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蚊媒传染病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和佛山发布蚊媒传染病新一轮风险区域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5:29
疫情传播现状 - 广州市11个区均存在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目前正开展疫情处置工作[1] - 佛山市5个区均存在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 正开展疫情处置工作[1] - 佛山市8月19日新增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8例 其中禅城区8例 南海区6例 顺德区12例 高明区1例 三水区1例[1] 监测防控措施 - 广州市上线蚊媒地图新功能 可一键查询风险区域[1] - 最新监测显示广州市118个街镇中86个蚊媒控制达标 18个低风险 14个中风险 无高风险区域[1] - 广东各地持续开展以控制蚊媒密度为主的防控工作 近期疫情态势总体平稳[2] 疫情风险因素 - 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 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2] -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处于蚊媒活跃期 叠加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 疫情防控压力持续[2]
累报近万例,“基孔热”将如何发展?专访中疾控首席专家
新京报· 2025-08-17 15:42
疫情现状与趋势 - 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已进入下降期 新增病例从7月29日408例降至8月15日66例 实现十七天连续下降 [2] - 截至8月16日当周新增830例本地个案 累计报告病例达9933例 为国内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疫情 [1] - 需警惕疫情反弹风险 南方地区因夏季时间长/人口密度大/流动频繁等因素 控制难度较大且易出现反复 [2][3] 传播特性与防控要点 - 蚊媒传染病依赖白纹伊蚊传播 具有季节性高峰/地域集中/快速传播特点 受气候/蚊虫密度/病毒变异等生态因素制约 [2][3][6] - 防控五大核心要点包括病例快速识别与防蚊隔离/精准灭蚊措施/孳生地清理/风险人群防护/跨部门联防联控 [4] - 与呼吸道传染病相比 蚊媒疾病不直接人传人 但干预周期长且需同时管理病例和蚊媒 需投入大量病媒防控资源 [3][4] 疫情暴发原因分析 - 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达近20年最高强度 广东境外输入风险上升 病毒毒株与法属留尼汪岛高度同源 [5][6] - 广东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夏季长达7-8个月) 台风强降雨后积水增多 蚊媒布雷图指数超安全阈值 [6][9][11] - 病毒变异后更适应白纹伊蚊传播 加上国际经贸/侨眷/旅游往来频繁 导致疫情发现延迟后大规模暴发 [5][6][9] 风险区域与扩散影响 - 疫情存在外溢风险 澳门及周边地区已报告来自佛山的输入病例 需通过持续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措施压降发病数 [7] - 全国划分为四类风险区:Ⅰ类(浙/闽/粤/桂/琼/滇)Ⅱ类(沪/苏/皖/赣/鲁/豫/鄂/湘/渝/川/黔)Ⅲ类(京/津/冀/晋/辽/藏/陕/甘)Ⅳ类(蒙/吉/黑/青/宁/疆及兵团) [8] - 广东因航空口岸密集/侨眷众多/气候条件独特等因素 成为蚊媒传染病高发区 其风险等级远高于北方城市 [9][10][11] 长期风险与气候关联 - 全球气候变化延长蚊虫活跃期 极端降雨增加孳生地 暖冬提升越冬成活率 导致防控难度向高纬度地区扩张 [12] -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存在从输入性传染病转为地方性流行的风险 需加强入境检疫/蚊媒监测/早期预警等措施 [13]
琼中:依托“双报到”工作机制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
海南日报· 2025-08-07 09:50
截至目前,琼中已开展3轮蚊媒传染病预防工作。机关单位党员及志愿者深入辖区,检查居民小区 周边环境,帮助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对卫生死角、闲置容器、下水道等蚊虫易孳生区域进行重点 清理和整治,从源头上减少蚊虫的孳生;并对一些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杀,降低蚊媒密度。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连日来,琼中黎族 苗族自治县依托"双报到"工作机制,组织机关单位党员及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 蚊媒传染病预防工作,为居民创造整洁安全生活环境。 接下来,琼中将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普及防控知识,引导 居民营造干净、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
官方通报:防疫不力,广东多家单位受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7:06
8月4日,广东省疾控局发文称,部分单位因蚊媒传染病防疫不力受处罚。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司法局、南海区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公布基孔肯雅热防疫的典型案例,目前已有 机构因未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地等受到行政处罚。 的规定,对该店铺责令限期改正,如不改正将予以立案查处。 警示案例四 近期,为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佛山市卫生健康、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等部门已全面下沉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场所持 续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落实落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染病防控措施,期间对违反规 定的单位、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以下典型案例,请各单位、市民务必引以为戒。 警示案例一 禅城区卫生健康部门执法人员在对某小区游泳池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小区泳池水质处理设备机房 和池周溢水,槽内长期未清理,树叶、泥土堆积,导致排水不畅产生积水,积水中已见蚊幼虫蠕动。执法 人员发现后,当场对泳池负责人进行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染病的防控宣教,并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工 作条例》第六十九条、《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对该单位当场给予警告的 行政处 ...
