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搜索文档
大熊猫“渝可”未展出?重庆动物园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8-03 07:30
重庆动物园大熊猫"渝可"未展出事件 事件背景 - 重庆动物园大熊猫"渝可"因未展出引发网友关注 网友质疑其去向 [1] -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8月1日发布官方通报 解释相关情况 [1] 核心原因 - 近期重庆市出现持续极端高温天气 大熊猫"渝可"出现热应激反应 [1] - 经过治疗 "渝可"状态已好转 但暂不对外展出 兽医和饲养团队继续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 [1] 应对措施 - 根据圈养野生动物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要求 重庆动物园将适时停止部分大熊猫的户外展出 [1] - 其他动物将视气温变化调整户外活动时间 部分展区缩短开放时长或临时关闭 [1] 信息来源 - 消息来源包括重庆市动物园和极目新闻 [2]
和讯投顾王可心:A股缩量震荡,20日均线3550点是行情最强支撑
和讯财经· 2025-08-02 14:49
(原标题:和讯投顾王可心:A股缩量震荡,20日均线3550点是行情最强支撑) 和讯投顾王可心分析,20日均线3550点,就是目前行情最强的支撑,今天上证指数正好打到的这两个位 置上,成交量缩小到了16,500亿的水平线上。如果按照今年地量的标准,目前这个成交量还是有点高 了,前期行情的几个领涨板块感觉调整也不太到位,这里依然要谨慎。 ...
和讯投顾李钊:盘面已给出关键信号,下周一A股会跌吗?
和讯网· 2025-08-01 21:31
周一A股会跌吗?和讯投顾李钊表示,你可能不信周一会上涨,今天盘面给出了非常关键的信号,沪深 两市异常缩量3400个亿,并且今天的跌幅只有13个点,小于昨天的43个点的跌幅,那么很明显呀卖空的 力量已经减弱了。从历史的盘面来讲,每当卖空的力量减弱的时候,都是多头进攻入场的好时机,那另 外收盘之后呢又传出来利好,上层针对反内卷将统筹的修订法律,反内卷的力度持续加码,这意味着企 业的盈利或者迎来改善的预期,那有利于长线资金的入场。 ...
中央网信办出手,严打自媒体四类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7-29 15:24
中央网信办今天(29日)发布通知,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 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 发布财经、军事、外交等重要领域信息时,虚构所谓"权威报道""一手数据""深度揭秘"等信息,胡编乱造,误 导认知。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问题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仿冒他人,或编造社会民生等领域虚假信息,欺骗公众。 通过剧情摆拍、拼凑剪辑等方式,编造事件、虚构或夸大情节,引起关注。 歪曲解读关乎公众利益的政策方针、法规文件,宣扬"即将取消""重大变动"等不实信息,制造噱头。 对往年社会新闻、政策发布等旧闻旧事摘头去尾,掩盖时间、地点、结果等关键要素,恶意炒作。 借助网络黑灰产等渠道,以刷榜打榜买榜方式,通过热搜榜单呈现不实信息,操纵榜单。 恶意蹭炒误导公众问题 涉热点舆情或公众人物时,假冒当事人、近亲属等,通过账号名称、简介等方式编造身份,蹭炒热点,混淆视 听。 涉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时,假冒知情人士,编造起因进展、伤亡人数等,无中生有,干扰舆论。 以过小字号、隐蔽位置、进度条遮挡等方式标注,刻意弱化标注标识。 专业领域信息不实问题 不进行专业资质认证 ...
