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
icon
搜索文档
突破一百万亿!贵了吗?还能涨吗?
格隆汇APP· 2025-08-18 20:03
市场表现与历史突破 - A股总市值盘中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牛市驱动因素与资金动向 -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显示股票收益风险比刚与债券齐平 权益资产仍有上行空间 [3]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反映居民存款搬家与资金入市趋势 [3] 估值水平分析 - 全A股滚动1000交易日PB分位数低于80% 显示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4] - 主要指数PB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低位:沪深300五年PB分位数59.98% 中证500五年PB分位数94.64% 创业板指五年PB分位数45.34% [5] - 大盘成长板块估值相对较低:三年PE分位数33.24% 五年PE分位数19.97% [5] 市场动能指标 - 自由流通换手率达4%平台 与历史强势行情水平相当 [6] - 换手率峰值仍在攀升 未达长期顶部特征 [6] - 融资余额/自由流通市值处于中位 杠杆资金仍有发力空间 [6] 行业配置策略 - 当万得全A近20日最大回撤超5%且多头排列行业占比超80%时 持有10-30交易日平均涨幅超4% 胜率近90% [8] - 全A价格距60日高点回撤超10%时 持有一个月需多头排列行业占比超30% 持有3-6个月需占比10%-30% [8] - 简化策略:短期回调时关注行业5日线支撑 中长期聚焦赚钱效应集中的强势行业 [9]
何策略周思考:缘新高,指数贵吗?
国信证券· 2025-08-17 21:50
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指数突破3700点后站稳15分钟线MA89上方,近一周4个交易日收涨仅周四收跌,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提升,周三周五涨停个股数量突破100+,周五首板个股达87只,上涨个股家数两度达到4000+ [10][14] - 大盘静态PE突破近10年75%分位数,全A滚动1000交易日PB分位数不足80%,估值分歧度仍有下行空间,当前距离"估值无分歧冲顶"仍有距离 [2][29][30] - 以PB衡量部分策略容量较大指数处于过去三年70%分位数以下、五年中枢水平以下,综合长期PB水平显示指数不算太贵 [31][32]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同比多减7800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同比多增1.39万亿),成交量与两融余额实现"两个两万亿",显示居民存款搬家入市势头明显 [1][17][21] -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接近0但较历史高点仍有空间,主动股基滚动一年夏普率自"924"后快速好转,突破0值后往往伴随权益资产加速上涨 [17][19] - 沪深300 ETF净流入创4月底以来周最高水平,反映资金持续流入权益市场 [21] 行业配置策略 - "Buy the dip"策略在景气上升大周期内回撤15-20%时介入效果最佳,如半导体产业2019-2021年周期中三次买点分别对应前期高点回撤33%/25%/15% [3][43] - 成长股预期PEG=1.5是优质介入点,当一阶段(3年)盈利增速超30%时对二阶段增速不敏感,元件、通信设备、医疗服务等行业PEG仍低于1.5 [47][52][54] - 多头排列行业数量占比达80%时短期胜率近90%,而持有3-6个月维度下占比10%-30%时赔率更优,显示"有主线、能聚焦"结构更佳 [33][37] 当前配置建议 - 高弹性资产可继续持有:券商、港药、算力链;消费内部关注PEG<1.2细分板块(医药商业、白电等) [4] - 反内卷下垄断壁垒型资产(稀土、电力、水务)及红利现金奶牛、港股可作为稳健底仓选择 [4] - PEG<1行业存在补涨机会,包括元件、通信设备、医疗服务等,其中生物制品、物流等兼具高ROE与低波动特征 [52][53]
策略周思考:何缘新高,指数贵吗?
国信证券· 2025-08-17 19:17
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指数突破3700点后站稳15分钟线MA89上方,近一周4个交易日收涨仅1日收跌 [10][18] - 全A滚动1000交易日PB分位数不足80%,估值分歧度仍有下行空间,未达历史顶部特征 [2][29][30] - 静态PE突破近10年75%分位数,但PB处于过去5年中枢水平以下,综合估值未显著高估 [10][31][32]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显示资金入市势头明显 [1][16][21] -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接近0,距历史高点仍有空间,权益资产吸引力持续 [1][5][17] - 两融余额与成交额达"两个两万亿"级别,赚钱效应扩散(涨停个股单日超100只) [1][9][10] 行业配置策略 - **指数层面择时信号**:全A回撤5%+且80%行业多头排列时短期胜率近90%;回撤10%+且10%-30%行业多头排列时3-6个月收益更佳 [33][34][37] - **景气赛道介入点**:产业上升周期中回撤15%-20%为"buy the dip"机会,如半导体2020-2021年三次买点对应回撤33%/25%/15% [3][43][44] - **PEG筛选标准**:三年盈利增速>30%且PEG≤1.5的行业(如元件、通信设备、生物制品)具备配置价值 [47][52][54] 当前推荐方向 - **高弹性资产**:券商、港药、算力链在赚钱效应延续时可持有 [4] - **防御性选择**:消费细分(医药商业、白电等PEG<1.2)、垄断壁垒型资产(稀土/电力/水务)及港股现金奶牛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