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黄河岸边的绿色传奇
河南日报· 2025-08-09 07:18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洛阳华洋保护母亲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22年努力将千亩荒山改造为生态园区,种植40余万棵树木并点播20余吨橡子,实现水土流失治理[2][4] - 团队采用背水桶徒步灌溉、挖掘机开路等艰苦方式在石头山造林,并跨省筛选适应当地气候的松树苗[2][3] - 基地融合生态保护与红色教育,打造包含党建培训、生态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园区,年接待游客及培训人员[5] 区域生态经济转型 - 新安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通过无人机飞播与人工造林结合,完成沿黄5镇10万亩荒山绿化,构建沿黄生态屏障[6] - 依托黄河文化IP发展文旅产业,形成水上游船、农旅采摘、民俗表演等多元业态,推动从单一观光向"游山玩水"复合模式转型[7] - 区域探索"绿富美"发展路径,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协同,带动百姓增收[7] 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 新安县推动资源型工业向绿色低碳全链条转型,破解"七岭二山一分川"的自然条件限制[7] - 发展"四季有果"特色农业,激活乡村绿色经济,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7] - 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山川增绿、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7]
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推进会在四川丹棱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6:59
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 - 中国农科院启动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选取10个产业代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县作为试点县,设置优质果蔬、特色园艺、特种经作、特色畜禽和乡村新兴产业五大任务 [1] - 行动由农经所牵头,联合14个研究所50余个创新团队,采用"按需研发、定向转化"模式,实现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1] - 农经所已成立西南中心(成都)和东南中心(福州),将以西南中心为一线指挥部在四川丹棱率先推动,打造全链条贯通的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实践范例 [1] 丹棱县合作与成果 - 农经所与丹棱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种养殖全产业链开展深度合作,为丹棱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 丹棱县成功培育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柑橘品种,实现全年供应和全球销售,连续9年入选中国区域品牌百强,带动18万亩柑橘产区果农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 [3] - 突破大米脱糖、超微粉生产等关键技术,建成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和食品生物智造园,推出国内首条冻粑标准化生产线,打造年产值超亿元的"果小酒"果酒品牌 [3] 农业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 - 丹棱县集成推广20余项先进技术,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建成全国"最美科技小院",正打造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和西南地区最大养生菌种资源库 [3] - 通过"科研单位出技术、地方政府搭平台、农民主体得实惠"的合作新模式,让科研课题从产业需求中来,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 [2] -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将丹棱打造成为农业科技"试验田"和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样板 [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5-29 19:47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富民产业 [1] - 各地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兴旺 [1] - 福建漳州东山县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电商和渔家民宿等特色产业 [1] -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角村,勉励做好"海"的文章 [1] - 总书记在湖北指出要发展富民产业,在贵州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1] 特色产业发展成果 - 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鼓镇枇杷产量达3800吨,产值超5300万元 [2] - 当地打造"枇杷+"发展模式,举办枇杷节、农事研学体验等活动 [2] - 全国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8.4万个 [2] - 陕西延安洛川苹果、广西来宾糖料甘蔗、山东枣庄红石榴、广东茂名甜荔枝等地方特产走红 [2] 产业多元化发展 - 安徽蒙城县发展林下经济,形成21个林下经济实体 [3] - 全国已建成17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9万家 [3] - 2024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3]
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 寻找发展“合伙人”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58
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大会 - 成都市温江区举行2025年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大使启航大会 [1] - 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布2025年投资机会清单 [1] 投资机会清单内容 - 机会清单包括国有建设用地8宗、集体建设用地14宗、研发及商业载体8个、项目合作资源7个 [3] - 每条资源信息涵盖地块名称、面积、产业方向、资源优势、现状及联系方式 [3] - 公平街道36、32亩国有商业用地位于环川农大高校知识经济圈 [3] - 农高创新中心一期、二期紧邻四川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院所 [3] 重点发展产业 - 园区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技服务、花卉园艺和农文旅融合产业 [3] 项目合作资源 - 成都温江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面积约41153亩 [4] - 产业园布局大田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示范中心功能区 [4] - 可与温江区属国有企业隆科集团合作开发或委托运营 [4] 投资者反应 - 机会清单吸引投资者兴趣 部分企业代表计划实地考察 [4] - 园区管委会承诺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和贴心涉企服务 [4]
马卫光调研协商履职课题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44
高校毕业生就业 - 浙大城市学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创新举措包括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信息共享、供需对接,做细做实就业指导服务 [1] - 需要紧密对接城市、企业和学生发展需求,更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1] 家政服务行业 - 三替集团在家政服务标准化、职业培训等方面有实践 [1] - 家政行业是民生工程和就业"蓄水池",需要紧跟多样化消费需求,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1] - 应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品质,做优服务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1] 青年创业支持 - 凯旋街道创业陪跑空间实施"春雨计划",加强政企联动,建好服务平台 [1] - 需要助力解决青年创业痛点,拓展创业创富空间,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充沛支持 [1] 数字文化产业 - 时光坐标影视传媒是专业从事数字影视技术的科技型文创高新技术企业 [2] - 数字文化产业是就业新蓝海,应发挥"数字杭州"优势,持续深耕该赛道 [2] - 企业发展应与人才引育有机贯通,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贡献力量 [2] 农文旅融合 - "后陡门·种地星球"项目打造包括农业研学、农耕体验、青年助农等的影视拍摄平台基地 [2] - 需要持续挖掘沉浸式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培育更多农文旅"爆点" [2] - 应让"流量"变"留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行列 [2] 青年人才发展 - 西湖区国际青年人才发展服务中心需要紧密结合创业就业需求端和供给端 [2] - 应整合资源,优化生态,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和人才孵化空间 [2] - 目标是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更好发挥人才吸附、就业带动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