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02331)

搜索文档
李宁(02331.HK):上半年收入稳健业绩承压 看好长期发展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集团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3.3%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17.4亿元同比下降11.0% [1] - 毛利率50.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净利率11.7%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24.1亿元超过当期利润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3.59分派息比率约50% [1][2] 产品收入结构 - 鞋类收入82.31亿元同比增长4.93% 收入占比提升至55.55% 三大核心跑鞋IP销量突破526万双 [1] - 服装收入51.9亿元同比下降3.39% 收入占比降至35.05% [1] - 器材及配件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23.7% 其中羽毛球表现亮眼 [1] 渠道表现 - 电商收入同比增长7.4%成为最大增量来源 [1] - 批发收入同比增长4.4% 期末门店4821家净增77家 [1] - 直营收入同比下降3.4% 期末门店1278家净减少217家 主要因关闭低效门店并优化结构 [1] 费用与运营效率 - 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9.0% 市场投放保持积极 [2] - 渠道库存同比下降中单位数 库销比3.6个月 库存结构中新货占比87%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 -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等非经营性因素拖累当期利润 [2] 发展战略与展望 - 2025全年收入预计持平 重点围绕跑步、篮球、女子、户外、羽毛球等核心场景 [3] - 加速奥莱渠道及电商新场景布局 全年门店预计净减少 重在店效提升 [3] - 以稳健经营为基调夯实专业运动品牌形象 凭借健康库存和充沛现金流应对市场波动 [3]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8:22
沽空比率排名 - 华润啤酒-R(80291)沽空比率达100%且偏离值最高为50.97% [1][2] - 联想集团-R(80992)沽空比率100%同时偏离值达46.84% [1][2] - 安踏体育-R(82020)沽空比率100%但偏离值相对较低为24.69% [1][2] - 前十大沽空比率榜单中6只股票比率达100%包括李宁-R、京东健康-R等 [2] 沽空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最高达22.83亿元但比率仅16.17% [1][2]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12.89亿元位列第二且比率为13.8% [1][2]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11.13亿元位居第三 [1][2] - 比亚迪股份(01211)以10.96亿元沽空金额位列第四 [2] 沽空偏离值特征 - 华润啤酒-R以50.97%偏离值位居榜首显示沽空活动异常活跃 [1][2] - 腾讯控股-R(80700)虽沽空比率88.23%但偏离值高达44.51% [1][2] - 中石化冠德(00934)以56.42%沽空比率实现37.3%偏离值 [2] - 盛业(06069)在8652.64万元沽空金额下偏离值达35.4% [2] R类股票沽空特点 - R类证券在前十大沽空比率中占据6席且比率均达100% [2] - 腾讯控股-R与普通股00700同时出现在不同榜单显示结构性差异 [1][2] - R类股票普遍呈现高比率高偏离特征但沽空金额相对较小 [2]
安踏136天存货周转承压 李宁净利润三连降
新京报· 2025-09-03 18:39
营收表现 - 安踏体育营收385.44亿元居行业首位 [1] - 361度营收57.05亿元同比增长11.0% [1] - 特步国际营收增速达19.2% [3] 盈利能力 - 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1][3] - 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降11.0% [1][3] - 特步国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增速居首 [1][3] - 361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0% [3] 运营效率 - 李宁存货周转天数61天保持行业最优水平 [1][3] - 安踏体育存货周转天数升至136天 [1][3] - 361度存货周转天数增加24天至109天 [1][3] - 四大品牌门店数量普遍收缩 [3][4] 现金流状况 - 李宁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2.3% [3][6] - 特步国际经营现金流净额仅7.74亿元 [6] - 安踏体育经营现金流净额109.31亿元 [6] 战略布局 - 安踏集团多品牌门店总数突破1.3万家 [3] - 特步国际受益于跑鞋专业化战略 [1] - 行业整体转向提升运营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1]
