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 - 语言 - 行为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分层VLA模型与完全端到端VLA哪个方向好发论文?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3 15:32
最近有同学陆续来问我们,传统的感知、规划这块还能继续发论文吗?感觉工作都已经被做的七七 八八了,审稿人会打高分吗? 说到传统的感知、规划等任务,工业界都还在继续优化方案!但学术界基本都慢慢转向大模型与 VLA了,一个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子领域...... 如果您真的需要选择论文研究方向,我们建议向大模型、VLA靠拢。而我们也为大家准备好了VLA 相关研究课题,如果您还没有切实的自驾研究方向,欢迎加入学习。 ⼀、VLA科研论文辅导课题来啦⭐ 端到端(End-to-End)自动驾驶旨在构建一个统一的智能模型,直接将传感器原始输入(如摄像头图 像)映射到车辆的驾驶控制指令(如转向、油门、刹车),从而替代传统的多模块、级联式架构 (感知、预测、规划、控制)。这一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而VLA模型的出现正是为 了解决前序阶段的瓶颈,标志着一个新范式的开启。 1. 传统模块化架构的时代: 早期的自动驾驶系统(L2-L4级)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如 物体检测、轨迹预测、路径规划)被独立开发和优化。 优势: 逻辑清晰,各模块可独立调试和 验证,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 瓶颈: 错误累积效应: 上游模块的微小误差 ...
技术狂热过后,人形机器人下半场开拼:谁的订单先落地?
硬AI· 2025-07-22 16:22
大摩认为,市场已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预期充分定价,投资者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率先实现订单落地并验证商业价 值。大多数集成商设定2025年交付数百至数千台的目标,落地情况将成为衡量行业进展的关键指标。 投资者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率先实现订单落地并验证商业价值。大摩预计,随着政府持续支持,预 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订单将加速落地,同时核心技术也将有突破性进展。 01 市场动态转变: 从技术热潮到商业价值验证 硬·AI 作者 | 卜淑情 编辑 | 硬 AI 狂热的技术炒作结束后,人形机器人行业已进入商业落地关键期。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将从技术狂热阶段转向关注 实际商业落地,订单获取和实际应用将成为驱动市场情绪的决定性因素。 市场已经对技术预期充分定价。报告指出,在经历了2025年第一季度37%的强劲上涨后,由于部分集成商 下调交付目标且缺乏突破性技术进展,行业在3-7月期间出现了6%的回调。 2025年第一季度,人形机器人价值链迎来一波强劲上涨,中国相关股票从1月至3月上涨37%,明显跑赢 MSCI中国指数。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推动: 科技巨头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