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产业链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富创精密收购国际品牌Compart项目交割仪式在深圳举行,开启芯片产业链整合新篇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0:42
收购交易概述 - 富创精密联合投资人完成对浙江镨芯电子科技64.42%股权收购,间接持有国际品牌Compart相关资产 [1][4] - 交易总对价5亿美元,富创精密出资6亿元,联合投资人注资21.7亿元,并获得10亿元银行专项并购贷款 [4][7] - 从筹划到交割仅用三个月,创下行业高效协同标杆 [6] 战略意义 - 收购Compart是富创精密在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域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平台化布局并解决高端设备"卡脖子"问题 [3][5] - Compart是全球半导体气体输送系统头部供应商,拥有高纯度气体输送系统、真空阀门等领先技术专利和全球客户网络 [4][8] - 交易将提升国产芯片设备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占据更有利地位 [3][10] 标的公司价值 - Compart 2024年营收8.78亿元,净利润1.62亿元,净利率18.4%,盈利能力优秀 [8] - 交易估值38亿元,对应PE 23.5倍、PS 4.32倍、PB 1.15倍,显著低于行业可比公司 [8] - Compart产品规模化供货全球龙头半导体厂商,平均客户合作年限超10年 [8] 协同效应 - 富创精密将打通气体传输领域核心技术难点,Compart可借助其资源加速导入国内市场并实现从OEM向产品型升级 [6] - 双方技术融合将开发更多自主知识产权高端零部件,并借助Compart客户网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11] - 公司设立五年业绩目标体系,通过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团队自主性 [10] 后续规划 - 富创精密并购逻辑以产业价值为核心导向,拒绝盲目扩张,未来将持续关注能弥补产品空白且符合中国半导体发展需求的标的 [11] - 将通过联合培训、客户协同等方式实现与Compart团队的技术标准与市场需求深度对接 [11]
海光信息拟换股并购中科曙光:意在给产业投资缺口“补血”?“合体”后还与其他国产卡厂商合作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00:53
并购重组事件概述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两家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海光信息市值3164 12亿元 中科曙光市值905 72亿元 合并后将成为国产芯片产业链巨头 [1] -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表示 重组有利于双方协同发展 降本增效 巩固和扩大国产算力产业积淀 [3] 合并的战略意义 - 海光信息是国产x86架构芯片设计头部企业 中科曙光是老牌整机制造商 合并属于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结合 可提供从芯片到整机的整套解决方案 [1][4] - 合并后业务互补性显著 海光信息的CPU DCU芯片设计能力与中科曙光的高端计算 存储 云计算积累形成协同 [3][4] - x86架构生态优势明显 基于海光芯片的服务器可兼容大部分x86上层应用 迁移风险和成本较低 [4]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国内算力芯片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华为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 海光以CPU起家 兼顾算力需求 寒武纪侧重AI及云端芯片 [3] - 合并后企业不会仅提供海光芯片解决方案 中科曙光原有芯片方案将继续开发 可能共享供应链资源 [5] - 国内市场需求足够大 各芯片厂商均有发展空间 很少出现直接竞争同一项目的情况 [5] 国产芯片产业趋势 - 小米3nm芯片突破显示国产芯片技术瓶颈已从"卡脖子"转向资源调度能力考验 本次合并旨在补足资本投资缺口 [2][7] - 半导体产业并购潮将持续 预计2030年前完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 上市公司数量趋于稳定 [6] - 当前阶段更应关注产品迭代和市场份额 而非过早讨论生态建设 生态壁垒需市场份额超50%才可能形成 [7] 技术发展路径 - 国产芯片企业现阶段多采用兼容现有系统生态的策略 符合技术发展规律 未来逐步实现替换 [7] - AI浪潮下存算芯片市场集中度提升 合并有助于增强企业在算力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 - 产业链整合需注重人力资源配置和商业投资持续性 而非单纯专利竞争或营销套路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