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搜索文档
当上领导后,选人用人常犯的5个错误
36氪· 2025-11-14 11:51
奥美公司创始人奥格威提到自己成功的秘密就是:第一,选择客户的原则;第二,用人之道;第三,快 速成长的方法。 可见,用人是非常重要的。 但大多数老板在用人时,往往会犯这5个错误。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用人的时候,很多人的观点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其实应该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什么叫"疑人"呢?就是有瑕疵的人。往往越是能干的人,在某一方面越有瑕疵,但不能因为有瑕疵,你 就不用他。 但在这之前,你要做好风控,考虑用这个人会不会翻船,这是老板的管理艺术,如果用了这个人,连船 都翻了,那么这个人你不要用。 什么叫"用人要疑"呢?用人要疑,并非是怀疑他,而是一个人来到这家公司,即便他过去的成功得到过 验证,但环境不一样了,文化不一样了,可能就会失败。 因此,我们要陪伴他,并且常常提醒他,让他能够在公司里平稳落地。 就像来了一位空降兵,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很容易水土不服。 这时候,你作为他的老板,半年之内都是不可以放手的,你要给他空间,但是你要给他正确的方向指 引,这是用人时必须要认识到的。 但是如果你提拔他后,他在半年或者一年之内,他的能力没有提上来,这个人待在不胜任的位置上,绝 ...
远离那些吃人的关系(深刻)
洞见· 2025-11-04 20:35
文章核心观点 - 人际关系中存在一种"吃人"或"绞杀"关系,一方会持续消耗另一方的能量、时间和自信,导致被消耗方日趋凋敝 [3][4][5][81] - 个人的能量和储能有限,必须守好自身能量,远离持续消耗自己的负能量关系,这是成年人保持清醒和自我保护的关键 [19][20][35][83] - 净化社交圈子,多与能够滋养自己的人相处,并多做高能量的事,才能积累足够能量开启美好人生 [76][84] 吃你能量的关系 - 关系中存在一方不断求助、让他人代劳琐事(如带饭、签到、改论文)的情况,这会大量消耗被求助方的时间和精力 [9][10][11][12][13][14] - 持续为这类"黑洞人"提供能量支撑,会造成严重的自我损耗,影响个人正常生活 [31][32][33][22] - 案例表明,如三毛留学时长期为室友打扫卫生,几乎成为女佣,在奋起反抗后得以摆脱苦役 [23][24][25][26][27][28][29][30] 吃你自信的关系 - 持续的语言否定和精神打压会侵蚀个人自信,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恶魔实验"显示,22名孤儿中被持续指责口吃的一半孩子,最终真的出现口吃问题 [38][39][40] -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否定打压会使人向消极方向发展,这种持续否定被形容为"灵魂上的谋杀" [53][54][55] - 案例显示,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初中时因绘画风格不被老师欣赏而屡遭打击(被批零分、公开辱骂),选择退学后其画作被杂志赏识并发表,最终创作出风靡全球的《蜡笔小新》 [46][47][48][49][50][51][52] 吃你运气的关系 - 与习惯抱怨、充满负能量的人频繁接触(如长时间通话、发消息倾诉负能量),会使人成为"负能量消化机",并被传染负能量,影响自身心态和运势 [59][60][61][62][63][64][74] - 人的心态影响运势,自怨自艾者容易厄运连连,而积极乐观者则总能渡过难关,人与人之间的磁场会相互影响 [67][68][69][70] - 案例表明,博主汤敏和李笑来均因身边朋友的持续抱怨而受到影响,意识到后选择远离以保护自身能量场 [59][64][71][72][73][74][75]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罗森塔尔效应(不自信就去练)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14:28
罗森塔尔效应定义与实验 - 罗森塔尔效应指期望、预言或暗示等心理作用对个人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力,最终导致自证预言的现象[3][6] -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进行实验,随机挑选学生并告知校方其为"最有发展前途者",八个月后这些学生成绩均有较大进步[4][5] - 德国研究人员后续实验随机抽取20名学生组成"精英班",20年后回访发现这些学生均成为精英,证实心理暗示的长期效果[6] 罗森塔尔效应作用机制 - 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施加期望方(如教师)态度的变化,表现为对受试者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4][6] - 