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

搜索文档
烟台大学自然指数全球排名跃升138位
齐鲁晚报网· 2025-08-16 17:16
科研排名表现 - 烟台大学在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统计周期内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42位和全球高校第436位 较上一年度分别提升25位和138位 [1] - 学校位居山东省省属高校第6位 [1] - 对比2021年5月排名 全球排名从第817位攀升至第436位 呈现持续跃升态势 [3] 科研成果产出 - 本期自然指数论文总数量达130篇 总分值为37.41 [3] - 总分值较上一年度增长近82% 显示科研增长态势强劲 [3] 战略发展定位 - 排名提升源于深入实施学科立校和人才强校战略 [3] - 学校持续聚焦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任务 优化学科布局 [3] - 致力于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3]
成为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的中国无需再谦逊
新浪财经· 2025-07-12 19:23
科技实力排名 - 中国在"自然指数"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研究机构前十名中占据八席 [1] - 自2014年自然指数发布以来,美国长期保持第一,中国从2024年开始首次超越并持续领先 [1] - 中国专利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与自然指数排名高度吻合 [1] 科技领域优势 - 中国在5G/6G、量子科技、高铁、航天、AI、无人驾驶、新能源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应用科技发展优先于基础研究,更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 [2] - 自然指数被视为衡量科技实力的综合指标,专利、应用与产业变革是主要衡量标准 [2] 研发投入与效率 - 2023年中国科技研发投入为468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7 1% [3] - 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增至4960亿美元,达到美国2023年投入额的81 7% [3] - 中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平均是美国的4倍,航天发射等领域达到10倍 [3] 经济与汇率影响 - 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约为19 3万亿美元,实际汇率计算则超过38 5万亿美元 [3] - 美元被高估约一倍,实际汇率应为3 5:1而非市场汇率7:1 [3] - 按实际汇率计算,中国2024年科技研发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64 7% [3] 企业创新环境 - 中国企业享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地价优惠等政策支持 [4] -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获取巨额利润,成为自主创新的动力 [4] 体制优势 - 中国体制有利于科技快速进步,包括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长期战略 [4] - 国企民企协作、军民协作、产学研协作形成新型举国体制 [4] 制造业与问题牵引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全产业链覆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大量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 [5] 全球竞争态势 - 中国科技实力超越被视为必然结果,需在美西方面前展现强硬姿态 [6] - 中国具备"反卡脖子"能力,可遏制美西方的冒险行为 [7]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的大学是世界最好的吗?《经济学人》给出肯定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42
科研实力排名变化 - 2016年自然指数首次发布时,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一,但前十名中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机构 [1] - 2020年清华大学进入前十,2022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被两所中国大学取代 [1] - 2024年前十名中仅剩三所西方国家机构(哈佛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其余八所来自中国 [1] - 2025年哈佛大学排名第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排名第九 [1] 中国科研投入与产出 - 中国过去十年实际研发支出年均增长约9% [4] - 2023年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研发支出(按购买力平价调整)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 [4] - 中国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已超越美国和欧洲,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被视为世界领先者 [4] - 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突出,浙江大学在2025年自然指数中排名第四 [4] 机构科研表现 - 浙江大学因孕育尖端AI公司DeepSeek创始人而凸显科研转化能力 [4] - 自然指数虽存在评估局限性(如忽略非主流期刊研究),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已跻身世界顶尖科研机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