李宁(0233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6:36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股份数目为10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84811005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5.84811005亿股[2] 购股权计划 - 2014年5月30日行使价13.16港元的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25万股[3] - 2014年5月30日行使价22.52港元的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284.03万股[3] - 2024年6月13日行使价16.14港元的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1101.75万股[3] 可换股证券 - 2013年4月22日公开发售的可换股证券,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总额均为335.442847万港元,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为105.3857万股[4] - 2015年2月2日公开发售的可换股证券,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总额均为200.2港元,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为77股[4]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和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股[6]
运动品牌冰火两重天:特步、361度双增长 安踏李宁盈利下滑
新京报· 2025-09-03 12:4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大体育用品企业合计营收659亿元 盈利116亿元 [2] - 行业营收端实现稳健增长 但盈利端表现分化显著 [2] - 线下渠道形势严峻 各品牌均放缓开店步伐并转向提升门店面积与店效 [2] - 运动品牌集体押注奥莱战场 奥莱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2.8% 客流同比增长16.3% [12] 安踏体育 - 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滑8.9% [3] - 毛利率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 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电商业务和鞋类产品贡献增加 [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14天增加至136天 库存压力隐现 [5] - 服装品类营收占比54.2%位居首位 配饰品类营收增幅最高达24.6% [6] - 门店总数超1.3万家 安踏及斐乐品牌采取放缓开店节奏策略 安踏及安踏儿童门店较去年年末减少10家至9909家 斐乐门店减少6家至2054家 [10] 李宁 - 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 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滑11% 净利润增幅在四家企业中垫底 [3] - 中期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跌 行业激烈竞争影响业绩增速 [3] - 鞋类营收占比55.6%成为营收支柱 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5% 超轻/赤兔/飞电三大系列跑鞋半年销售量突破526万双 [6] - 研发投入3.45亿元同比增长8.7% 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7] - 优化门店结构净关闭51家店铺 其中李宁Young门店减少33家 资源向核心商圈大型旗舰店和高效奥莱店集中 [11] 特步国际 - 营收68.38亿元同比增长7.1% 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增速位居四家企业首位 [3] - 净利润已连续两个报告期保持20%以上增长 与2024年剥离亏损业务有关 [3] - 鞋类营收占比60.8% 但6.3%的营收增幅不及服装品类的9.5% [6] - 拥有超过8000家门店 特步成人品牌门店6360家较去年年末减少22家 特步少年门店1564家减少20家 [10] - 索康尼品牌门店数量增加10家至155家 计划新开30-50家线下门店聚焦一二线城市高质量商圈 [11] 361度 - 营收57.05亿元同比增长11% 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 但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创近五年最低 [3][4] - 服装品类表现较弱 成人服装平均批发售价下降4.5% 营收仅同比增长1.6% 儿童服装平均售价下降6.3% 营收同比下降7.6% [7] - 研发投入1.6亿元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机器人穿戴装备及智能材料研发 [7][8] - 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1家至5669家 约76%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11] - 单店平均面积达156平方米同比净增加7平方米 新零售业态"超品门店"已累计开设49家 [11] 产品品类表现 - 安踏体育器材配件营收增幅24.6% 李宁器材及配件营收增幅23.7% 在总营收中占比从7.8%增至9.4% [6] - 除安踏体育外 另外三家运动品牌的研发开支比率均保持增长或持平 [7]
