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创新

搜索文档
依托数智新生态实现国企突破性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8-11 04:52
许晨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把握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 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国央企数智化转型 链通新质生产力发 展"专题论坛,围绕"数智赋能、生态协同、价值重构"三大核心主线,针对国央企改革展开深度研讨。 可以说,数智化转型是国有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国企突破性创新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攻坚锤"。作为高端产业集聚地,北京市属国企充分发 挥"龙头"作用,联动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跨领域创新联合体。这种"国企牵头、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模 式,正逐步打破技术垄断,让北京在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为国家产业安全构建 起坚实的"护城河"。 突破性创新不仅是国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更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支撑。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驱动国企实现突破性创新的有力抓 手。以构建数智新生态为核心引擎,能够催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与迭代升级,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 ...
马斯克:研究者不存在了,只有工程师;LeCun:大错特错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41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长期以来,科学家(研究者)和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泾渭分明。 这种分野不仅存在于学术界,也深植于大众文化之中。比如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物理学家谢尔顿・库珀就时常以「真正的科学家」自 居,对身为工程师的霍华德・沃洛维兹冷嘲热讽,两者的职业差异甚至成为该喜剧的重要素材。 如果用一句不严谨但易于理解的话来概括,科学家致力于发现自然规律,理解世界「为什么如此」;而工程师则更关注「我们能用这些知识 做什么」,他们希望将已有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现实中的技术、工具与系统。一个追问真理,另一个追求可行性。 但是,世界首富伊隆・马斯克最近对这一深入人心的观念发起了冲锋。 在转发 xAI 自家员工的招聘推文的评论中,马斯克宣称这种区分「研究员」和「工程师」的错误命名,实际上是对双层工程体系的一种隐晦 描述。 他宣布 xAI 从今天起不再区分它们了:「这里只有工程师。」 他还说:「Researcher 这个词是学术界的古董术语了。」 这条推文下方,马斯克继续略带讥讽地说道:「SpaceX 在火箭和卫星发展方面所做的有意义、尖端的『研究』比地球上所有大学学术实验室 的总和还要多。但我们不使用『研究员』这个自 ...
AI时代,如何提升组织的突破性创造力?
36氪· 2025-04-30 16:32
创新类型与重要性 - 突破性创新是显著偏离企业现有实践的高度新颖性想法,能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如特斯拉、苹果的成功案例 [1] -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存在本质差异:前者高风险高回报,后者低风险低回报 [1] - 突破性创新平均周期超10年,失败率达90%,但潜在回报巨大 [2] 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 - 领导创新期望通过降低员工不确定性感知,显著促进突破性创新投入 [2][3] - 自我牺牲型领导力通过智力激发、愿景激励和榜样作用,同时提升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 [5][6] - 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复杂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7] AI与创新的交互机制 - AI-员工互动化模式通过增强控制感降低不确定性感知,从而提升冒险意愿和突破性创造力 [9][10] - AI警觉激发员工通过利用式学习(资源保护)和探索式学习(资源获取)提升创造力 [12][13] - 团队绩效氛围强化利用式学习与渐进性创造力的关系,精熟氛围强化探索式学习与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 [14][15] 组织管理策略 - 应适度营造资源稀缺情境(如时间压力、竞争氛围)以激发结构性紧张感和冒险意愿 [18][19] - 需建立鼓励冒险的组织文化(如经济奖励、晋升支持)并合理应用AI技术强调人机协同 [19] - 人才培养机制需聚焦高水平创新人才吸引与激励,建立长效环境应对机制 [19][20]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突破性创造力生态系统需整合领导期望、资源压力、人机协同和环境应变能力 [20] - 创意工作中AI极化效应表现为"自动化型"与"增强型"模式,需匹配任务新颖性与生产率需求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