深圳上线蚊媒传染病检测点地图 611家医疗机构一键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16:07
疾病防控措施 - 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上线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检测点查询功能 方便市民获取检测服务并实现早诊早治[1] -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协调全市医疗机构增设检测点 其中登革病毒检测点560家医院和社康机构 基孔肯雅病毒检测点51家医院[1] - 市民可通过公众号便民服务菜单导航至附近有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1] 疾病症状特征 - 登革热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 剧烈头痛 眼眶痛 肌肉关节痛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皮疹[1] - 基孔肯雅热典型特征为发热 关节痛和充血性皮疹 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 - 市民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避免自行用药[1] 蚊媒传播与环境防控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1] - 深圳降雨频繁气温较高导致蚊媒孳生环境显著增多 需工地小区公园学校工业园区做好防范[2] - 预防核心是切断传播途径 需定期清理积水容器保持干燥 疏通阳台屋顶排水孔避免积水[2]
郭永航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主持召开全市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
广州日报· 2025-08-02 09:36
疫情防控措施 - 市委书记郭永航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求各级部门扛起政治责任,采取全面、系统、精准、彻底的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 [3] - 要求迅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做好患者救治,严格落实隔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作用,落实"逢热必检""逢关节痛必检"措施 [3] - 防范风险外溢扩散,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科学划分风险区域,加密风险点位消杀频次,细化交通站场、跨市通勤人员管控措施 [3] 爱国卫生与防蚊灭蚊行动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组织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力量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公园绿地等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 [3] - 重点抓好商场超市、景区景点、医院、养老院等人流密集场所防蚊灭蚊工作,动员群众清理积水垃圾,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 [3] - 加强健康宣传,运用公益广告、信息推送等方式推广蚊媒传染病防控"明白卡",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3] 工作组织与责任落实 - 强化抗疫工作合力,发挥市领导联系区机制作用,市专班和工作组高效运作,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分片包干 [3] - 责任层层落实到镇街、村居、网格,统筹人员调配和物资储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防控工作 [3] - 加强交叉检查、随机检查、督导检查,及时解决防控漏洞,推动措施落细落实 [3] 会议参与情况 - 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及市领导杨飞、廉奕等在各联系区参会,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和驻穗单位负责人参加 [4]
佛山乡村战“蚊”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20:06
疫情概况 - 佛山多地村居因蚊子引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已持续半月以上 [2][3][15] - 截至7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6939例,其中顺德区5972例,占比86% [16][17] - 疫情由境外输入引起,首例于7月8日在顺德区发现 [25][40] 防控措施 - 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腾冲社区将2167户分为20个大网格和74个小网格,74个工作组入户排查 [33][34] - 大规模消杀行动:每日对公共区域、确诊病例住所周边200米范围进行喷药消杀 [7][8][84][125] - 重点清理积水:累计清理积水6万处、卫生死角4349处,清理垃圾563.44吨 [109][110] 病例筛查与治疗 - 潭洲村组织4轮抽血筛查,单日最高筛查79人,阳性病例中无症状占比40% [80][81][82] - 阳性患者需住院隔离,医院配置蚊帐防止蚊媒传播 [91][86] - 乐从医院建立闭环管理:抽血阴性者居家观察,阳性者强制住院 [77][78] 资源投入 - 林头社区投入超100万元,组建50人专业保洁队和20名学生志愿者队伍 [98][99][101] - 潭洲村安装1100个防蚊闸,每日300人参与防疫工作 [113][112] - 石湾镇街道累计出动消杀人员3310人次,入户宣传覆盖50万人次 [109][110] 防控成效 - 村民反馈蚊子数量显著减少,"最近很少看到蚊子" [12][117] - 林头社区新增病例已明显下降,疫情传播得到遏制 [102] - 但防控仍处常态化阶段,需持续至天气转凉 [129][135] 历史背景 - 广东省曾于2004年暴发登革热疫情,当年全省确诊18866例,佛山占1803例 [57][58] - 2023年9-12月全省登革热病例达16181例,广佛占比47% [60][61]
