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布替尼
搜索文档
科技承压下的资金新选择,创新药开启上涨新周期?
格隆汇· 2025-11-01 17:54
本周五(25年10月31日),对于持有大科技板块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极具冲击性的一天。各大科技细分板块集体出现深度调整,胜宏科技、中际旭创、新 易盛等标杆企业股价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暴跌,市场悲观情绪一度蔓延。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核心临床特征表现为"空间多发性"与"时间多发性"。 然而,资本市场的资金始终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在科技板块承压的背景下,资金已悄然向创新药领域转移。 联环药业早盘开盘即获资金踊跃抢筹,分时图呈现三波直线拉升态势并快速封住涨停;午后舒泰神仅用十分钟便实现20cm大幅上涨,益方生物、广生堂等 企业股价亦纷纷走强。 这一鲜明对比清晰表明,市场资金正进行结构性切换,创新药板块已成为资金新的配置方向。 如图,从市场表现来看,创新药板块自8月以来持续处于震荡下跌通道,进入10月后,板块指数转为横盘整理,逐步构建阶段性底部形态。 本周五,在科技板块大幅下挫的映衬下,创新药板块逆势大涨3.91%,成功突破20日均线压力位,且伴随成交量的显著放大,这一量价齐升的态势无疑释放 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对于投资者 ...
科技承压下的资金新选择,创新药开启上涨新周期?
格隆汇APP· 2025-11-01 17:37
本周五(25年10月31日),对于持有大科技板块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极具冲击性的一天。各大科技细分板块集体出现深度调整,胜宏科 技、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标杆企业股价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暴跌,市场悲观情绪一度蔓延。 然而, 资本市场的资 金始终在动态调整 中寻找新的价值洼地。 在科技板块承压的背景下,资金已悄然向创新药领域转移。 联环药业早盘开盘即获资金踊跃抢筹,分时图呈现三波直线拉升态势并快速封住涨停;午后舒泰神仅用十分钟便实现20cm大幅上涨,益方生 物、广生堂等企业股价亦纷纷走强。 这一鲜明对比清晰表明, 市场资金正进行结构性切换,创新药板块已成为资金新的配置方向。 如图,从市场表现来看,创新药板块自8月以来持续处于震荡下跌通道,进入10月后,板块指数转为横盘整理,逐步构建阶段性底部形态。 本周五,在科技板块大幅下挫的映衬下,创新药板块逆势大涨3.91%,成功突破20日均线压力位,且伴随成交量的显著放大,这一量价齐升的 态势无疑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对于投资者而言 ,当前核心关注点在于如何从这一板块轮动趋势中挖掘潜在投资机会。 01 多家MNC已系统布局MS百亿美金存量市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 ...
失守“医药一哥”,恒瑞的昔日荣耀靠什么追回?
凤凰网财经· 2025-10-29 10:58
核心观点 - 公司正经历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战略转型 业绩呈现稳健增长 但面临增长势头放缓及国际化进程缓慢的挑战 [1][2][5] - 公司通过积极的业务拓展模式弥补国际化短板 海外授权合作带来显著现金流并有望推高未来业绩 [1][11][12][13] - 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反映出其转型模式与聚焦原创药企的竞争 市值被百济神州反超 凸显两种发展模式的差异 [2][6]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 同比增长14.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 同比增长24.5% [3][4]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74.27亿元 同比增长12.72% 净利润13.01亿元 同比增长9.53% 单季增速低于前三季度整体增速 [3][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1亿元 暴增98.68% 本报告期该项增长209.78% 主要源于药品销售及海外授权首付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1][2][4]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49.45亿元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突破500亿元大关 [4] 业务发展现状 - 创新药成为增长引擎 国内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达24款 2类新药5款 [5]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13项 第三季度有8项 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 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5] - 合同负债从年初的1.60亿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39.71亿元 可能源于已收到的海外授权首付款 待后续履约确认 预计将推高四季度业绩 [13][14] 转型背景与挑战 - 受药品集采冲击 公司依赖多年的仿制药生意模式被彻底改变 曾导致业绩显著下滑 [7][9] - 2021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 同比下降6.59% 净利润同比下滑近29% 王牌创新药PD-1纳入医保后价格降幅达85% [9] - 市值从2021年初近6000亿元的高峰一度跌去超过4000亿元 [9] - 创始人孙飘扬2021年7月复出后推动全面转向创新 砍掉同质化仿制药项目 精简人员 将资源投向创新药市场建设 [10] 国际化进程 - 国际化是明显短板 2017至2024年国外营收始终未突破8亿元 占比最高未超5% 2024年仅为2.56% [11] - 相比之下 竞争对手百济神州2024年国际化收入约171亿元 海外收入占比超60% 公司在美国市场尚无创新药获批 [11] - 公司调整策略 转向以创新药对外授权模式推进国际化 2023年全年达成5笔海外授权 交易额超40亿美元 [11][12] - 2025年前7个月达成3笔重要交易 获7亿美元加1500万欧元首付款 潜在里程碑款高达137.7亿美元 其中与GSK的协议首付款达5亿美元 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约120亿美元 [12][13]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面面观|资本赋能 研发引领 打造创新药发展新范式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19:14
