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测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星图测控20250919
2025-09-22 09: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商业航天产业,特别是航天测控管理与数字仿真领域[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星图测控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投资逻辑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核心技术团队来自国家航空航天测控单位,具备承担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的能力[3] * 公司在航天动力学、太空信息分析和卫星健康管理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成功研发洞察者系列产品,逐步实现对国际主流航天分析软件STK的国产替代[2][3] * 公司长期特种领域项目经验可便捷向民商领域转化,截至2024年下半年已实现民商领域大型复杂项目收入,客户包括欧比特、时空道宇科技等,订单储备充足[2][3]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机遇 * 全球商业航天企业加速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例如SpaceX的Starlink计划建设4.2万颗卫星,亚马逊的Kuiper计划部署3,236颗卫星[2][5]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400家,卫星互联网建设稳步开展,为航天产业带来多元应用机会[2][4][5] * 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包括低轨资源争夺激烈、特种领域支出适度增长,以及北斗导航、载人航空等新兴技术对数字仿真需求迫切[2][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覆盖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航天测控管理和数字仿真,应用领域包括特种领域、商业航空和民用航空[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近1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26万元,同比增长24%[3][12] * 收入主要来源于技术开发与服务(7,700余万元,占比约7成),软件销售毛利率高达88%[3][12] * 上半年特种领域营收6,803万元,占比约7成;民商领域营收3,115万元,占比约3成[12] 其他重要内容 核心技术定义与重要性 * 航天测控管理是航空器与地面通信的重要链路,是提升太空资产使用效能、降低成本及保障安全的关键[2][6] * 数字仿真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航空任务进行模拟实验和分析,为任务规划及运行方案提供验证平台[2][6] 客户情况与竞争对手 * 公司客户涵盖民用、商用及特种领域,2023年成为中国星网供应商,并与吉林一号、东方慧眼等国内商用卫星企业合作[11]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国分析图形有限公司(AGI)、瑞典空间公司(SSC)和挪威康斯伯格卫星服务有限公司(KSAT)[1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包括扩大地面站网规模,加强太空感知星座建设[3][13] * 推进太空云产品体系下智算平台建设,融合AI、大模型等技术,打造全场景智能化太空管理产品体系[3][13]
航天测控小巨人「星图测控」成功上市,北交所迎来首个商业航天标的
梧桐树下V· 2025-01-02 20:05
商业航天行业概况 -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4450亿美元(2023年),占全球航天市场78%,同比增长5% [2] - SpaceX已发射7400颗星链卫星,中国千帆星座计划在轨卫星达54颗(2023年)[1] - 全球在轨航天器数量达9850个(2023年底),90+国家/地区拥有卫星发射计划[2][3] - 低轨资源遵循"先到先得"原则,轨道拥堵导致碰撞风险上升(如2021年星链卫星险撞中国空间站)[3] 航天测控技术重要性 - 航天测控是航天器天地通信的"生命线",涉及轨道控制、姿态调整等关键操作[5] - 在轨管理系统需求凸显,需应对复杂太空环境与安全形势[4][7] - 技术创新方向包括轨道动力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巨型星座管理成为难点[12] 星图测控公司核心优势 - 国内首家A股商业航天测控管理上市公司,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空天院[1][12] - 自主研发"洞察者"系列平台,含基础平台(空间信息分析系统)与6大应用平台(天路/天控/天感等)[9][10] - 拥有32项发明专利+189项软件著作权,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12%(2021-2024H1)[12] - 核心技术团队来自国家航天测控单位,参与过重大航天工程[12]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CAGR达48.23%,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3亿元(+34.34%),净利润5020.74万元(+82.10%)[12][13] - 募资19.05亿元投向三大项目:测控站网建设(预计年增净利1454万元)、AI软件平台升级、研发中心建设[16][18]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动态 - 2024年"商业航天"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千帆/国网星座计划部署超2.7万颗卫星[14]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025年将实现"月月有发射",发射资源持续扩容[14] - 航天测控技术可提升商业航天器效率30%+,成为产业扩张的"倍增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