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

搜索文档
策略周思考:何缘新高,指数贵吗?
国信证券· 2025-08-17 19:17
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指数突破3700点后站稳15分钟线MA89上方,近一周4个交易日收涨仅1日收跌 [10][18] - 全A滚动1000交易日PB分位数不足80%,估值分歧度仍有下行空间,未达历史顶部特征 [2][29][30] - 静态PE突破近10年75%分位数,但PB处于过去5年中枢水平以下,综合估值未显著高估 [10][31][32]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显示资金入市势头明显 [1][16][21] -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接近0,距历史高点仍有空间,权益资产吸引力持续 [1][5][17] - 两融余额与成交额达"两个两万亿"级别,赚钱效应扩散(涨停个股单日超100只) [1][9][10] 行业配置策略 - **指数层面择时信号**:全A回撤5%+且80%行业多头排列时短期胜率近90%;回撤10%+且10%-30%行业多头排列时3-6个月收益更佳 [33][34][37] - **景气赛道介入点**:产业上升周期中回撤15%-20%为"buy the dip"机会,如半导体2020-2021年三次买点对应回撤33%/25%/15% [3][43][44] - **PEG筛选标准**:三年盈利增速>30%且PEG≤1.5的行业(如元件、通信设备、生物制品)具备配置价值 [47][52][54] 当前推荐方向 - **高弹性资产**:券商、港药、算力链在赚钱效应延续时可持有 [4] - **防御性选择**:消费细分(医药商业、白电等PEG<1.2)、垄断壁垒型资产(稀土/电力/水务)及港股现金奶牛 [4][52]
小家电行业跟踪报告:国补刺激加码,Q2拐点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5-23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国补政策延续且品类扩围,小家电有望加速回暖,国补刺激厨房小家电行业销额增速,价盘贡献大于量盘,各小家电公司收入增速拐点显现,利润端低基数效应明显,叠加抖音渠道降费,后续有望释放利润弹性,板块估值水平较低,Q2有望迎来景气拐点[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补政策延续,覆盖厨小力度提升 - 2025国补政策延续,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产品纳入中央规定补贴范围,部分地区在此基础上拓展至更多小家电品类,京东覆盖补贴小家电品类及地区最广泛[8][11][13] - 补贴政策刺激下,叠加厨房小家电更新换代,需求端释放带动量增,国补拉动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厨小向高端化、节能化发展,带动价增[11] 政策驱动均价提升,厨小行业景气上行 - 国补显著刺激厨房小家电行业销额增速,价盘贡献大于量盘,24Q4国补扩大至小家电品类后,厨小销额增速12%,25Q1延续增长趋势,25Q1厨小行业销额、销量、均价同比分别+6%、-6%、+14%,均价同比明显上行[8][15] - 25年4月,厨小行业销额、均价增速分别为8%、15%,环比25Q1分别+2pct、+1pct,国补脉冲效应仍在边际加速,预计进入Q2大促后,边际增长效应将更加明显[18] - 主要厨小品类24Q4后销额增速幅度加大,各小家电公司收入增速拐点显现,25Q1小熊、新宝系、北鼎线上增速分别为21%、6%、83%,环比24Q4继续加速,25Q2进入线上大促季后,预计增速将持续边际改善[22] - 利润端九阳、新宝、小熊、北鼎24Q2低基数效应明显,预计25Q2国补叠加618大促将释放盈利弹性[23] - 抖音渠道降费后续预计拓展至小家电品类,多维度九大举措降低商家平台成本,预计后续将刺激小家电公司利润弹性,25Q1苏泊尔、北鼎和新宝系抖音渠道占比超15%[30] - 九阳和小熊内销占比超80%,北鼎和新宝系品牌定价中高端,预计国内收入占比高、品牌定位更偏中高端的公司,将更加受益Q2低基数下的利润增长[37] 板块估值水平较低,Q2有望迎来景气拐点 - 从估值分位数来看,2019年以来新宝、苏泊尔和小熊估值分位数低于50%,静态估值水平新宝、小熊和苏泊尔较低,从2025年PEG来看九阳、小熊和新宝较低[39] - 新宝、苏泊尔和小熊处于历史估值低位,2019年至今苏泊尔、九阳、小熊、新宝、北鼎静态估值分位数分别为27%、99%、46%、6%、68%[42] - 新宝和小熊静态估值水平及PEG均较低,截至2025年5月16日,新宝、小熊和苏泊尔2025年静态估值分别为11.4、25.9、19.9倍,2025年PEG九阳、小熊、新宝分别为1.4、1.5、0.9[42]
