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36氪晚报|加密货币反弹,分析师:机构资金流入和经济状况改善推动;美国多家公司网络服务宕机;李宁近千家门店入驻美团闪购
36氪· 2025-10-20 17:54
大公司动态 - 美国多家公司网络服务出现宕机,受影响企业包括亚马逊、罗宾汉、Snapchat、Venmo和Coinbase [1] - 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格,提价幅度预计在12%至18%,此为年内第二次调价,上次在3月提价10%至20% [1] - 京东汽车披露车身数据,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麋鹿测试成绩超75km/h [1] - 李宁品牌宣布正式入驻美团闪购平台,近千家门店同步上线,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 [2] - 日本线上零售企业爱速客乐因遭勒索软件攻击,暂停接受订单和发货,正在评估损失及数据泄露情况 [3] - 美国8月零售咖啡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1%,部分原因为特朗普政府对巴西、越南和哥伦比亚分别征收50%、20%和10%的关税 [3] 投融资与资本变动 - 小马智行与广州产投私募基金共同成立广州科创智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 [4] - 截至10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4053.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71.93亿元 [5] - 蚂蚁未来(海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大幅增至35亿人民币 [6]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阿里夸克内部正秘密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与对话式AI应用布局相关,即将有阶段性成果落地 [7] - 微软已向英特尔下达下一代AI芯片Maia 2的代工订单,计划采用18A或18A-P制程,用于Azure数据中心 [7] - 三星计划于10月底发布第六代12层HBM4,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量产 [7] 行业趋势与观点 - 宇树王兴兴表示,随着AI和软件能力越来越强,其对硬件的要求是越来越低的,AI训练算法比传统算法对硬件要求已低很多 [7] - 印度央行正推动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卢比结算,初步措施包括建立不依赖美元的直接卢比汇率 [8] - 比特币价格回升至110544美元,过去24小时上涨3.16%,分析师认为反弹由机构资金流入和宏观经济状况改善推动 [11] 公司治理与监管 - 善水科技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国荣因个人原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由董事吴新艳代为履行职责,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9]
如何推动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加快融合?
中国环境报· 2025-08-26 09:53
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融合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互为前提,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呈现融合趋势 [1] - 融合的核心在于量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利用信用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1] -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 生态信用体系的内涵与应用 - 生态信用体系是对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估制度 [2] - 通过建立统一评价标准和信用评级体系,对企业的生态环境行为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 [2] - 生态信用评价结果可应用于信用风险评估、生态资源资本化及实现“两山”转化等领域 [3] - 评价结果可作为市场经济信号,用于绿色金融的识别、定价与激励,并关联优惠政策以实施差异化管理 [3]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将企业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 [2] - 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未来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的绿色金融体系 [2] - 中国规划在2026年完成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在5年后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5] 技术赋能与数字化基建 - 融合技术主要涉及评价体系应用、数字化基建及两者的协同创新 [3] - 数字化基建是支撑新业态的新型基础设施,运行基础是新一代信息数字化技术 [4] - 绿色数字化基建会推动新兴技术创新,促进信用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 [4] - 政府部门将开发各级数字“生态神经末梢”和“生态信用大脑”,以规范信用评价与应用 [4] 当前挑战与应对策略 - 当前融合面临数据、技术和制度等技术挑战 [5] - 需加强跨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信用平台 [5] - 应完善生态信用体系,使其全面覆盖生态主体,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6] - 需创新生态领域的信用评级、信用评价、信用报告等业务模式,完善信用信息支持的融资增信机制 [6] 产品创新与市场发展 - 未来碳金融产品创新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方向 [2] - 需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完善生态资本交易机制,优化投资组合 [6] - 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形态需更丰富多样,解决“绿而不普”和“普而不绿”的问题 [6] - 鼓励将生态公益业务与各种相关高收益业务有机结合,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提供定制化环境治理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