受试者通过感知外界期望值的变化,内在状态发生改变,从而驱动行为改善与能力提升[6] 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具体方法 - 实施正向心理暗示,通过积极自我暗示(如"我很优秀")引导行为走向预期结果[7][8] - 远离习惯性打压者,避免负面心理暗示影响自信心,建立人际防火墙减少负面信息输入[9][10] - 人际交往中主动运用效应,通过尊重、信任和支持激发他人潜力,尤其适用于教育及家庭场景[11][12][13] 罗森塔尔效应潜在影响 - 过高的期望可能超出对方能力范围,造成心理压力导致自暴自弃等副作用[14] - 意识层面的心理暗示可转化为行为控制力,但潜意识层面的暗示具有更强支配性[14]
远离那些吃人的关系(深刻)
洞见· 2025-06-15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际关系中存在消耗他人能量的"绞杀关系",需及时识别并远离以保护自身能量、自信和运气 [32][33][34][83][84][85] 能量消耗型关系 - 一方持续索取他人时间精力导致另一方能量枯竭,例如大学室友长期要求带饭、签到、改论文等琐事消耗他人能量 [9][10][11][12][13][14][15][16] - 三毛留学期间因长期替室友打扫卫生而沦为"女佣",直至反抗后才摆脱能量被持续吸取的状态 [23][24][25][26][27][28][29][31] - 人际关系中的"黑洞人"以他人为免费充电宝,过度为他人续航会导致严重自我损耗 [32][33][34][35][36] 自信打压型关系 - 美国爱荷华大学实验显示,22名孤儿被持续否定后出现口吃和抑郁,证明长期打压会摧毁自信 [38][39][40][41][42] - 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因老师持续给画作批零分并公开贬低而退学,后因作品被杂志认可才重燃热情 [46][47][48][49][50][51][52][53][54] -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否定式期待会导致消极发展,远离持续贬低者是对自我的保护 [55][56][57][58][59] 负能量传染型关系 - 博主汤敏的朋友频繁抱怨生活琐事,导致其成为负能量消化机并陷入共同消极状态 [62][63][64][65][66] - 李笑来因朋友抱怨领导、家庭等问题而自觉被传染负能量,后主动终止联系 [71][72][73][74][75] - 人的心态影响运势,与衰气重的人相处会破坏自身磁场,远离负能量是保护运气的关键 [67][68][69][70][76][77][78]
AI时代,如何提升组织的突破性创造力?
36氪· 2025-04-30 16:32
创新类型与重要性 - 突破性创新是显著偏离企业现有实践的高度新颖性想法,能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如特斯拉、苹果的成功案例 [1] -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存在本质差异:前者高风险高回报,后者低风险低回报 [1] - 突破性创新平均周期超10年,失败率达90%,但潜在回报巨大 [2] 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 - 领导创新期望通过降低员工不确定性感知,显著促进突破性创新投入 [2][3] - 自我牺牲型领导力通过智力激发、愿景激励和榜样作用,同时提升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 [5][6] - 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复杂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7] AI与创新的交互机制 - AI-员工互动化模式通过增强控制感降低不确定性感知,从而提升冒险意愿和突破性创造力 [9][10] - AI警觉激发员工通过利用式学习(资源保护)和探索式学习(资源获取)提升创造力 [12][13] - 团队绩效氛围强化利用式学习与渐进性创造力的关系,精熟氛围强化探索式学习与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 [14][15] 组织管理策略 - 应适度营造资源稀缺情境(如时间压力、竞争氛围)以激发结构性紧张感和冒险意愿 [18][19] - 需建立鼓励冒险的组织文化(如经济奖励、晋升支持)并合理应用AI技术强调人机协同 [19] - 人才培养机制需聚焦高水平创新人才吸引与激励,建立长效环境应对机制 [19][20]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突破性创造力生态系统需整合领导期望、资源压力、人机协同和环境应变能力 [20] - 创意工作中AI极化效应表现为"自动化型"与"增强型"模式,需匹配任务新颖性与生产率需求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