合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5] - 中部的济南、泰安等地聚焦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和智慧农业,发挥承东启西作用 [5] - 鲁南的临沂、济宁等地培育山区特色经济、滨河临水经济和农文旅经济 [5] - 鲁西的聊城、菏泽等地强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打造“齐鲁粮仓”核心区 [6] 产业驱动发展模式 - 产业驱动是片区振兴关键,威海环翠区菱角湾片区种植北美冬青带动42个村发展,30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9] - 金乡县鱼山片区围绕大蒜产业获得30项国家专利,核心村崔口村村集体年收入达560万元 [9] - 章丘大葱、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特色品牌成为片区发展的“金字招牌” [9] 生态与文化赋能 - 生态塑造实现经济与环保共赢,滕州市龙阳镇“龙湖月色”片区累计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营收突破800万元 [10] - 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片区2024年8个村集体总收入超400万元,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10] - 文化赋能提升软实力,招远市大户庄园片区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村BA等活动将文化“两创”写进乡野 [12] 组织联动与治理协同 - 组织联动筑牢发展基础,莱州市金城镇城后王家村通过“跨村联建”联合周边8个村庄,2024年片区村庄平均收入超300万元,解决就业2200余人 [13] - 治理协同打破村界,新泰市见子山农旅片区通过“强弱结对、跨村联建”达成优势互补 [17] - 党建引领是根本政治保证,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16] 要素激活与创新模式 - 要素破壁激活内生发展,沂水诸葛镇“陌上花开”片区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盘活闲置宅基地等“沉睡资源” [19] - 引入外部市场化活水,山东文旅集团整体打造泰山·九女峰片区,吸引“新农人”返乡创业 [20] - 片区化发展模式实现从“外部输血”向“内生造血”的深刻转变,构建要素能够“算得过账”的场域 [19][20]
知名台企龙岩行:谋发展 促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8:01
知名台企龙岩行:谋发展 促融合 中新网龙岩11月18日电 (邓丽锦)11月18日,"谋发展·促融合——知名台企龙岩行"活动在福建龙岩举行。 本次活动吸引了100多位台商代表、近80家台资企业踊跃参与,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 加工、农文旅融合、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龙岩市招商推介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龙岩市招商推介大会上,龙岩市商务局、文旅局负责人先后作了精彩的招商项目与文 旅资源推介,向与会台商展示了龙岩的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投资政策及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发出一 张张"龙岩邀请函",诚邀台商共享发展机遇。 在各方共同见证下,现场成功签约了5个涉台项目,总投资近7000万元人民币,涉及现代农业、食品加 工、林业开发及精密制造等多个领域,为龙岩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为切实帮助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内需市场,活动期间 ...
史星海主席随中国侨商投资考察团赴海南省市县实地投资考察
搜狐财经· 2025-11-14 15:38
大会与考察概况 - 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于2025年11月6日在海口市闭幕,由中国侨联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3] - 大会结束后,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商组成考察团,赴海口、三亚、万宁、儋州、澄迈县、五指山县等市县进行实地投资考察 [6] - 考察活动受到当地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 [11][14] 实地考察行程与重点 - 考察团分为不同主题线路,其中西线主题为“现代工业与蓝色经济”,参观了洋浦开发区的洋浦展示馆、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项目、小铲滩国际集装箱码头 [8] - 考察团于11月7日赴澄迈县马村港海南中海石油码头、海南生态软件园科技企业加速园(ACC)、海口国家高新区、东湖高新生物城及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等地考察 [11] 潜在投资与合作领域 - 皇家国际投资控股集团表示期待在金融投资、游艇产业、农文旅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区投资开发等领域深化与海南自贸港的合作 [17] - 侨商代表们关注农产品市场、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计划围绕这些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以拓展海外贸易 [24] - 海外侨商看好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后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零关税政策、宽松贸易措施和高效监管模式带来的跨境贸易等项目合作机会 [20]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各地领导承诺将全力营造一流的“招商、安商”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要素保障和贴心服务 [14] - 政府旨在通过全方位服务为海外企业在海南自贸港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14] 侨商反馈与未来展望 - 海外侨商感谢大会的周到安排,并愿发挥自身在海外发展的专业资源优势,服务海南自贸港投资建设 [20][27] - 侨商计划结合企业特点深入研究海南招商政策,分主题组织深入对接,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寻找更多合作契合点 [24] - 来自80多个国家的侨商愿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拓宽项目对接领域,共同助力海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1]
