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婴儿床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妈妈们,买出一个IPO
36氪· 2025-08-19 12:12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于2025年8月15日更新招股书并再次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于2024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七周前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1] - 公司2022年营收5.07亿元,2023年飙升至8.52亿元,2024年突破12.49亿元,三年暴涨近150%,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7.26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73.3%,毛利率稳居50%高位[1] - 公司估值从初始3亿元一路飙升至20亿元,获得天图投资、高榕创投、经纬创投等明星机构投资[1]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品牌主打高颜值与功能性产品,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核心品类包括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1] - 产品定价体现高端定位:可折叠婴儿床售价3280元,新生儿护脊推车定价2480元,安全座椅价格超3780元,宝宝餐椅售价3180元[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8.84亿元中,出行场景产品(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及腰凳)贡献47%,为第一大业务板块,婴幼儿护理用品(纸尿裤、湿巾等)为第二大业务[7] - 出行产品毛利率为49.4%,护理用品毛利率为41.5%,睡眠及饲养场景产品毛利率超60%但营收占比仅22.4%[9] 营销策略与渠道 - 采用全渠道营销策略,口碑传播及达人合作为关键,合作平台达人数量超1.6万,其中粉丝超百万KOL超20位,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社交媒体原创内容超83万条[5] - 销售及分销开支2022年1.89亿元、2023年2.86亿元、2024年2.71亿元,占相应期间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7.2%、33.5%、30.6%[6] - 线上销售占主导地位达72%,线下渠道贡献仅28%,2023年才在宁波开设首家线下体验店,而竞争对手Babycare已在新一线城市开设超100家直营店[16] 研发与竞争环境 - 三年累计22亿元营收背后,研发总支出仅为5500万元[8] - 在天猫平台四轮推车热销品牌榜单中位列三甲,推车产品定价区间从基础款1800元至旗舰级13000元[7] - 竞争对手CYBEX品牌2024年营收44.7亿港币,Evenflo收入23.9亿港币,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五六千元区间,高端产品可突破20000元[15]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2024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攀升至4.4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8%[12] - 2025年国家级育儿补贴政策落地,每名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每年可领3600元补贴,预计每年撬动母婴市场700亿增量[2] - 中国新出生人口从2016年1867万锐减至2024年954万,但预计2025年至2029年间年新生儿数量将稳定在800万左右[12] - 95后及00后父母成为消费主体,拥有更高受教育水平和支出意愿,推崇"精细化喂养"理念[12][13] 国际化与未来发展 - 2024年第四季度开启国际化布局,组建海外运营团队和搭建海外销售平台,2025年在香港开设首家线下门店[15] - IPO拟发行1618.86万股,募资投向产能扩张、海外市场拓展及研发新品,美国与印尼子公司已率先落地[2] - 公司需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扩充品类实现差异化竞争,但第二大业务纸尿裤市场已陷入高度同质化竞争[16]
BeBeBus不同集团招股书解读:营收净利大幅增长,风险挑战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8-16 08:32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专注设计并销售中高端育兒产品 2019年创立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品牌BeBeBus [1] - 通过先进入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等高门槛产品市场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再拓展产品类别实现收入多元化 [1] - 产品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包括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腰凳、婴儿床等品类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072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8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7.258亿元 [1][2] - 经调整纯利从2022年980万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1.10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7800万元 [2]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47.7%、50.2%、50.4% 2025年上半年为49.4% [2][3] - 净利率呈稳步上升趋势 [3] 业务构成与运营数据 - 婴儿护理产品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从2022年8.2%增长至2024年31.1% 