科创板制度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无收入、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上市,为行业突破资金瓶颈、加速研发注入资本助力 [2] - 自2019年至今,我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累计融资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2] - 2024年6月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旨在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度和包容性 [2] 创新药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科创成长层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累计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 [1][4] - 百济神州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 [3] - 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泽布替尼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56%,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且经营利润转正 [3] 代表性企业案例与交易 - 百利天恒2024年3月首次宣布盈利,归母净利润达37亿元,关键因素是与百时美施贵宝就新药iza-bren达成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84亿美元 [4] - 百利天恒预计近期将收到里程碑款2.5亿美元,科创板首发融资支持了其约400个样本量的评估 [4] - 诺诚健华2019年营收为124.7万元,至2024年营收增至10.09亿元,主要得益于自研产品奥布替尼销售放量 [6] 行业整体业绩与国际化 - 科创成长层13家创新药企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54.39%,以2019年为基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 [5] - 行业已推出20款"全球新"国家一类新药,获得10款创新药在17项适应症上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6] - 我国约有9款原研创新药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成长层企业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迪哲医药贡献了4款 [6] - 2024年以来,成长层企业推动多单出海交易,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例如迈威生物与Calico的交易潜在总额达5.96亿美元,诺诚健华与Zenas的交易潜在总额超20亿美元 [7]
聚焦科创成长层丨资本赋能、研发引领,创新药产业构建创新发展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58
科创板制度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发行上市,带动创新药领域投资热潮 [2] - 2019年至今,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累计融资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2]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于今年6月设立,旨在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度和包容性 [2]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表现 - 科创成长层现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自上市以来累计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 [1] - 该层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54.39% [3] - 以2019年为基数,上述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大幅领先板块同期水平 [3] 企业研发成果与商业化进展 - 科创成长层企业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创新药物在17项适应症上取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3] - 百济神州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3亿美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6% [4] - 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惠及全球18万例患者,并跻身全球畅销药物前100名 [4] 国际化合作与出海交易 - 今年以来,多家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推动多单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 [5]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创新药9MW3811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 [5]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预计取得1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获得700万普通股,潜在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 [5] 企业财务展望 -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经营利润将转正,进入良性正循环 [4] -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业正加速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 [3]
资本赋能、研发引领,创新药产业构建创新发展新范式
证券时报· 2025-10-24 18:52
10月28日,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的创新药公司禾元生物(688765)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 层首家增量企业。 截至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而自上市以来,已累计推动25款 新药获批上市,逐渐形成创新发展新范式。 制度改革带动创新药投资热潮 科创板首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的董事长、总经理盛泽林说:"自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已经成功实现3 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销售,新药研发成果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今年6月,为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度和包容性,科创板正式设立"科创成长层"。"科创板承载着我国资 本市场探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路径的重要责任,科创成长层的设置更为这一责任的实 现提供了重要支撑。"盛泽林说。 研发蓄能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高强度研发投入是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业暂未盈利的主要成因,然而,换个角度看,这恰恰也是这批企 业未来能够在创新发展道路上跑出加速度的关键动力。 从经营业绩来看,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业正加速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 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4.39%。以2019年为基数,上述公司的 ...
