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碳博会专家观点:中国成熟的绿色产能 正转化为全球低碳转型的公共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1:16
"这轮并购方向将更加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如氢能、储能和碳管理等;并购模式将更加多元化,从单纯 的股权收购向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模式拓展。"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表示,中国气候 科技产业的并购浪潮正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从国内领先向全球引领跨越。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的并购热潮,反映了通过整合技术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趋势。蒋斌说:"过去企 业并购多是为了扩大规模,现在更多瞄准关键技术短板,通过收购上下游技术公司,把零散的技术拼成 完整链条。但企业需要把买来的技术真正融入自身创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在全球绿色技术竞赛 中从追赶者成为领跑者。"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6月5日至6月7日举行。本届碳博会 期间,安永研究院、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发布了《并购潮起,面 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2025版)白皮书。白皮书提到,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 并购重组浪潮,并购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战略导向性。企业不再局限于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并购 获取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和拓展市场渠道。跨境并购比重持续提升,中国企业 ...
碳边境调节机制下,中欧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18 19:30
中欧经贸合作与CBAM影响 核心观点 - 中欧需在多边平台深化合作,争取CBAM简化措施利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 CBAM短期对中国影响有限(钢铁、铝为主),长期将挑战制造业高碳现状 [2] - 中欧在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潜力大,但CBAM可能引发贸易摩擦 [3][4] CBAM对欧盟的影响 - 欧盟内部不平等加剧:德国等发达国家受益,保加利亚等进口依赖国面临产出限制 [2] - 成员国成本分化:钢铁等高碳产品进口国(如希腊、爱尔兰)受冲击显著 [2] CBAM对中国的挑战 - 覆盖行业初期以钢铁、铝为主(占中国对欧出口主力),水泥、化肥影响较小 [2] - 中国工业化进程决定制造业高碳现状将持续,新能源高速增长难快速扭转 [2] - 可能引发WTO合规争议,增加贸易摩擦不确定性 [4] 中欧合作机遇 - 绿色技术协同:中国光伏组件、动力电池产能优势+欧盟政策框架(如《欧洲绿色协议》) [9] - "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合作加速 [3] - 碳核算体系共建:开发跨国数据平台,应用区块链/卫星监测技术提升数据透明度 [8] 应对CBAM的具体措施 - 政策协调:通过中欧气候对话机制讨论碳定价抵扣方案(如国内ETS抵减CBAM费用) [7] - 50吨豁免门槛:欧盟新规惠及中国中小型碳密集企业,节省数据验证成本 [6] - 收入再分配机制:提议设立CBAM低碳转型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脱碳项目 [9] 行业数据与覆盖范围 - CBAM过渡期覆盖钢铁、铝、水泥、化肥四大行业,钢铁和铝占中国对欧出口主要份额 [2] - 中国光伏组件、风电设备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