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等
搜索文档
每日解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成交额跌破2万亿,煤炭与银行板块领涨-10月16日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2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1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沪指微涨0.10%至3916.23点,深证成指下跌0.25%至13086.41点,创业板指上涨0.38%至3037.44点 [1] - 两市成交额1930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417亿元,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全市场个股跌多涨少,近4200只个股下跌 [2] 核心宽基指数表现 - 红利低波指数领涨A股核心宽基,单日上涨0.5%,近5日累计上涨4.2% [2] - 创业板指年内表现强劲,累计上涨41.8%,近30日涨幅达9.4% [2] - 中证2000指数领跌,单日下跌1.2%,科创50指数近5日跌幅达8.0% [2] - 恒生指数微跌0.1%,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1.2%,近5日累计下跌7.2% [2] 行业板块表现 - 煤炭行业表现突出,单日上涨2.3%,近5日及30日分别上涨6.3%和12.4% [4] - 银行板块单日上涨1.4%,近5日累计上涨5.7% [4] - 食品饮料行业单日上涨1.0%,近5日上涨2.6% [4] - 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板块跌幅居前,钢铁板块单日下跌2.1% [3][4] - 电力设备行业年内涨幅达39.6%,近30日大幅上涨17.5% [4] - 电子行业年内上涨44.8%,但近5日回调7.7% [4] 概念主题表现 - 海南自贸区概念板块领涨,单日上涨2.6%,近5日及30日分别上涨6.4%和10.6% [5] - 培育钻石概念表现强劲,单日上涨0.9%,年内累计涨幅达74.5% [5] - 特钢概念、光刻机、光热发电板块跌幅居前,特钢概念单日下跌2.7% [5] - 光刻机概念板块近5日下跌4.9%,但年内仍上涨61.0% [5] 热点行业分析-煤炭 - 方正证券指出解决煤炭行业"内卷式"竞争成为重中之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6] - 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已开启,供给侧收紧有望推动煤价进一步提升 [6] - 政策为煤炭企业确立盈利底,高分红比例标的业绩有下限保证,股息率有保障 [6] - 建议关注资源禀赋优秀、经营业绩稳定且分红比例预期较高的标的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总理强调强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系统推进标准制定修订 [6] - 证监会表示将适时丰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6] - 商务部回应荷兰干预闻泰科技子公司运营事件,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7]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7]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震荡收跌
东莞证券· 2025-05-19 07:31
核心观点 - 周五指数震荡收跌,市场交投情绪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万亿上方,市场自4月初回调后当前已有所修复,投资者情绪逐步回至相对稳定区间,估值亦回到相对舒适区间,中美贸易争端缓和叠加新一批增量政策,从政策面和基本面双重提振市场信心,为中长期资金布局创造有利条件,短期市场可能维持震荡整理格局,中长期中国资产价值重估逻辑坚实,建议关注有色金属、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汽车、银行和通信等板块 [4][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367.46,涨跌幅-0.40%,涨跌-13.36;深证成指收盘点位10179.60,涨跌幅-0.07%,涨跌-6.85;沪深300收盘点位3889.09,涨跌幅-0.46%,涨跌-18.11;创业板收盘点位2039.45,涨跌幅-0.19%,涨跌-3.80;科创50收盘点位995.24,涨跌幅-0.57%,涨跌-5.73;北证50收盘点位1422.43,涨跌幅0.49%,涨跌6.96 [2] 板块排名 申万行业表现 - 涨幅前五的行业为汽车(1.91%)、机械设备(0.83%)、综合(0.77%)、医药生物(0.67%)、商贸零售(0.64%) [3] - 跌幅前五的行业为美容护理(-1.31%)、非银金融(-1.21%)、食品饮料(-1.06%)、银行(-0.94%)、石油石化(-0.84%) [3] 概念板块表现 - 涨幅前五的概念板块为PEEK材料(3.40%)、可控核聚变(2.76%)、草甘膦(2.72%)、华为汽车(2.18%)、一体化压铸(2.15%) [3] - 跌幅前五的概念板块为赛马概念(-1.41%)、自由贸易港(-1.12%)、养鸡(-1.06%)、航运概念(-1.00%)、期货概念(-0.83%) [3] 后市展望 - 周五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随后震荡分化,午后弱势震荡,创指、深成指盘中转跌,最终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个股板块涨跌互现 [4] - 消息方面,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商务部召开全国离境退税工作推进会,指出发展离境退税是提振消费等的重要举措,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推进相关工作,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