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国际化

搜索文档
集采倒逼传统药企转型,多家企业创新药收入贡献过半
第一财经网· 2025-08-25 18:13
药企向创新转型初见成效。 2018年药品集采政策推行后,很多依赖仿制药收入的传统药企,利润在一夜之间锐减。面对这种形势, 企业们纷纷吹响向创新药企转型号角。 现如今,药企的转型初见成效。近日,多家药企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创新药已撑起了公司一半以 上的收入。 创新药成业绩增长点 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2亿 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9.67%。 虽然恒瑞医药纳入集采的仿制药销售收入仍略有下滑,但创新药业务销售增加以及取得的对外授权收 入,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其中创新药 销售收入达到75.70亿元。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推动的药品集采,意在挤掉仿制药虚高的价格,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也是从2018年起,恒瑞医药的仿制药业务开始有品种涉及集采,这导致公司仿制药收入承压。2021年、 2022年,是公司发展的阵痛期,业绩连续处于下滑状态。直到2023年一季度起,受益于创新药 ...
健友股份国际化业务再提速
经济观察网· 2025-05-21 10:51
健友股份FDA批准与商业化进展 - 子公司Meitheal获FDA批准将盐酸伊达比星注射液生产场地转移至健进制药 该产品含5mg/5mL、10mg/10mL、20mg/20mL三种规格 用于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目前美国仅有一家仿制药竞争对手且该药被FDA列为市场短缺产品 [2] - 盐酸伊达比星注射液为2023年从以色列Teva收购 产能转移至自有肿瘤药基地后需FDA重新审查数据 获批后即将在美上市销售 [2] - 同时将为双成药业刚获批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开展在美商业化 该产品为肿瘤治疗药物 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 美国市场仅三家仿制药获批 [3][5][7] 白蛋白紫杉醇商业化合作细节 - 与双成药业合作始于2022年 通过子公司Meitheal和香港健友获得该产品在美独家许可 支付600万美元里程碑款及后续销售利润分成 [5] - 白蛋白紫杉醇全美市场规模约十几亿美元 公司预计凭借15%-20%的品类市场份额实现可观销售 该产品技术门槛高 美国生产要求严格 [7] - 双成药业选择合作方看重注册质量体系支持能力 公司认为此类高质量稳定产品的合作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7][8] 国际化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美国已有超50款在销制剂产品 占中国在美上市药品总数约50% 2016年起自建本地商业化团队 2019年收购Meitheal强化全产业链能力 [10] - 主要业务聚焦肝素原料药和制剂 美国为核心市场 同时推进20多个国家的产品注册与销售拓展 包括南美、亚洲、北非、欧洲等区域 [9][11] - 制剂业务在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20% 新产品海外上市推动国际化提速 公司强调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3][10][11] 行业竞争与技术壁垒 - FDA对药品纯度、杂质、工艺水平要求严苛 中国企业面临法规熟悉度挑战 获批难度大周期长 [6] - 白蛋白紫杉醇采用高压纳米技术 临床需求广泛 首款仿制药上市后市场价格未降 反映高技术门槛特性 [5][7] - 公司指出中国药企研发能力快速成长 但全产业链能力与国际企业仍有差距 需构建研发注册至营销的完整体系 [10]
20万家药店撑起3000亿帝国,“中国药王”要登陆港股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13 17:25
恒瑞医药港股IPO - 公司计划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预计募资20亿美元(约145亿元人民币),成为又一家"A+H"股上市的医药巨头 [1] - 公司账面现金超240亿元,资产负债率仅7.30%(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数据) [1] - 此次港股上市被视为加强与国际化资本市场"对话"、守护"A股药王"地位的重要举措 [11] "夫妻档"药企帝国 - 董事长孙飘扬与夫人钟慧娟共同打造总市值一度超万亿的医药帝国,被誉为"最牛医药夫妻档" [1][3] - 孙飘扬1990年接手濒临破产的连云港制药厂,通过购买抗癌药专利实现转型,2000年恒瑞登陆A股后将4.8亿元募资全部投入研发 [3] - 钟慧娟1996年辞去教职接手翰森制药,带领公司于2019年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破千亿港元 [5] - 2019年夫妻俩以1824亿元身家问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江苏首富,次年财富峰值达2514亿 [5]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成长史是从仿制药突围、向创新药转型的行业缩影 [7] - 2021年仿制药集采政策重创公司,核心产品卡铂注射液降价80%,当年净利润暴跌28%,市值蒸发超4000亿元 [7]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01.9亿元,净利润46.2亿元,创新药收入占比升至47.7% [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约9000人销售团队,覆盖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22000家医院及超过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 [9] 创新药业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为138.92亿元,仅为百济神州(272.14亿元)的一半左右 [8] - 公司已上市创新药达17款,2024年创新药占营收比重达49.64%,创历史最高水平 [8] - 百济神州2024年前三季度创新药营收为191亿元,海外收入占比达58.2%,而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3% [7][8]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将港股募资重点用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国际化销售网络扩张 [11] - 目前已在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 [11] - 产品已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销售,国际化布局成为应对国内竞争、巩固行业地位的关键策略 [11] - 公司需对标国际标准,强化GMP执行和临床数据透明度,并组建跨市场投资者关系团队 [12]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年2月21日百济神州以3107亿元市值反超公司的3080亿元,终结后者长达15年的"医药一哥"地位 [11] - 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两者市值差距缩小至约3268亿(恒瑞)对3273亿(百济神州) [11] - 国内创新药"内卷"加剧,百济神州等新势力凭借全球化创新药战略快速崛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