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则制定权争夺
icon
搜索文档
刚恢复稀土供应,中国对美国出口激增7倍,美国刚要庆祝,却被中方接下来一个举动搞破防了
搜狐财经· 2025-07-22 12:04
中美稀土贸易动态 -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飙升至352.8吨(或353吨),较5月的45吨(或46吨)暴增660%以上,反映中美5月贸易协议后关键原材料出口恢复[1] - 同期中国对全球稀土磁铁出口总量3188吨,环比增157.5%但同比降38.1%,显示出口调控力度加大[3] - 出口激增包含恐慌性采购因素,美国车企(通用、福特)和科技巨头(英伟达)紧急申请临时许可[4][6] 中国稀土产业战略 - 中国首次未公开年度稀土开采配额,并推迟至6月下达,要求企业保密具体数额,打破延续四年的惯例[3] - 2025年4月起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4-5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骤降80%[4] - 实施"定向放行"策略:轻稀土(镧、铈)自由出口,中重稀土(如导弹制导用)严格管控,F-35单机耗稀土417公斤[6] 全球供应链影响 - 中国稀土精炼产量占全球92%,重稀土精炼产能达99%,通过包头矿区规模化开采(面积较2000年初扩大一倍)掌控定价权[3] - 欧盟计划投入10亿欧元自建稀土链,但2030年自给率仅20%;美国本土冶炼技术存在代差,"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单艘需4吨稀土[6] - 7月中国在广西召开打击稀土走私会议,宣布对走私"零容忍",进一步收紧灰色渠道[6] 产业技术优势 - 中国自主研发低成本提纯技术(如用塑胶替代盐酸),实现全产业链布局[3] - 北方稀土7月精矿提价,通过环保标准(每吨稀土产生2000吨废料)构建竞争壁垒[9] - 日本铃木曾因稀土零部件短缺暂停生产,印证中国供应链调控的直接影响[4] 长期战略布局 - 中国采用"配额保密+环境税+追溯管理"三重手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7] -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强调资源保护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关联[7] - 行业分析指出中国已完成从"卖资源"到"控规则"的战略升级,构筑难以撼动的优势地位[9]
碳博会专家观点:中国成熟的绿色产能 正转化为全球低碳转型的公共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1:16
行业并购趋势 -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正经历深刻并购重组浪潮,并购活动呈现明显战略导向性,企业更注重获取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和拓展市场渠道而非单纯规模扩张 [1] - 跨境并购比重持续提升,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将国内成熟商业模式和产能优势向全球输出,形成双向流动 [1] - 并购方向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如氢能、储能和碳管理,并购模式从单纯股权收购向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多元化形式拓展 [2] 产业竞争格局演变 - 企业以全球化视野重构创新版图,通过精准并购整合核心资源,推动竞争从单一产能比拼升级为系统化解决方案较量 [1] - 跨境并购与本土优势深度协同,加速尖端技术引进消化,同时将中国绿色产能转化为全球低碳转型公共产品 [1] - 行业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阶段向估值革命、利润革命阶段转换,符合行业发展普遍规律 [2] 技术整合与规则制定 - 企业并购动机从规模扩张转向瞄准关键技术短板,通过收购上下游技术公司构建完整技术链条 [2] - 气候技术竞争本质是规则制定权争夺,需以"技术+产能"双输出模式重构全球价值链,在氢能、新型储能等领域主导国际标准制定 [2] - 数字孪生技术被提议用于建立跨境碳核算体系,将技术获取转化为规则创制能力是掌握全球绿色秩序主动权的关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