2025年上半年达42.3% [4] - SKU数量从2022年142个增至2024年254个 [4] - 第三方门店数量从2022年742家扩张至2024年2221家 [4] - 客户数量从2022年356,756人增长至2024年953,250人 [8] - 整体复购率从2022年20.1%提升至2024年40.9% [8]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GMV计 公司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兒產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7] 供应链与生产模式 - 部分产品采用外包生产方式 [9] 公司治理 - 招股书未详细披露实控人、大股东及主要股东情况 [10] - 未详细披露核心管理层履历、经验、薪酬及激励机制 [11]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备案通过,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40
上市备案与发行计划 -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披露不同集团已通过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1618 86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备案文号为国色@[2025]1082号 发文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 [2] 公司业务与品牌发展 - 公司定位为家庭生活产品科技公司 通过材料工艺技术创新为多场景创造差异化产品 2019年创立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 [3] - BeBeBus产品线从婴儿推车 安全座椅等四大核心品类扩展至亲子出行 睡眠 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3] - 按2023年GMV统计 BeBeBus是中国最畅销的耐用型高端育儿产品品牌 与好孩子 Babycare同属行业第一梯队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从5 07亿元增至8 84亿元 净利润从亏损2122 9万元转为盈利4642 1万元 [5] - 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成本占比50 2% 经营溢利率达12 4%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3 2%降至2024年1 8%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37 2%优化至30 6% [6] 行业前景 - 中国高端育儿产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254亿元增至2023年310亿元 预计2028年达458亿元 [6] 资本运作 - 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 天图投资为最大机构股东 高榕 经纬等持续加持 [7] - 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产能提升 海外市场拓展 品牌营销 销售网络扩建 新品研发及营运资金 [7]
2025年婴儿床品牌推荐:安全焦虑和价格内卷下的品牌突围之道
头豹研究院· 2025-05-20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婴儿床行业受消费升级和安全意识提升驱动持续增长,产品趋向多样化和高端化,中国是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未来将在智能化、环保、品牌化等方向发展,2025E - 2029E市场规模预计稳步增长,行业竞争激烈且格局多元,各企业需提升综合实力,同时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扩张、产品智能化创新、全渠道融合等发展趋势 [5][8][1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婴儿床行业受消费升级和安全意识提升驱动增长,产品设计、功能和材质趋向多样化和高端化,环保和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产品成主流,中国是主要生产和出口国,跨境电商推动品牌全球化发展 [5] - 婴儿床是为尚未能自行坐起或通过手和膝盖拉起或推起自己的婴儿提供睡眠区域的家具 [6] - 中国婴儿床市场发展经历萌芽期(1990 - 1999年)、启动发展期(2000 - 2010年)、高速发展期(2011 - 2018年)、成熟期(2019年至今),目前增速放缓但规模仍增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等要求提高 [7] 市场现状 - 受人口政策影响,新生儿数量下降致婴儿床刚需市场需求量萎缩,中国婴儿床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下降,2024年出生人口增加,2025E - 2029E预计从55.8亿元增长至67.8亿元 [8] - 婴儿床供给商分品牌公司和制造厂商,中游多数制造商采用“ODM”和“OEM”模式,企业成本由原材料、制造、营销、经营费用构成,制造成本约占40%,材料成本约占25%,营销成本约占25%,经营费用约占10%,客单价300 - 5000元,中游毛利率40% - 50%左右 [9] - 婴儿床主要用户为0 - 3岁婴幼儿家庭,家长重视品质和安全性,对美观和舒适度要求也提高 [10]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产品线与差异化、品牌形象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 [11] - 中国婴儿床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头部企业靠品牌和渠道优势领先,腰部企业凭差异化策略维持份额,中小企业占较大份额,新兴企业有机会通过创新和精准定位争夺份额 [17] - 推荐十大品牌,分别是好孩子、酷豆丁、Babycare、KUB可优比、BeBeBus、Abcmokoo、英式、明门、乐美达、巴布豆,各品牌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 [18][19][21] 发展趋势 - 中国婴儿床市场处于成熟期,行业政策、消费升级与渠道拓展推动市场扩容,虽新生儿数量短期承压,但存量市场需求稳定,90后、Z世代父母推动市场向高品质升级 [30] - 技术迭代加速婴儿床智能化进程,健康管理功能成差异化竞争焦点,消费者对材料安全性与环保性要求提升,政策倒逼企业淘汰劣质产品 [31][32] - 线上渠道成增长主引擎,线下渠道向体验化转型,下沉市场需求潜力释放,中国婴儿床出口额增长,头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供应链端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和试点C2M模式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 [33]