广东“三农”领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劲倍增、信心满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10 16:08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需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1] - 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 - 梅州计划精耕细作“土特产”,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提升“梅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 [2] 特色产业实践案例 - 梅州柚是农业主导产业,2024年柚果种植面积64.95万亩,约占广东的90%、全国的1/5,带动10余万柚农家庭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2] - 茂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3.26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15亿元,带动从业者约35万人 [3] - 肇庆市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打造竹笋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6000亩竹林签订协议,每亩为农户带来约3000元收入 [3] 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 - 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精深加工解决金柚残次果浪费问题,实现农户小果、成果二次增收,并计划增资扩产,助力金柚走向全球市场 [3] - 化橘红产业计划加强科技研发做好精深加工,推动从“土特产”升级为“世界名片” [3] - 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将继续开发笋面、笋米粉等新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广东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价值实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5] - 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探索整村运营模式,农文旅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创新“五金”共富模式,预计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2.4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121万元 [6] - 河源市龙川县四都镇探索城郊农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东江湿地公园、园福坝创客部落等关键节点项目及镇域IP“水嘟嘟”激发乡村活力 [6][7] 乡村运营与资源活化 - 肇庆市高要区铁岗社区充分利用闲置农房和古村落群,打造多样化众创经营性项目,成为广东乡村运营的标杆村 [7] - 农文旅融合被赋予驱动产业升级、传承乡土文明,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乡村资源活化利用的创新样板 [7]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移 -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8] - 梅州与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将提升产业协作水平,加大项目招引、资金投入、园区共建力度,共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8] - 江门鹤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产业有序转移重点主平台,今年已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额突破120亿元,将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产业 [9] 政策扶持与地方目标 - 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落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上 [9][10] - 基层目标是将生态优势、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对接大湾区的桥梁,积极承接湾区产业有序转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10]
【咸阳】在天津推介“咸农优品”
陕西日报· 2025-11-04 06:49
活动概况 - 咸阳市于天津市举行“咸农优品”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活动 [1] - 活动由咸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旬邑县、淳化县、乾县、泾阳县、长武县分别作了特色农产品推介 [1] 签约成果 - 活动现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个,签约总金额达39.6亿元人民币,涉及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农文旅融合等领域 [1] - 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12个,总金额为9.7亿元人民币,涵盖苹果、酥梨、猕猴桃、葡萄、石榴、羊奶粉、杂粮等品类 [1] 行业评价与发展方向 -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指出咸阳高度重视苹果等重点乡村特色产业,走出了富民强农、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建议加强品牌宣传、深化产销对接以做大做强“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 [1] - 咸阳市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是陕西省最大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1] 政府支持承诺 - 咸阳市政府承诺将在营商环境、科技推广、产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 [1]
吃、赏、玩同频共振占据“C位” 农业新吃法、新玩法助力产业走出“微笑曲线”
央视网· 2025-10-27 14:44