Verizon:在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前,公司并不太看好业绩
美股研究社· 2025-04-09 18: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初至今股价实现超过6%的正收益 而大盘股基准下跌14% [1] - 连续10个季度每股收益达到或超过预期 平均每季度超出预期1 4% [2] - 过去10个季度营收仅50%时间超预期 平均每季度低于预期0 2% [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 6% 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不到1% [4] 行业竞争与用户增长 - 2025年行业净后付费用户增量预计800-850万 较过去三年年均900万下降8% [4] - AT&T和T-Mobile开展激进促销活动 加剧市场竞争压力 [4] - 2024年共实施4次涨价 2025年1月再次涨价 可能导致客户流失率上升3-5个基点 [4] - 第四季度后付费净增用户56 8万 但第一季度用户增长可能疲软 [4] 财务指标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关键预期指标:营收333亿美元 每股收益1 15美元 [4] - 2024年自由现金流接近200亿美元 含14亿美元一次性影响 [7]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或下降9%至180亿美元 [7] - 总债务1440亿美元 其中82%无担保 债务/EBITDA为2 3倍 [7] - 预计2025年股息支出115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可覆盖1 6倍 剩余65亿美元用于偿债 [8] 产品与战略 - 推出福利丰富的myPlan及加强客户个性化服务 可能改善用户增长 [6] - 价格上涨推动消费者ARPA增长率第四季度达4 2% 需关注能否保持超4% [6] - 定价举措预计带来10亿美元增量收入 2025年无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 8% [6] - 设备平均使用寿命超40个月 预计全年升级量实现中等个位数增长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股息收益率超6% 但仅略低于行业平均6 2% [9] - 股价呈现上升楔形形态 预示反转风险 [9] - 远期市盈率较五年均值8 4倍溢价个位数百分比 [12] - 预期每股收益增长不到2% PEG超过5倍 [14]
投资,要寻找定价预期差
雪球· 2025-03-16 10:36
核心观点 - 寻找确定的预期差机会核心在于识别市场对资产价格的误判,涉及盈利预测、行业景气度、政策影响等因素 [2] - 投资决策需结合行业与公司估值、净利润断层识别及周期波动分析 [2] - 宏观周期(如库存周期)与微观基本面(如财报超预期)相结合形成闭环选股策略 [10] 周期角度判断买入点 - 康波周期(50-60年)涉及技术革命,朱格拉周期(10年)与设备投资相关,库存周期(3-4年)主导投资择时 [3] - 库存周期中下降阶段持续4-8个季度,上升阶段8-12个季度,股价振幅可达200%-500% [3] - 2024年下半年进入降息周期后,中美库存周期触底,经济复苏将带动行业进入成长期 [4] - 2024年9月M1-M2同比跌破10%后触底回升,预示2025年5月后进入补库存周期 [5] 周期转折与股价关系 - 价格领先库存1-3个季度,企业利润领先库存2-4个季度,基本面周期顺序为价格底-利润底-库存底 [6] - 消费电子行业2021年Q1营收增速见顶后下滑,2022年Q2进入去库存周期,2024年Q2因AI技术和政策刺激进入补库存阶段 [6] - 股价与行业周期高度匹配,如蓝思科技2024年4月利润底确认后股价启动 [6] 估值与预期差寻找时机 - 财报期筛选业绩超预期公司,排除市值<100亿企业后形成200-300家初步股票池 [7] - 通过PE/PB/PEG等指标判断低估,成长股PEG<1可能被低估,需排除业绩下滑或资产虚高情况 [7] - 重点关注两类公司:被低估的成长股(科技股)和被悲观定价的周期股(产能出清后困境反转) [8][9] - 最终筛选4-5只低估值、高确定性、高赔率公司分仓买入,以应对市场纠偏时间差异 [9][10] 选股策略闭环 - 自下而上选股关注短期机会(业绩超预期、大客户订单等),自上而下选股结合宏大叙事(如AI、新能源等长期主题) [10] - 两者结合可识别纯炒作与业绩落地的公司,形成持续投资机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