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研究业务,新动向!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7:33
行业整体概况 - 截至2024年底,102家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共有分析师5628人,较2023年增加20.69% [2][4] - 分析师队伍流动性较大,2024年各公司离职分析师共988人次,较2023年上升29.66% [2][5] - 行业竞争加剧,分析师人员和公募佣金分仓收入的企业集中度均进一步提升 [2] 分析师队伍结构 - 在全部5628名分析师中,于所在公司执业3年以上的有2223人,占比39.50% [4] - 于所在公司执业1至3年的有2148人,占比38.17% [4] - 于所在公司执业1年以下的有1257人,占比22.33% [4] - 2024年研究部门新招聘人员1786人次,较2023年减少29.01% [5] 研究报告产出与覆盖 - 2024年有83家券商发布境内上市公司研报共计96156份,较2023年减少5% [7] - 2家券商发布报告超过5000份,5家券商发布报告在3000至4000份之间 [7] - 60家券商发布香港及其他境外上市公司研报14732份,较2023年增长5.37% [7] - 93家券商发布宏观和策略研究报告总计29441份,其中4家券商发布超过1000份 [7] 研究业务全球化布局 - 大型证券公司加速推进内部A股、港股、美股研究一体化 [7] -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深化及中国资产全球配置重要性提升,推动研究具备国际视野 [7] 机构佣金收入变化 - 2024年底机构客户佣金收入为198.65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48.68亿元下降22.48% [9] - 公募基金公司客户佣金收入下降50.03亿元,降幅为20.12% [9] - 公募平均佣金率由2023年的7.37‱降至2024年的5.19‱ [10] - 2024年基金股票交易量较2023年下降近10%,进一步导致佣金收入减少 [11] 行业转型方向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使“研究换佣金”模式面临挑战,对研究专业性和合规性要求更高 [9] - 行业公司可向咨询服务费、数据产品费等多元化收入来源转型,避免“内卷式”竞争 [11]
证券研究业务,新动向!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7:21
行业整体规模与人员结构 - 截至2024年底,102家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共有分析师5628人,较2023年增加20.69% [1][2] - 分析师执业年限分布为:3年以上2223人占比39.50%,1至3年2148人占比38.17%,1年以下1257人占比22.33% [2] - 2024年行业分析师离职988人次,较2023年上升29.66%,同时新招聘1786人次,较2023年减少29.01% [1][2] 市场竞争与集中度 - 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竞争加剧,分析师人员和公募佣金分仓收入的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1] - 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和行业降薪裁员趋势下,中小型证券公司分析师加速向大型证券公司流动 [2] - 各大证券公司研究部门不同程度收缩人员规模,导致分析师高离职率和招聘规模快速下降 [2] 研究报告产出与覆盖范围 - 2024年83家券商发布境内上市公司研报96156份,较2023年减少5%,其中2家券商报告超5000份,5家券商报告在3000至4000份之间 [3] - 60家券商发布香港及其他境外上市公司研报14732份,较2023年增长5.37%,显示A股、港股、美股研究一体化布局加速 [3] - 93家券商发布宏观和策略研究报告29441份,其中4家券商报告超1000份 [3] 收入模式与佣金变化 - 2024年机构客户佣金收入为198.65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48.68亿元下降22.48% [4] - 公募基金客户佣金收入下降50.03亿元,降幅20.12%,主因公募平均佣金率由2023年的7.37降至2024年的5.19 [4] - 2024年基金股票交易量较2023年下降近10%,进一步导致公募佣金收入减少 [5] 行业转型与发展方向 - 行业面临从单一依赖佣金向咨询服务费、数据产品费等多元化收入来源转型的需求 [5] - 需通过全面审视研究特色、人才储备、地域优势等,找准差异化发展方向,避免“内卷式”竞争 [5] - 随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深化,研究需具备国际视野,加强A股、港股、美股研究一体化以提升中国资产全球定价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