关税大降,五点解读
华西证券· 2025-05-12 22:55
关税调整情况 - 5月14日,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叠加约40 - 42%),超市场预期(45 - 54%)[1] - 此次谈判后,中美取消4月8日后额外加征,美国保留对等关税10%、芬太尼借口加征20%及301调查等关税,加权税率约40%[3] 关税历史回顾 -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301调查加征关税分4个清单,清单1、2合计约500亿美元征25%,清单3约2000亿美元征25%,清单4A约3000亿美元部分征7.5%,清单4B免税[2] -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2、3月初以芬太尼借口两次加征10%,4月3日加征34%对等关税,4月中旬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达145%,中国反制后对美国商品关税为125%[2] 关税谈判背景 - 美国对中国商品依赖大,难寻替代品,4月11日豁免部分电子产品(约占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22%),5月7日考虑免征儿童出行必需品关税[3] - 4月14 - 5月4日,美国自中国日均进口12.4亿美元,较前三周11.4亿美元上升8.9%[4] 中美贸易影响 - 税率降至30%,中美贸易有望恢复,但仍高于去年12%,对美出口或同比下降[4] - 高新技术产品当前税率55%,预计出口降幅不大;清单4A、4B税率升至37.5%、30%,出口降幅或30%,拖累整体出口约2.7%[4][5] 后续关税推演 - 借芬太尼加征的20%关税可能取消,但需警惕特朗普反复及行业借232调查加征关税[6] 资本市场影响 - 股市短期行情或走强,出口链行情修复,中小盘博弈加剧,中期关注科技主线[7] - 国际金价回调超3%,后续或震荡,债市短期利空出清,5 - 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8]
中方终于松口了,美国准备示好中方? 特朗普自己闯的祸,还得自己来承担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35
中美经贸会谈背景 - 美方近期主动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问题与中方接触 会谈应美方请求举行 [1] - 中方强调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一贯立场 将维护自身权益和WTO规则 [1] - 中方将会谈定义为"接触"而非"谈判" 显示战略姿态差异 [1][7] 美国经济现状 - 美国实体经济高度依赖中国进口 高关税首先伤害美国消费者和中小企业 [3] - 美国玩具协会调查显示近半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80%玩具依赖中国供应链 [5]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部分婴儿产品免征145%关税 反映政策压力 [5] 中美经济对比 - 中国制造业基础强大 新兴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科技)快速成长 [3] - 美国面临内部撕裂/财政赤字/通胀等问题 经济压力迫使寻求对话 [3] - 中国掌握战略主动权 美方需拿出诚意进行平等对话 [7] 行业影响 - 美国玩具行业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国产玩具产业链无法替代中国供给 [5] - 婴儿用品行业受高关税冲击显著 可能获得部分豁免 [5] - 美国中小企业承受主要关税成本 消费者面临涨价压力 [3][5]
美联储继续抛售美债,关税压力撑不住了,特朗普再次松口!
搜狐财经· 2025-05-09 15:01
美股及美债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和美元指数同步上涨 但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1] - 美联储决定继续减持美国国债 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婴幼儿用品免除最高达145%的关税 涉及汽车座椅 婴儿手推车 婴儿床等品类[1] - 美国准父母高度关注婴儿车等用品价格变动 担忧涨价和断货问题[3] - 新手父母第一年新生儿照顾成本约2万美元 其中婴儿安全装备费用近1000美元 关税可能进一步增加民众负担[3] 中美关税对跨境行业影响 - 中国外贸企业受关税冲击显著 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首当其冲[5] - 部分跨境物流公司尝试拓展澳洲 东南亚市场以分担关税压力 但商家合作达成率低[5] - 传统拓客方式(陌拜 展会)效果有限 行业普遍尝试媒体平台和AI大数据拓客(如探迹 爱企查 企查查系统)[5]
“到底谁在为特朗普关税买单?”美财长贝森特在国会遭“灵魂拷问”
第一财经· 2025-05-08 15: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汽车座椅、婴儿床、婴儿车等儿童保育用品实行关税豁免 [2] - 特朗普回应称会考虑豁免但不愿设置过多豁免条款以免造成政策混淆 [2] - 青少年产品制造商协会(JPMA)指出美国70%以上婴儿产品来自中国 关税将直接增加美国家庭负担 [2] - JPMA预测若不调整关税政策 婴儿用品价格将普遍上涨30% [3] 行业价格变动 - 标普全球分析显示婴儿家具面临129%关税 玩具关税113% 婴儿服装关税41% [3] - Nuna已将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3]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涨幅达33% [3] 国际经济治理 - 美国计划强化在IMF领导地位 推动提高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透明度 [1] - 美国主张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应更符合本国利益而非援助财政实力雄厚的国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