纺织服饰行业2025H1总结: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
国盛证券· 2025-09-03 09:20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饰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核心观点 - 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港股运动鞋服板块基本面表现稳健,A股品牌服饰收入平稳但利润承压,服饰制造受关税政策扰动,黄金珠宝需求偏弱但具备产品力公司表现突出[1][2][3][4][15][17] H股运动鞋服 - 2025H1运动鞋服重点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1%至659亿元,扣除一次性收益和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增长8.2%至105.4亿元[1][20] - 渠道端门店数量保持平稳,加大差异化门店拓展力度,如安踏冠军店、超级安踏,361度超品店等[1][28] - 产品端聚焦跑步赛道强化跑鞋性能,逐步布局户外新品类,李宁跑步流水增长15%,安踏集团其他品牌分部流水增长65%~70%[1][18][33]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56.6%,净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6%,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净利率基本平稳[22] - 截至2025H1末存货同比增长21.5%至169.8亿元,终端库销比保持在4-5的健康水平[24] A股品牌服饰 - 2025H1收入同比-0.1%,归母净利润同比-17.5%,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2.6%/+2.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9.7%/-29.8%[2][40] - 毛利率为57.9%,同比+0.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37.1%,同比+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2%,同比-2.6个百分点[2][58] - 库龄结构正常,折扣压力较小,2025H1存货周转天数258天,同比+15.5天,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例约2.2%[53] - 加盟渠道弱于直营,家纺品类需求稳定,时尚休闲服饰公司运营分化[2][59] - 展望2025H2,费用率及利润率同比压力或有减轻[2][40] 服饰制造 - 2025H1纺织制造重点公司收入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同比-9.8%,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1.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7.7%/-6.4%[3][73] - 成衣制造龙头表现优于行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晶苑国际收入同比分别+15%/+10%/+11%[3][73]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扰动行业格局,2025年1~6月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同比-18%,从越南/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进口同比分别+19%/16%/25%/24%[3][83] - 毛利率为22.1%,同比+0.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7%,同比基本持平[78] - 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预计享受份额提升[3][101] 黄金珠宝 - 2025H1居民金饰需求较弱,Q1/Q2金饰消费量同比-27%/-24%[4][17] - 板块公司业绩分化,老凤祥/周大生归母净利润同比-13.1%/-1.3%,老铺黄金/潮宏基归母净利润同比+285.8%/+44.3%[4][17] - 当前市场竞争以产品力和品牌力为核心要素,品牌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4][17] 投资建议 - 港股运动鞋服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8倍)、李宁(2025年PE 19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2倍),关注滔搏和波司登[5][38] - A股品牌服饰推荐海澜之家(2025年PE 14倍)、稳健医疗(2025年PE 23倍),家纺板块关注罗莱生活(2025年PE 14倍)[5][70] - 纺织制造推荐申洲国际(2025年PE 13倍),关注华利集团(2025年PE 17倍)和伟星股份(2025年PE 19倍)[5][104] - 黄金珠宝关注周大福(FY2026 PE 19倍)、潮宏基(2025年PE 27倍)[5] 行业走势 - 纺织服饰行业走势数据涵盖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与沪深300对比显示行业表现[7]
运动童装,不再只讨好“爸妈”
36氪· 2025-09-03 07:26