消费需求升级 - 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绿色有机标识和产地溯源码成为蔬菜包装标配,羽衣甘蓝、西兰苔等特色蔬菜成为新宠[2] - 百姓餐桌对“新鲜健康”的新需求为生产提出更高要求,需求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1][3] -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7] 农业生产智能化与科技化 - 安徽和县农户使用“气象小喇叭”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土壤和光照数据,并配合“在田保鲜”技术调节湿度与温度以保鲜蔬菜并调整上市期[3] - 安徽和县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标准化生产和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132个[5] - 青海乌兰县作为全国重要藜麦育种基地,在藜麦良种繁育田里有1000多种性状不同的藜麦品种,通过良种选育筛选适宜品种进行推广[9] 全谷物产业发展 - 全谷物是保留种皮、胚乳和胚的完整谷物籽粒,合理增加全谷物膳食有助于提升人民营养健康水平[13] - 精制谷物营养损失达40%到90%,全谷物最大限度保留了天然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目标是实现每一粒粮食价值最大化[15] - 山西静乐县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预计藜麦平均亩产超300斤,当地根据全谷物市场需求进行多方面创新,藜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5.3亿元[11] 农产品加工创新 -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展示区创新成果丰富,包括冻干粥、马铃薯面条、整鸡提取的蛋白饮品及各式大豆制品如大豆蛋白饮料、大豆风味盐等[17] - 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未来食物蛋白可能来源于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新型食品[19] - 黑龙江五大连池大豆蛋白含量约38%、脂肪含量20%以上,是食品加工的黄金比例,依托资源优势集聚了20家大豆加工企业[21] 农旅融合新业态 - 各地乡村变身天然“游乐场”,农文旅融合将传统农事活动变为有趣体验,田园风光叠加潮流玩法[22] - 浙江绍兴新昌县会墅岭村利用2000多株柿树吸引游客观赏采摘、品鉴柿饮,2025年10月以来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50万元[24] - 农业农村部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31]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江苏南通村民依托800亩荷塘种植鲜藕发展民宿产业,春赏荷、秋尝藕成独特体验,鲜藕被做成韭菜藕丝、糯米藕等时鲜美食[25] - 浙江安吉蔓塘里自然村的“戏楼咖啡”融合老宅历史韵味与现代咖啡文化,游客可体验古法采茶、手工炒茶等特色茶文化项目[27] - “吃、赏、玩”同频共振,各地农旅融合特色产业不断拓展新赛道,向品牌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走出产业“微笑曲线”[29]
宁夏两大农文旅项目同步启动 总投资约16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9:42
项目启动概况 - 乡村振兴闽宁模式现代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基地与中国—阿拉伯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创新中心在宁夏银川举行启动仪式 主会场设在闽宁镇 分会场设在兴庆区兵沟万亩葡萄产业园 两地通过实时直播联动 [1] 乡村振兴闽宁模式基地 -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00亩 一期投资4亿元 [2] - 将建设乡村工业温室 土壤工业温室等核心设施 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区 科研中心 学员民宿等 [2] - 项目致力于推动农业从传统种植向智能化 品牌化转型 打造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2] - 项目将为闽宁镇注入绿色可持续产业动能 有效带动群众就业 促进增收致富 [2] - 当地政府将实施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机制 全力护航项目建设 [2] 中阿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创新中心 - 项目总规划用地1.5万亩 一期投资12亿元 [5] - 将建设超级工业温室及配套科研 交易中心 推动中阿农业深度合作 [5] 项目综合影响 - 两大项目实施将有力推动宁夏农业向标准化 规模化转型升级 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5]
广东省19个地区试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10-22 16:33
农文旅融合政策与试点进展 - 广东省已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1][12][20] - 农文旅产业正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1][10][19] - 项目带动县镇村资源整合利用,盘活大批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资产 [3][13][21] 首批试点地区项目成果 - 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建成开通,广州最美增江游全面启航 [2][12][20] - 江门开平—台山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赤坎华侨古镇成为珠三角旅游新名片 [2][12][20] - 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服务区自今年5月20日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旅客超350万人次 [2][12][20] 第二批试点地区项目亮点 - 佛山“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推进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 [3][12][20] - 中山环五桂山区域谋划推进孙中山故居片区提升工程等73个重点文旅项目 [3][12][20] - 深圳大鹏新区高水平培育海贝湾美宿集群,打造水头沙日落沙滩等产品体系 [3][12][20] 地方特色融合发展路径 - 江门市去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开平、台山两地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 [5][14][22] - 汕尾市近三年来游客年均增长超50% [6][14][22] - 惠州以交通先行破局,218公里旅游公路串联54条村约200处旅游资源,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正规划建设 [6][15][23] 市场主体参与与投资 - 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发挥“规划—投资—运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农文旅与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8][17][24] - 浙江云涧旅游在广东投资14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 [8][17][24] - 广东联通全省重点景区与省国道网络覆盖率均达100%,以数字基建赋能智慧农业与农旅融合 [9][18][25] 专家建议与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农文旅融合需从产业突破、区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四个方面下功夫 [4][13][21] - 未来发展需坚持以乡村资源为根本、农业发展为基础、特色文化为灵魂、旅游市场为导向 [4][13][21] - 广东省计划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将其做成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3][13][21]