分类施策 采取“七天七招工作法” 佛山启动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1 14:51
防控行动背景与目标 - 佛山自7月31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市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 旨在加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1] - 行动核心目标是迅速控制成蚊密度并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1] 实施范围与分类策略 - 行动覆盖全市32个镇街所有村居 实施时间为7月31日至8月6日 [1] - 根据疫情发展程度将村居分为三类:一类村居开展全域集中式成蚊消杀每日早晚各1次 二类村居主要对疫点区域重点消杀每日早晚各1次 三类村居开展外环境常态化整治和消杀 [1] 协同防控措施 - 在开展外环境消杀同时 动员居民做好室内、庭院和天台等地的成蚊灭杀 [1] - 通过安装纱窗、悬挂蚊帐、点燃蚊香等措施实现内外同杀和灭防结合的防控效果 [1] 标准化操作流程 - 攻坚行动采用"七天七招工作法" 包括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 [1] - 要求人人出门涂驱蚊液 并在每日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开展灭成蚊工作 [1]
多地公布高风险区域,一地提示佛山返回人员14天健康监测
第一财经· 2025-08-01 14:01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 广东省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疫情防控关键在于切断"人—蚊—人"传播链,防蚊灭蚊是关键 [3] - 广州市蚊媒风险等级处于中风险,12个街镇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包括北京街道、景泰街道等 [4] - 中山市178个社区处于安全范围(63.1%),77个低风险(27.3%),23个中风险(8.1%),4个高风险 [4][5] - 深圳市443个监测点中234个不合格(52.82%),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5] 防控措施执行情况 - 佛山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开展为期一周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 [6] - 广州已完成对11个区177个街镇的重点区域全面消杀,排查清理积水等蚊虫滋生地 [7] - 深圳、珠海等地展开"地毯式"消杀工作,清理绿化带、排水沟等易积水区域 [10] - 广东省外如福州发布健康提示,要求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10] 防控技术手段 - 使用无人机航拍巡检识别积水容器和低洼积水点,提高工作效率 [6] - 中山大学团队在佛山释放华丽巨蚊幼虫捕食白纹伊蚊幼虫 [9] - 佛山市禅城区释放携带沃尔巴克菌的雄性白纹伊蚊,使雌蚊产卵无法孵化 [10] - 投放鲢鱼和鲮鱼鱼苗捕食蚊卵和幼虫,从源头切断传播链条 [10] 防控工作难点 - 天气条件影响消杀工作,需避开雨天或提前计划 [9] - 自建房楼栋密集存在清理难度较大的卫生死角 [9] - 消杀范围大时可能出现人手不足,需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参与 [9] - 居民对灭蚊片需求大,库存消耗快 [9]
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新华社· 2025-07-30 09:39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诸多蚊媒 传染病防治热点问题,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作出权威解答。 热点一:什么是蚊媒传染病? 答: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 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 三者均主要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40℃)、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严重 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一两周内好转。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 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 寨卡病毒病:由寨卡病毒引起,约80%普通成年人感染后无症状。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皮疹、结膜 炎等轻微症状,通常1周内自愈。然而,孕妇感染会带来极大健康风险,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 致"小头畸形"、胎儿头部和脑部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