行业趋势:运动童装市场聚焦青少年群体 - 运动品牌在童装市场越来越多使用“少年”“Youth”等特指青少年的词语,替代“儿童”“Kids”等传统称谓 [1] - 李宁青少运动店、斯凯奇Youth少年概念店相继开出,特步儿童正式更名为“特步少年” [1] - 运动品牌童装业务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安踏儿童全年流水突破100亿元,成为运动行业首个百亿儿童品牌 [1] - 过去运动童装客群年龄跨度超过十岁,如今基于不同年龄段群体在兴趣爱好、功能需求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 运动品牌拥抱“少年”存在人口红利、市场变化和行业纵深突破等多重原因 [1] 消费群体变化:α世代拥有独立决策权和潮流敏感度 - 运动品牌将3岁前定义为婴幼儿、6岁前为小童、7岁以上为中大童,资源向基数更大的青少年群体倾斜 [2] - α世代(2010年后出生)儿童在消费决策中参与占比超过60%,父母完全决策不到30% [2] - 青少年对成人潮流风向变得敏锐,如竞速跑鞋顶碳技术和Sabrina系列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 [4] - 青少年消费出现喜好细分化、运动场景复杂化、功能需求专业化等趋势 [5] - “精致育儿”概念流行推动消费侧进步,倒逼品牌深层变革 [5] 渠道策略:线下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 安踏CEO徐阳表示将儿童和婴幼童业务分开,前者放在线下做好店效,后者做成线上门店 [6] - 不同于成人生意向线上倾斜的趋势,线下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6] - 运动品牌出现超级店、球鞋店、单一运动专门店、性别店、博物馆店等多种店型 [8] - 李宁落地青少运动店,特步升级为“特步少年”,斯凯奇Youth预计全国布局40多家门店 [8] - 安踏发布少年店、校园店等面向青少年的店型,安踏校园已有44家店 [8] 产品与门店创新:扩大年龄覆盖和细分场景 - 运动品牌将产品线扩宽至16岁左右,李宁青少运动店聚焦13-18岁中学生群体 [8] - 运动服装尺码覆盖至175公分,鞋码拓宽至42码,达到成年人可穿尺寸 [9][11] - 安踏校园店和361°儿童超品店面积远大于普通门店,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11] - 安踏少年店包含艺术体操、花滑、击剑、滑雪等小众运动服饰和装备 [12] - 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Helly Hansen和迪桑特等开始布局童装产品和门店 [12] 门店升级:场景化、专业化和科技化 - 品牌围绕具体运动项目构建专属场景,如FILA KIDS以网球、高尔夫搭建场景 [14] - 安踏儿童将变形金刚、奥特曼等IP合作款集中形成“IP区” [14] - 产品更加注重功能性和专业性,碳板用于儿童跑鞋、Vibram大底用于儿童越野鞋 [16] - 安踏要求成人业务专业篮球鞋从33码开始做,儿童店销售业绩计入成人业务 [17] - 特步在近500家门店引入AI智能检测仪,提供足弓测试、选鞋配垫等服务 [19] - 耐克儿童“好动体验店”打造草地、田径场地等多场景试鞋环境 [19][21]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润分化,折扣战致毛利率承压
36氪· 2025-09-03 07:26
营收表现与增长趋势 - 四大运动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均实现增长 安踏体育以385.4亿元领跑行业 增速达14.26% 李宁 特步国际 361度营收分别为148.2亿元 68.38亿元 57.05亿元 增速依次为3.29% 7.14% 10.96% [2] - 过去三年中报周期除安踏外均呈现增速下滑 特步国际从14.76%降至7.14% 361度从18.00%波动降至10.96% 李宁从12.98%降至3.29% [2] - 安踏体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但主品牌与FILA增速降至个位数 超10%整体增速主要由迪桑特 可隆等户外品牌拉动 [2] 线上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成为共同增长亮点 安踏体育 李宁 361度线上营收增速分别为17.6% 7.4% 45% 特步主品牌电商占比超30% [2] - 线上业务已成为重要营收支柱 安踏体育 李宁 361度线上营收占比分别为34.8% 29% 31.8% [3] - 线上扩张拖累毛利率 安踏体育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37% 特步主品牌毛利率降0.3个百分点 李宁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4% [3]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361度毛利率逆势增长0.2个百分点至41.5% 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实现 成人及儿童服装平均批发售价分别下调4.5%和6.3% 销量增长4.2% [3] - 线上业务成本大幅增加 361度销售费用率提升0.34个百分点至17.67% 电商平台佣金和费用同比增长45.3%至1.21亿元 物流开支增40.2%至1750万元 [4] - 线上获客成本非固定且转化率走低 导致服饰品牌线上业务毛利率难以提升 与线下刚性成本结构形成对比 [4] 净利润表现 - 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减少10.99% 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5] - 若剔除2024年Amer Sports上市权益摊薄利得 