产业“滚雪球” 消费再升级:农文旅融合的广东样本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08:28
农文旅融合市场表现与政策支持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广东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7.0% [1] - 广东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试点,并发布109个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金需求达359亿元 [1] - 河源环万绿湖区域2025年上半年带动旅游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43.88% [3] 项目投资与商业模式创新 - 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项目采用八方共投模式,吸引CPE源峰牵头组织60多亿元资金,包含股东资本金、夹层贷款、40亿银团贷款等 [4] - 浙江云涧旅游在广东投资14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 [4] - “开平-台山”农文旅融合试点190个实体项目总投资达984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占比超70% [4] 重点区域项目进展与产业融合 - 首批试点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成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 [6] - 第二批试点佛山“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3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中山环五桂山区域谋划73个重点文旅项目 [6] - 产业融合方向包括做强技术产业、农业、滨海旅游业,培育低空旅游、水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 [6] 运营机制与人才建设 - 佛山紫南村在专业团队运营下游客人数从2018年不足1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至300多万元,带动关联产业增收超3000万元 [8] - 江门开平塘口镇文旅创业孵化基地累计进驻创业团队64家,间接带动区域就业近20000人次,2025年咖啡行业市场主体较2021年增幅91.16%,年均行业产值增幅53.6% [8] - 紫南村建立集体资产决策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将职业经理人薪酬与经营效益等关键绩效指标挂钩 [8] 数字化建设与技术应用 - 广东联通表示全省重点景区与省国道网络覆盖率均达100% [9] - 清远佛冈丝苗米数字农场创建农产品交易数据新模式,云浮新兴国家级生猪养殖试点打造生产、流通、供需三大核心预测模型 [9] - 广东省文旅厅印发数字化提升工作方案,整合美团、携程、抖音生活服务等八大互联网平台资源提供免费公益扶持 [9] 利益共享与乡村发展成效 - 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施公寮村成立运营公司,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改革前增长45%,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6万元 [10] - 通过整村运营实现政、村、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务工变职员 [10]
广东已遴选19个地区试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18 09:50
政策与试点推进 - 广东省已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1][2] - 首批11个试点地区建设成效显著,例如惠州建成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江门开平—台山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 [2] - 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亮点纷呈,例如佛山谋划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深圳大鹏新区培育海贝湾美宿集群 [3] - 农文旅融合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资产,带动三产融合和消费市场活力 [3] 地市发展模式与成效 - 江门依托“侨”文化和“海”域资源,去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开平、台山两地游客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 [5][6] - 汕尾立足资源禀赋,近三年来游客年均增长超50% [6] - 惠州以交通先行,218公里旅游公路串联54条村约200处旅游资源,另有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在规划中 [6] - 茂名高州立足荔枝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并发展荔枝驿站、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 [7] - 河源通过多媒体平台推介万绿湖,其“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吸引16个项目入驻,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7] 市场主体参与与投资 - 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发挥“规划—投资—运营”全产业链优势,参与多个试点区规划工作 [8] - 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聚焦乡村网络基建,重点景区与省国道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并助力智慧农业项目落地 [8] - 广东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打造江门台山22万亩连片农田的广东第一田文旅度假区项目 [9] - 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广东投资14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并在产权、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