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

搜索文档
“鲸”彩绽放:建设银行威海经发支行以“鲸”文化品牌书写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实践新篇
齐鲁晚报· 2025-06-25 20:05
金融文化品牌建设 - 公司以"鲸"文化品牌为引领,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核心要义转化为实践,成功入选2025"好品金融"案例[1] - 文化品牌包含"经于诚、发于智、建于德、行于稳"四大核心要素,形成"四力汇聚"的发展模式[14] - 文化实践成果显著,辖内营业室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五星级文明服务网点、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14] 适老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为当地首家通过国家适老服务认证的国有大行网点,构建"窗口+专员+通道+课堂+天地"五位一体服务体系[3] - 老年客户个人存款贡献度达35%,定期存款贡献度高达41%,成为当地老年群体首选银行[3] - 设立"银龄天地"专区配备防滑座椅、放大镜等设施,每月开展4期方言反诈课堂[3] 诚信文化建设 - 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张富清事迹,打造"赤诚丹心、殚诚尽心、竭诚用心、精诚齐心"四诚准则[4] - 组建"张富金融服务队"定期开展社区金融知识普及,覆盖企业、校园等多场景[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针对科创企业推出"科技金融+股权融资"方案,实现3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落地[8] - 创新"裕农快贷+产业链金融"模式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定制"环境效益评估模型"支持绿色项目[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一般性存款余额90.1亿(全辖第二),贷款余额83.2亿(区内四行首位)[8] 人才与团队建设 - 通过"普惠夜校"跨岗位培训机制,三年培养17名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9] - 员工在市级支付服务竞赛中获个人一等奖,助力分行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国有大行第一)[9] 社会责任实践 - 打造"建行蓝+爱心红"公益品牌,连续七年开展"爱心粥"志愿服务,年均服务户外劳动者超2万人次[10] - "劳动者港湾"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与政府部门联建"政务+金融"服务生态[10] - 近三年新增纳税超千万元,连续获评"纳税百强企业"[10] 风险管理体系 - 构建"学、警、查、谈、诺"五位一体合规管理体系,实现近三年对公贷款"零不良"、安全生产"零案件"[13] - 按月演练突发事件预案,建立"八小时外"监督台账,获总行级"平安建行"称号[13]
105家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年报公示: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向建设一流投行迈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2:25
日前,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2024年度)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公示。这是中证协连续第四 年公示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实践成果,共有105家券商的报告参与公示。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报告发现,如何践行并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成为证券行业2024年开展文化建设工 作的核心要素。证券公司通过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履行"五要五不"实践要求,形成以文化 引领业务、以品牌驱动增长的新格局,为争创一流投资银行提供强劲的软实力支撑。 世纪证券打造"人人都是风险官"文化子品牌,从行为、组织、观念三个层次推动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提质增效。该品牌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全面主动",要求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突出风险管理"全面、全程、全员"的特点;二是"审慎稳健",提升员工对合规风控底线的敬畏心和约束 力的同时,平衡风险与收益,确保各项业务符合监管要求。 开辟金融"出海"新航线 2024年,中资券商加快"出海"步伐,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将国际业务着力打造成为业绩增长 的新引擎。 去年,中国银河证券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3亿元,同比增长8.29%,成为公司第三业绩支柱。公司 不仅助力多家中国企业境 ...
诚信文化建设:永不停歇的持久战
金融时报· 2025-05-16 11: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诚信作出内容丰富的重要论述,将诚信价值由个人德性涵养延伸 至国家治理理念,将失信治理方式从以道德教育为主转向德治与法治并重,以人际诚信、经济诚信、社 会诚信、政治诚信、国际诚信等多主体、多层次制度建设,共建诚信社会、诚信中国。 在现代金融业进行诚信文化建设、构建起更可靠的信任体系至关重要,不仅需要道德自律,还需要技术 和制度保障,更需要将"诚信基因"融入教育血脉。诚信文化建设应是一场持久战。 从商鞅立木到数字契约的进化 当气体麻醉药通过面罩缓缓吸入之时,患者与医生之间最珍贵的是什么?是"我把生命交给你"的原始信 任。这种信任历经千年淬炼,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隐形血液。 商鞅"徙木立信"的典故,不仅是法家治国智慧的经典实践,更在中华文明史上刻下"信为政基"的文化基 因。商周时期的青铜玺印、秦简上的封泥官印、西汉皇后之玺,直至当今时代的各种印章、纸质契约合 同、区块链存证的电子合同,尽管名称不同,但都延续着"立木为信"的精神内核。从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到明清时期晋商票号的银票,再到近现代的各类纸币、信用卡、电子支付货币等,人们用制 度与科技编织了一张信任大网。 金融信任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