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政策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安进连涨三日稳定攀升政策压力下展现强劲上涨势头
新浪财经· 2025-10-01 07:44
从近期的新闻中可以看出,制药行业面临的政策压力似乎有所缓解。这为包括安进在内的多家药企提供 了更为稳定的经营环境,使其得以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当然,此类政策的变动也使得投 资者在医药板块的投资须更加谨慎,关注政策走向及其对公司营收的潜在影响。 近期,有关安进的讨论频繁出现,与特朗普政府对药价政策的施压有着密切的关联。特朗普此前曾向大 型药企施加压力,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显著降低美国境内的药品价格。此举影响了整个医药行业,迫使公 司在定价上考虑更多因素。虽然此次政策的焦点是辉瑞,但整个医药行业,包括安进在内,均受到了市 场波动的牵动。 据悉,安进在此期间的股价波动,也与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有关。然而,在诸如辉 瑞、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大型制药公司受惠于政策缓解后,安进的涨势也得以延续。投资者普遍预 期,随着政策落地及行业内部调整,安进的市场表现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在刚刚过去的9月30日,安进公司(Amgen)在股市上表现活跃,股价攀升3.00%,连续三天呈现上涨 趋势,累计涨幅达4.06%。这一表现无疑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医疗领域政策变 ...
美股异动丨诺和诺德盘前跌3% 大摩大砍其目标价并下调评级至“卖出”
格隆汇· 2025-09-29 17:14
| NVO 诺和诺德 | | | | --- | --- | --- | | 55.6104-0.430 -0.77% | | 收盘价 09/26 15:59 美东 | | 53.940 + -1.670 -3.00% | | 盘前价 09/29 05:07 美东 | | 三 7 24 华 S 9 日 ♥ 白 一 白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56.020 | 开盘价 55.600 | 成交量 1773.98万 | | 最低价 54.560 | 昨收价 56.040 | 成交额 9.82亿 | | 平均价 55.348 | 市密率 M 14,22 | 总市值 2469.45亿(…) | | 振 幅 2.61% | 市盈率(静) 15.67 | 总股本 44.41亿 | | 换手率 0.56% | 市净率 9.371 | 流通值 1773.89亿 | | 52周最高 117.250 | 委 比 -66.67% | 流通股 31.9亿 | | 52周最低 44.548 | 量 比1.33 | 色 主 1股 | | 历史最高 143.542 股息TTM 1.794 | | | | 历史最低 -2.989 ...
美国医疗行业系列研究(三)——美国药品支付体系:拆解:美国高药价的成因?特朗普药价政策的影响?
华福证券· 2025-09-23 10:1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美国处方药支付体系由PBM主导的零售渠道和"Buy-and-Bill"主导的非零售渠道构成,高标价、高回扣机制推高药价[4] - 商保和Medicare是核心支付方,2023年分别占处方药支出41%和34%[4][12] - 特朗普药价政策聚焦最惠国定价、PBM透明度改革、FDA审评流程和340B改革,可能重塑行业利润分配格局[4][108] 行业规模与结构 - 2023年美国处方药总支出6934亿美元(经调整口径),占医疗费用14.2%,2018-2023年CAGR 6.6%[4][7] - 零售渠道支出4590亿美元(占比66%),其中线下药房/卖场2775亿美元(40%),邮寄药房1815亿美元(26%)[4][8] - 非零售渠道支出2344亿美元(占比34%),其中医院1401亿美元(20%),诊所618亿美元(9%)[4][8] - 按标价(WAC)口径计算规模达9170亿美元,经支付方调整后为6500亿美元,制造商净收入4350亿美元[10] 支付方结构 - 商业健康险支出2865亿美元(41%),Medicare支出2384亿美元(34%),Medicaid支出654亿美元(10%),自费825亿美元(12%)[4][12] - 零售处方药中商保/Medicare/Medicaid/自费占比分别为39%/32%/11%/13%[4][14] - 非零售处方药中商保/Medicare/Medicaid/自费占比分别为46%/39%/6%/10%[4][14] 零售支付体系机制 - PBM通过回扣分成和差价定价获利,回扣占标价比例达23%(2021年),糖尿病药物回扣超50%[19][40] - 典型原研药回扣率25%,PBM留存2-5%服务费,其余转移至保险公司[19] - 行业高度集中,TOP3 PBM(Express Scripts、Caremark、Optum Rx)合计份额80%[41] 非零售支付体系机制 - "Buy-and-Bill"体系按ASP+6%支付,终端机构利润与药品标价正相关[4][70] - 340B机构享受约50%折扣,2023年采购额663亿美元(折扣价),15-23年CAGR 23.6%[87][89] - 340B医院利润率极高,无仿制药原研药利润率达107.8%[92] 重点支付方分析 - Medicare Part D 2023年支出1311亿美元,再保险补贴占比49%[46][49] - IRA法案将患者自付额限制在2000美元,药企在灾难性阶段承担20%返点[52] - Medicaid采用法定回扣机制,2020年回扣占支出53%,其中基础回扣占比33%[63] 政策影响研判 - 最惠国定价可能直接压低部分药品价格[108] - PBM透明度改革要求公开回扣和费用细节,可能压缩中间环节利润[108] - FDA加速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审批,加剧原研药竞争[108] - 340B改革限制胰岛素加价,推动生物类似药替代[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