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债再平衡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国债期货创近6个月新低 机构再度平衡股债配置
证券时报· 2025-09-11 01:54
国债期货市场表现 - 9月10日国债期货创近6个月新低 30年期主力合约报114.76元跌幅1% 10年期主力合约报107.49元跌幅0.27% 均创3月24日以来新低[1]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时隔5个多月重回1.8%上方[1] - 中证综合债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收益率仅0.45% 显著低于2024年单边牛市水平[2] 通胀数据影响 - 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 PPI同比下降2.9%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1] - 通胀数据走强成为债市调整重要诱因 通常利空债券市场[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采选业价格环比均由负转正 支撑PPI降幅收窄[1] 债市调整驱动因素 - 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推动风险偏好提升 导致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1] - "反内卷"政策引发通胀预期升温 对债券价格形成压制[1] - 机构投资者进行股债再平衡配置 资金偏好从债券转向股票[2] 债券投资策略变化 - 债券被认定为"弱势资产" 建议采用"弱势思维"对待[2] - 纯债基金经理面临较大业绩压力 短久期策略成为主流配置方向[2] - 债市多空因素交织震荡加剧 与2024年单边牛市形成显著对比[2]
美债降息,中债难跟
中泰证券· 2025-09-07 20:53
核心观点 -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主要受降息预期升温、债务担忧和美联储独立性担忧三重因素驱动 [1][12][15] - 海外降息对国内股债市场的流动性利好可能低于预期 因跨境资本流动传导不畅且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独立 [3][26][29] - 债券市场呈现"弱势资产"特征 股债跷跷板效应失效 机构资金正从债券向权益市场再平衡 [4][32][35] - 建议对债市采用"弱势思维"策略 以亏损最小化为目标 寻找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的交易机会 [6][36] 债市一周复盘 - 本周债市先修复后调整 资金面边际宽松 DR001和DR007分别较上周下行1.0BP和7.4BP [9] - 长端利率小幅下行 10Y和30Y国债利率分别收于1.826%和2.1125% 较上周下行1.2BP和2.5BP [5][9] - 期限利差收窄 10Y-1Y利差收于43BP 较上周收窄3.8BP 短端利率上行1.2BP [5][9] - 周四出现"股债双杀" 债券利率反常上行 周五国债期货恐慌下跌 TL合约日内下跌约1% [10][33] 黄金走强驱动因素 - 降息预期自8月下旬快速升温 市场押注年内降息3-4次(75BP-100BP) 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强化预期 [2][15] - 海外发达国家长债集中供给引发财政纪律担忧 德法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011年以来高位 日本长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 [2][15]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官员辞职引发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推动避险资金流入黄金 [1][16] - 排除"去美元化"和央行购金因素 美元指数区间震荡 央行购金数量无显著变化 [14][18] 海外降息对国内市场影响 - 传统"股债双牛"观点可能不成立 因跨境资本流动传导不畅 过去一年A股未明显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外资流入 [3][26] - 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 与海外政策背离已持续近3年 OMO利率低至1.4% 下行空间有限 [3][29] - 当前风偏环境下 流动性利好可能加速股债再配置过程 对债市反而构成利空 [3][31] - 人民币升值与中美利差走扩背离 10Y美债与中债利差扩大但人民币升值 [26][28] 股债市场对比分析 - 权益市场经历快速回调后站稳 上证指数周二至周四累计回调2.83% 周五强势反包 技术面仍处牛市通道 [3][32] - 债市情绪脆弱 "股债跷跷板"失效 周四股债双杀时债券利率反常上行 [4][33] - 股强债弱格局持续 机构资金正从债券向权益再平衡 债市反弹缺乏增量资金支持 [4][35] - 30年期国债期货(TL)下跌0.98元 为8月以来单日第二大跌幅 [4][33] 债市投资策略建议 - 对债市采用"弱势思维" 以亏损最小化为目标 避免趋势性做多 [6][36] - 寻找逢高减仓或短线超跌反弹的交易机会 关注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的回归 [6][36] - 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和品种利差有望修复 因股债再平衡配置逐步正常化 [36] - 下周权益牛市延续和基金费率下调可能进一步冲击债市情绪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