聚焦科创成长层丨资本赋能、研发引领,创新药产业构建创新发展新范式
证券时报· 2025-10-24 18:49
科创板制度创新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发行上市,是A股市场的首次探索 [3] - 该制度自2019年至今已带动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累计融资规模超过万亿元 [3] - 科创板正式设立"科创成长层",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度和包容性 [3]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表现 - 科创成长层目前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 [1] - 该层企业自上市以来已累计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 [1] - 2024年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4.39% [5] - 以2019年为基数,这些公司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大幅领先板块同期水平 [5] 研发投入与成果产出 - 高强度研发投入是企业暂未盈利的主因,也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 [5] - 科创成长层企业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 [5] - 这些企业推动10款创新药物在17项适应症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5] - 百济神州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已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位 [5] 企业商业化进展与出海交易 - 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惠及全球18万例患者 [6] - 泽布替尼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3亿美元的半年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6% [6] -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经营利润将转正 [6] - 今年以来,多家科创成长层药企推动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 [6]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创新药9MW3811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 [6]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超过20亿美元 [6] 个体公司案例 - 禾元生物是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的创新药公司,将登陆科创板并成为科创成长层首家增量企业 [1] - 泽璟制药自登陆科创板以来已经成功实现3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销售 [3]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力量:加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 打造创新发展新范式
新华财经· 2025-10-24 16:53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概况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 [1][5] - 该层级的公司累计已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 [1][5] - 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的创新药公司禾元生物预计将于近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成长层首家增量企业 [1] 科创板制度支持与产业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是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发行上市的探索 [2] - 2019年至今,我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的累计融资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2] - 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旨在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度和包容性 [2] - 目前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约占全球1/4,处于活跃研发状态的创新药数量已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 [2] 代表性公司研发与商业化突破 - 百济神州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已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位 [3] - 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3亿美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6% [3] - 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惠及全球18万例患者 [3] -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经营利润将转正 [3] - 百利天恒2024年3月宣布盈利,归母净利润达到37亿元 [4] - 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就双抗ADC新药iza-bren达成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84亿美元 [4] - 百利天恒预计近期将收到里程碑款2.5亿美元 [4] 成长层公司整体业绩与成果 - 2024年13家创新药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率达54.39% [6] - 以2019年为基数,上述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 [6] - 诺诚健华营收从2019年的124.7万元增至2024年的10.09亿元 [6] - 成长层公司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 [6] - 中国约有9款原研创新药获得FDA批准在美上市,其中成长层企业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迪哲医药贡献了4款 [6] - 今年以来,成长层企业推动多单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 [6] 具体出海交易案例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IL-11靶向疗法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 [7]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预计将取得1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获得700万普通股,潜在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 [7]
减亏增收,看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的进阶之路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旨在以更高包容性和适应性服务科技企业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首批新注册企业即将入层 [3] - 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展现出“减亏增收、成果落地”的清晰成长轨迹,长期向好趋势明确 [8] 科创成长层设立与构成 - 科创板“1+6”改革启动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公司全部入层 [3] - 32家公司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产业 [4] - 公司通过多样上市标准上市,包括第五套标准(11家)、第四套标准(8家)、第二套标准(8家)、特殊表决权标准(3家)和红筹企业标准(2家) [4] 公司市值与融资规模 - 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A股总市值达1.09万亿元,其中19家公司市值超过100亿元 [4] - 32家公司通过IPO合计募资1051.97亿元,为研发投入和商业化提供支持 [4] 营收增长表现 - 2024年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75.75亿元,其中29家公司营收突破1亿元,13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百济神州营收规模最大已突破270亿元 [6] - 以2019年为基数,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7%,比科创板同期高出近4个百分点,其中14家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6]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79% [6] 亏损收窄趋势 - 2024年,19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6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 [6]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整体大幅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 [6] - 科创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已有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 [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32家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3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中位数为65.40% [7] - 创新药企业累计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新药的17项适应症取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7] - 百济神州投入超10亿元IPO募集资金用于泽布替尼临床III期研究,该产品已成为首个全球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国产新药 [7] - 寒武纪快速迭代分布式训练组件,云天励飞的DeepEdge 10芯片进入量产,信科移动主导星地融合国际标准制定 [7] 制度支持与未来发展 - “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1+6”改革配套制度持续推出,为不同阶段公司提供支持 [8] - 再融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发布,迪哲医药、奥比中光、寒武纪3家公司适用,募集资金中用于研发的资金占比超过30% [8] - 芯联集成通过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规模量产的8英寸SiC MOSFET企业 [8] - 随着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新公司入层,以及沐曦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申报IPO,板块将持续扩容 [8]
存量公司长势好新上公司新意足 制度创新精准滴灌科创成长层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07:21
(原标题:存量公司长势好新上公司新意足 制度创新精准滴灌科创成长层) 编者按: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即将登陆科创板,届时将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成为首批新注册企业。此前,科创成长层已有32家存量公 司。今日起,证券时报开设"聚焦科创成长层"栏目,既记录存量公司的发展进阶之路,也追踪新注册企业的成长潜力,解码制度创新赋能新质生 产力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逻辑。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公司全部入层。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自上市以来,相关 公司接连取得重磅研发成果,加快"减亏增收"进程。 随着"1+6"改革稳步落地,科创成长层将以更高的包容性、适应性,进一步服务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据悉,科创成长层首批新公司即 将登陆科创板。 存量公司总市值合计超万亿元 对于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其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 产业。为适应科技企业阶段性发展特点,科创板打造组合式的上市制度,32家公司中,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市值+研发进展),8家适用第四套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