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黑嘴’伤企乱象整治

搜索文档
回应民企之痛:依法从重处罚网络“黑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0:13
中央网信办整治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恶意营销炒作等四类问题 [1] - 专项行动将加大惩戒曝光力度,对落实不力、情节恶劣的网站平台和账号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 [3] - 专项行动要求按照《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做好涉企网络侵权信息受理处置工作,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4] 企业受网络"黑嘴"影响案例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公开表示,若网络"黑嘴"行为不受处罚,将考虑关闭企业,公司已发布声明回应网络不实信息 [1] - 汇源果汁声明称网络关于公司"走向末路"等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公司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并获"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2] - 李宁品牌遭受网络用户断章取义、剪辑图片等手段的恶意诋毁,导致品牌声誉受损,公司已对不实内容取证并将采取法律手段 [2][4] 网络"黑嘴"整治背景与进展 - 近年来民法典、《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网络立法更加健全 [3] - 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明确6类涉企网络侵权信息及处置办法 [3] - 2022年中央网信办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3] 企业维权行动 - 李宁公司已对相关不实内容完成取证,将追究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 [4] - 企业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受到鼓励,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涉企言论不能突破法律红线 [4]
中央网信办:即日起,集中整治四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1][2][3] 整治重点问题分类 (一)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 - 诋毁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4] - 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5] - 虚假测评及涂抹恶搞企业标识等行为[6] (二)对企业敲诈勒索 - 以"删帖""撤稿"名义索取"删稿费""公关费"[7] - 假借"舆论监督"名义要挟企业支付"保护费"[8] - 在企业关键时间节点发布虚假信息胁迫商务合作[8] (三)恶意营销炒作 - 集纳企业负面信息唱衰行业前景[9] - 歪曲解读企业股权结构、财务报表等公开信息[10] - 蹭炒涉企热点事件进行旧闻翻炒[11] (四)泄密侵权 - 假冒企业家名义发布信息或断章取义言论[12] - 散布地域歧视言论污名化企业家[13] - 泄露隐私或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如直播打假等)[13] 平台管理要求 - 网站平台需完善涉企信息审核机制,强化热搜热榜内容管理[13] - 加强财经类公众账号和MCN机构日常监管[13] - 优化涉企侵权投诉举报专区功能及流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