帮主郑重:8000点狂想?小心牛市的"糖衣炮弹"!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58
市场现状分析 - 当前市场情绪高涨,存在"牛市冲8000点""剑指10000点"的乐观预期,但实际牛市需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三重支撑[1] - 成交量虽达万亿级别,但北向资金频繁进出,内资依赖ETF托市,显示为存量博弈而非增量资金入场[3] - AI、机器人板块涨幅显著,但一季度财报超预期公司不足30%,多数企业盈利仍处于恢复阶段[3] - 沪指距前高仅10%,未经历充分调整,历史规律显示A股牛市需先经历深度调整[3] 牛市面临的挑战 - 经济基本面支撑不足:消费复苏力度有限,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3] - 增量资金匮乏:居民存款中90%散户资金被套牢,新基金发行量仅为2015年牛市时期的1/3[3] - 外部风险因素: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波动[3] 投资策略建议 - 应聚焦"三高"公司:高业绩确定性(如工业出海龙头)、高政策壁垒(国产替代核心)、高股息护城河(现金流稳定蓝筹)[3] - 牛市初期需警惕市场波动,急跌后3天内收复失地为健康信号,持续阴跌超一周则需减仓[3] - 注册制背景下需规避高估值微盘股,市盈率上百倍个股退市风险显著上升[4] 行业表现特征 - AI、机器人板块近期表现突出,但盈利支撑较弱[3] - 工业出海、国产替代、高股息蓝筹等领域具备结构性机会[3] - 微盘股炒作现象明显,与注册制改革方向背离[4]
上半年A股赚钱效应回升,三大特点值得关注
吴晓波频道· 2025-07-25 00:53
中国财富蓄水池变化 - 中国两大财富蓄水池为楼市和股市 [2] - 楼市投资效率和变现效率下降 不鼓励多买房 [4] - 股市通过加强监管 退市力度和分红政策改善 可能成为更友善的市场 [4] - 未来社会财富会更多流向股市 [5] 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A股三大特点为"以小为美" 热点轮动和IPO赴港热 [7] 以小为美 - 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股 国证2000指数涨幅超10% 北证50指数大涨39.5% [7] - 沪指和深成指分别上涨2.76%和0.48% 创业板指上涨0.53% [7] - 超七成股票上涨 1700多只涨幅超20% 580只超50% 140多只超100% [8] - 6月A股新开户数165万户 同比增长53% 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 同比增长32.8% [8] - 6月日均成交额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6% [8] 热点轮动 - AI大模型 人形机器人 新消费 创新药 固态电池等热点轮番活跃 [9]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18%居首 银行股涨超13% 国防军工 传媒涨超10% [10][11] - 煤炭行业下跌10% 房地产下跌6.5% 日常消费零售下跌4.6% [11] - 老铺黄金 泡泡玛特 蜜雪集团上半年分别累涨超260% 170%和100% [9] IPO赴港热 - 上半年A股上市新股51家 募资373.6亿元 低于2021-2022年每年超5000亿元水平 [12][13] - 港股上半年44只新股IPO 同比增长43.3% 募资1071亿港元 同比增699% [14] - 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 九成以上来自中国内地 [15] - 去年4月至今14个月内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达86家 [16]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机构普遍乐观 高盛维持A股和港股超配建议 [17] - 科技 内需消费和高股息板块是机构普遍看好的配置方向 [18]
和讯投顾刘昌松:A股逼空上涨重回3600点,海南自贸概念大涨,后市怎么走
和讯网· 2025-07-24 20:2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涨,上证指数重回3600点,上涨家数达4391家,占比81%,呈现普涨行情 [1] - 两市成交量基本持平,未出现明显放量,指数站上3600点但个股赚钱效应与指数关联度不高 [2] 驱动因素 - 近期市场上涨主要由事件驱动,如雅江水电概念和海南自贸概念带动相关板块短期表现 [1][3] - 海南自贸概念板块今日表现强劲,但未提前埋伏的投资者较难把握机会 [1][3] 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需确认3613点技术位,需观察是否出现30分钟及60分钟级别的量价背离现象 [1][2] - 当前市场存在30分钟和60分钟级别顶背离形态,可能引发技术性修复 [3] - 周线和月线级别强规律性板块(如双金叉/死叉结构)可能提供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 [3] 结构性特征 - 事件驱动型行情导致市场分化,部分个股仍处于低位,投资者易出现"赚指数不赚钱"现象 [1] - 指数调整期间个股赚钱效应普遍较差,指数上涨时个股表现也相对平淡 [3]
机构看好A股运行中枢抬升,A500ETF易方达(159361)近两日“吸金”超1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1:59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震荡上行,中证A500指数上涨0.5%,成份股中海南机场、中国中免、中国中建等多股涨停 [1] - A500ETF易方达(159361)近2个交易日合计获超10亿元资金净流入,产品最新规模达166亿元、创近4个月新高 [1] 市场观点 - 银河证券表示近期市场行情展现出积极信号,A股运行中枢有望迈上新台阶 [1] - 短期市场赚钱效应助推投资者积极情绪,叠加股市流动性充裕,市场向下调整空间有限,向上逻辑将进一步明晰 [1] - 中长期A股市场上行趋势不改,在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下,A股市场资金面具备坚实支撑 [1] 指数构成 - 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涵盖93个中证三级行业中的91个,行业分布均衡 [1] - 该指数覆盖较多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新兴产业龙头,实现"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的双轮驱动 [1] 产品信息 - A500ETF易方达(159361)管理费率仅为0.15%/年,可帮助投资者低成本布局核心资产 [1]
我驻法大使馆紧急提醒
券商中国· 2025-07-24 07:3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涉及法国安全局势及领事提醒,不包含公司或行业相关分析。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该内容不符合分析范围要求,无相关行业数据或企业动态可提炼。 建议提供包含以下至少一项要素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2) 行业趋势统计 3) 宏观经济指标 4) 并购交易信息 5) 政策法规影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