安踏体育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但较2024年同期62.62%增速大幅回落 [5] - 361度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1% 低于去年同期12.23%的增速 [5] 产品专业化升级 - 跑鞋市场竞争激烈 四大品牌均依托原创研发打造核心IP并持续迭代 安踏C系列 李宁飞电系列 特步竞速160X系列 361度飞燃系列 [7] - 品牌聚焦细分场景与人群 推出精准细分款跑鞋 如安踏马赫5se适配夏季短训 李宁飞电5C定位国民碳板赛训鞋 [7] 渠道战略转型 - "开大店"成为行业共同选择 旗舰店面积普遍超1000平方米 布局核心商圈或运动主题街区 [8] - 大店功能转向"体验+服务+社交"复合模式 安踏"超级安踏"整合多品类 李宁旗舰店设智能跑步体验区 特步X—STREET设DIY定制专区 361度侧重全家庭运动场景 [8]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润分化 折扣战致毛利率承压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9:42
行业竞争与财务表现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折扣力度普遍加大 影响利润增速和毛利率 [2][3] - 2025年上半年四大运动品牌营收均增长但利润分化:安踏体育营收385.4亿元(增速14.26%)、李宁148.2亿元(增速3.29%)、特步国际68.38亿元(增速7.14%)、361度57.05亿元(增速10.96%) [4] - 过去三年中报周期除安踏外其余三家增速下滑:特步从14.76%降至7.14%、361度从18%波动降至10.96%、李宁从12.98%降至3.29% [4] 线上渠道影响 - 线上渠道成为共同增长亮点:安踏线上增速17.6%、李宁7.4%、361度45% 特步主品牌电商占比超30% [4] - 线上业务占比提升但拖累毛利率:安踏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37%、李宁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4%、特步主品牌下降0.3个百分点 361度逆势增长0.2个百分点至41.5%但通过降价策略实现(成人服装批发价降4.5% 儿童降6.3%) [5] - 线上扩张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361度销售费用同比增13.2%至10.37亿元 电商平台佣金增45.3%至1.21亿元 物流开支增40.2%至1750万元 [6] 净利润表现 - 净利润增长放缓或下滑: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减少10.99%)、安踏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若剔除亚玛芬权益摊薄影响则同比增长14.5%)、361度8.58亿元(增速8.61% 低于去年同期12.23%) [7] 产品与渠道战略 - 跑鞋市场竞争激烈 品牌依托原创研发打造IP系列:安踏C系列、李宁飞电系列、特步竞速160X系列、361度飞燃系列 并推出细分场景款(如安踏马赫5se、李宁飞电5C) [9] - "开大店"成为渠道升级共同选择:旗舰店面积超1000平方米 功能从销售转向"体验+服务+社交"复合模式(安踏超级店、李宁中心旗舰店、特步X-STREET、361°超品店) [10]
李宁(02331):1H25业绩点评:经营利润好于市场预期,奥运营销主题贯穿公司中期发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2 18: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目标价21.0港币,较现价18.77港币有12.1%上行空间 [2][7] 核心观点 - 1H25经营利润23.5亿元(同比+5.3%)超市场预期,同店销售同比及环比均改善 [3][12] - 奥运营销主题贯穿中期发展,短期费用投入增加但中长期利好品牌建设 [6][14] - 品类调整周期接近尾声,2025年为投入年,2026年后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7][15]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48.2亿元(同比+3.3%),毛利率50%(同比-0.4个百分点) [3][12] - 经营利润率15.8%(同比+0.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11%) [3][12] - 库存同比低单位数增长,周转维持4个月,派息率50% [3][12] 分渠道表现 - 大货加盟/直营/电商收入分别为64.8亿(+5.0%)、32.4亿(-4.3%)、43.7亿(+5.0%) [3][12] - 直营渠道下滑因2H24门店关闭,全渠道流水为低单位数增长 [3][12] 分品类表现 - 鞋类/服装/配件收入同比+5%/-3%/+24%,占比56%/35%/9% [4][13] - 跑步/健身/篮球/运动生活/其他品类收入同比+15%/+15%/-20%/-7%/+30%+ [4][13] - 专业产品收入占比超60%,跑鞋总销量超1400万双 [4][13] 战略与展望 - 推进单品牌多品类战略,聚焦专业细分场景(如校园/女性/越野跑) [4][13] - 奥运营销从跑步扩展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签约顶级运动员资源 [6][14] - 2025-2027年收入预期291.3/306.4/323.0亿元,同比+1.6%/+5.2%/+5.4% [7][16] - 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预期24.9/28.4/31.7亿元,同比-17.3%/+13.8%/+11.7%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