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行业并购
搜索文档
美丽田园接连收购行业老二老三,美容业最大并购市场不看好?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37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12.5亿元对价战略收购上海思妍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为今年美容行业最大收购案 [1][6] - 收购通过现金加发股方式进行,包括境内收购对价3.25亿元、境外收购对价5.11亿元及配发15,798,147股对价股份,每股作价28.71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折让19.67% [6] - 交易完成后,思妍丽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公司门店数量将合计突破734家,并纳入思妍丽约6万名直营活跃会员 [8] 标的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思妍丽收益从2022年的5.6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4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23亿元 [12] - 思妍丽除税后溢利从2022年亏损0.36亿元转为2023年盈利0.69亿元,2024年盈利0.81亿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0.44亿元 [12] - 标的公司是一家全国性高端美容连锁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48个主要城市运营163家高端美容服务门店及19家医疗美容门诊,超90%收入来源于20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8] 收购估值与行业整合战略 - 独立估值机构将思妍丽估值定为13.95亿元,公司收购价12.5亿元为标的估值的89.6%,属于折价收购 [8] - 此次收购是公司继去年以3.5亿元收购奈瑞儿70%股权后的又一次行业整合,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旗下品牌已占据中国美容行业前三席位 [14] - 公司累计已完成30项以上收购案例,预计未来有更多并购整合机会,并展望2026年集团收入突破4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突破5亿元 [15] 公司自身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4.59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35.5% [15][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直营门店客流同比增长47.8%至91.8万人次,活跃会员人数同比增长46.5%至11.9万人,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49.3% [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0.21亿元,销售开支为2.5亿元,其中推广营销费用0.27亿元,公司拥有90人自研IT团队,过去四年投入超2亿元 [16] 资本市场反应与品牌运营挑战 - 收购公布当日,公司股票高开低走,收盘报33.8港元/股,下跌5.43%,公司回应称短期股价波动为正常现象 [4] - 公司旗下品牌在消费者投诉平台存在多起“退款难”投诉,奈瑞儿投诉量达435条,涉及金额几千至十万元不等,公司表示积极回应并授权店长直接处理退费 [17] - 思妍丽及公司旗下另一品牌曾因违规开展诊疗活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原因多次被处罚 [17][20]
国际TOP1美妆企业再买新品牌
36氪· 2025-07-02 08:42
欧莱雅集团收购动态 - 公司于6月30日签署协议收购护发品牌Color Wow,收购金额未披露,该品牌将归入专业美发产品部 [1][3] - 这是继6月9日收购Medik8后,21天内完成的第二笔收购 [1] - 公司平均每14个月收购一个品牌,自1967年以来至少收购44个品牌 [9] - 近三年四次收购中三个为高端品牌,涉及护肤护发美妆等多领域,包括25.25亿美元收购伊索(约180.88亿元) [9] Color Wow品牌概况 - 品牌创立于2013年,拥有130多个美容奖项和明星产品如XL Bombshell Volumizer和Dream Coat [4] - 实行全渠道营销,覆盖沙龙、选择性分销和电商平台 [4] - 定位高端但价格亲民,产品价格区间24-46美元(约171.92-329.53元) [4] - 创始人表示加入欧莱雅将为品牌创新和持续成功奠定基础 [6] 专业美发业务战略 - 收购Color Wow后专业美发产品部品牌数量增至10个,强化产品组合和全球增长潜力 [6] - 专业美发产品部销售额连续四年增长,2021年增速达24.8%,2024年护发品成为集团增长第二快的品类 [13] - 部门总裁表示收购将帮助公司在护发和造型类别中站稳脚跟 [3] 护发行业趋势 - 全球洗发水市场预计2032年达565.4亿美元(约4050.30亿元),年均增速5.71% [13] - 行业进入功效时代,消费者对成分透明度和科学配方的需求重塑头发护理类别 [3][19] -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联合利华2023年收购K18,汉高2024年收购沙宣大中华区业务 [16]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品牌如阿道夫、拉芳通过差异化竞争逐渐崛起 [19] - 行业经历三阶段变迁:从基础清洁到愉悦相关,再进入头皮微生态的功效时代 [19] - 具备专业渠道表现和专家认可的品牌更受追捧,显示持续增长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