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搜索文档
LCD行业月报:京东方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行业竞争格局优化-20250628
国信证券· 2025-06-28 2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LCD行业产能逐步稳定,伴随海外厂商产线关停及出售,行业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供给端可调控LCD TV面板价格,行业周期属性淡化,成长属性显现,面板企业盈利稳定性有望强化[10] - 看好京东方A等国内面板龙头把握消费升级国产化红利,凭借规模效应、成本优势、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提升盈利能力,LCD产业崛起增强国产电视品牌及ODM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视源股份等[10][80]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年5月至今面板(申万)指数上涨3.54%,跑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0.41pct、2.04pct、1.23pct;京东方A、TCL科技、深天马A、龙腾光电分别上涨3.13%、4.34%、1.88%、6.91%,彩虹股份下跌6.42%[8][15] - 截至6月23日A股面板行业总市值5135.69亿元,整体PB(LF)为1.49x,处于近五年的57.3%分位[8][15] 价格&成本 - 2025年6月32、43、50、55、65英寸LCD TV面板价格环比下滑2.6%/1.5%/1.0%/1.5%/1.1%,预计7月环比下滑5.3%/1.6%/2.9%/2.3%/1.7%;6月京东方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面板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6月后电视面板需求减弱,品牌采购保守,下半年终端需求不明朗,部分客户考虑下调三季度采购[6][22] - 2025年6月10.1英寸、14英寸、23.8英寸LCD IT面板价格环比持平,预计7月也持平[7][22] 供给&需求 - 预计2025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面积较2024年增长0.21%,1Q25、2Q25、3Q25、4Q25产能分别环比变动-0.02%、-0.02%、0.00%、+0.16%[9][26] - 2025年5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滑6.08%,其中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滑8.01%、0.90%、1.48%,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8.60%[9][29] 业绩回顾 - 2025年5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月度营收61.95亿美元,环比增长11.82%,同比下滑10.72%;2025年1 - 5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营收289.30亿美元,同比下滑1.74%[57] - 2025年5月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友达、群创光电、LGD大尺寸LCD月度营收分别为17.80亿美元、9.28亿美元、3.85亿美元、6.81亿美元、5.37亿美元、11.45亿美元,同比变动-12.92%、-1.80%、-34.30%、+1.95%、+9.37%、-15.19%;三星基本退出LCD市场[60] - 中国主要LCD厂商2024年营收5338.82亿元,同比增长4.66%;1Q25营收1341.13亿元,环比下滑3.89%,同比增长7.72%;2024年归母净利润68.97亿元;1Q25归母净利润38.58亿元,环比下滑6.07%[71] - 1Q25中国主要LCD厂商平均毛利率同比提升1.81pct、环比提升3.60pct至14.89%,净利率同比提升1.74pct、环比提升1.23pct至2.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0.99天、环比增长0.03天至50.96天;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0.74天、环比减少1.36天至55.93天[5][75] 投资建议 - LCD面板产业链重点推荐京东方A等,看好其把握消费升级国产化红利,提升盈利能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视源股份等,因LCD产业崛起增强国产电视品牌及ODM出海竞争力[10][80]
京东方A(000725):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面板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国信证券· 2025-06-24 2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有望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丰富产品线,实现客户结构多样化,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供给端按需生产可实现稳定盈利,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3%/9.2%至2248/2434/26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0%/39.8%/20.8%至87.30/122.04/147.37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5][13] 事项总结 - 6月17日公司发布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的公告,挂牌底价48.49亿元,彩虹光电是彩虹股份控股子公司,主营显示面板,产品下游应用主要是电视,尺寸涵盖32 - 100寸,收购有助于丰富产品线、客户结构多样化,提升京东方系面板份额至30%以上,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4] 评论总结 - 彩虹股份主营业务是基板玻璃、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显示面板营收102.1亿元,占总营收87.5%,玻璃基板业务营收13.5亿元,占总营收11.6%,彩虹光电2023 - 2024年稳定盈利,净利润分别达6.51、13.39亿元 [6] - 彩虹光电运营一条8.6代VA产线,产品聚焦电视面板,下游客户包含海信、TCL、三星等,2024年50寸电视面板出货占比59%,收购后将丰富公司VA产品线及产能,扩大50英寸及超大尺寸份额,京东方系面板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0%以上 [11] 财务预测与估值总结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543|198381|224769|243384|26588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7|5323|8730|12204|14737| |每股收益(元)|0.07|0.14|0.23|0.33|0.39| |毛利率|13%|15%|16%|17%|17%| |收入增长|-2%|14%|13%|8%|9%| |净利润增长率|-66%|109%|64%|40%|21%| |资产负债率|69%|69%|69%|67%|67%| [16]
科威尔(688551):业绩符合预期 竞争加剧业绩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4.78亿元,同比下降9.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降58.1% [1] - 1Q25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3.6%,环比增长6.0% [1] - 1Q25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11.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行业趋势 - 下游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测试电源需求增速放缓,2024年公司测试电源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仅1% [2] - 新能源车、光储厂商盈利承压,行业价格竞争激烈,营收增速慢于需求增速 [2] - 预期下游新能源行业逐步触底出清,龙头企业对测试电源需求或逐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或优化 [2] - 2024年氢能测试设备营收0.95亿元,同比下降15%,燃料电池行业需求暂未放量 [2] - 电解槽测试电源需求高增,燃料电池车免除高速费政策或促进销售,25年氢能业务或实现增长 [2] 财务表现 - 1Q25毛利率37.6%,同比下降13.6ppt,受行业价格竞争影响 [3]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9%/10.8%/16.4%/-1.1%,同比分别-2.6ppt/-0.4ppt/-1.9ppt/+2.3ppt [3] - 1Q25净利润率19.0%,同比上升2.6pp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净利润4%至1.09亿元,引入2026年净利润1.7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倍2025市盈率和13.0倍2026市盈率 [4] - 目标价30元,对应23.0倍2025市盈率和14.8倍2026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3.9%上行空间 [4]
建材|如何看待反内卷形势下建材行业的投资机会和配置节奏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2 08:02
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自2021年起面临收入利润下行压力 但行业出清和竞争格局优化已显现 [1] - 需求下行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配合"反内卷"政策导向 部分细分行业迎来涨价及利润提升 [1] - 行业配置价值显现 配置节奏取决于需求压力和竞争格局 推荐次序为玻纤 水泥 消费建材 [1] - 消费建材行业利润底部确立 下半年或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和更好市值弹性 [1] 2025年建材需求判断 - 基建端:城投有息负债增速降至2.8% 新发城投债利率下降0.6pct 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同比增加1.4pcts [2] - 地产端:2024年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3.0%/27.7% 但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6% [3] - 综合判断:2025年建材需求下滑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水泥需求量降幅从9.5%收窄至5.7% [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起中央多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6] - 建材行业利润位于历史底部 2024Q1-3玻纤/水泥/装饰材料净利率降至6%/1%/8% [6] - 政策对行业趋势变化为助力而非颠覆 盈利反弹取决于需求恢复和竞争格局 [6] - 北新建材案例:2022年销量下滑12%但单位盈利未下滑 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 [7] 细分行业比较 - 玻纤行业:全球CR6超75% 中国巨石全球市占率近30% 2024年3月起率先提价 [8] - 水泥行业:主要区域CR3在42%-52% 2024年10月提价100元/吨 2025年3月重启涨价 [9] - 消费建材:行业出清程度高 若需求企稳将具备更高市值弹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