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组合拳

搜索文档
4月金融数据前瞻及5月流动性展望
光大证券· 2025-05-09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信贷投放同比多增,4月受全球经贸摩擦、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信贷增长或“小月更小”,后期需考虑总需求修复和银行体系运营稳定性;预计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00 - 5000亿、新增社融6000 - 8000亿,M1、M2增速环比回升;5月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资金面平稳,银行需关注负债成本改善及扩表策略差异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月信贷情况 - 总量层面:4月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落、同比少增,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000 - 5000亿、同比少增约一半,贷款增速7.3%附近、环比3月下行0.1pct;贸易摩擦使外贸企业信用扩张放缓,有效融资需求未实质性转暖,“防空转”政策下低息短贷等冲量强度弱于去年同期;4月票据利率中枢下移、月末“翘尾”,走势指向贷款投放“前低后高”,冲量强度相对有限 [4][5] - 结构层面:对公仍是信用扩张“压舱石”,零售投放景气度季节性回落。对公端票据、中长贷正增支撑贷款,短贷负增拖累明显;零售端按揭季节性负增长,消费贷向“量价均衡”过渡 [6][8] 4月社融情况 - 预计新增社融6000 - 8000亿,增速8.6% - 8.7%、较3月回升;政府债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表内新增信贷增量零左右、同比少增,未贴现票据或显著负增长,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和信用债净增、IPO等延续递增 [14] 4月M1、M2情况 - 预计M1增速3.5%、较3月末回升1.9pct,M2增速8%左右、较3月上升近一个百分点,M2 - M1增速差4.6pct附近、环比收窄0.8pct;4月M1增量季节性负增长、负增规模下降,M2受财政存款多增拖累但低基数使增速上行 [18][20] 5月资金面情况 - 4月资金面“稳中偏松”,短端资金利率下行,中长端存单利率波动下行,央行长期资金呵护加码;5月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一揽子政策落地,宽货币基调不改,但需观察资金成本下行幅度 [23][24] 一揽子货币政策影响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加码,结构性大于总量,更强调精准支持,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加量等;注重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自身经营稳健的“第四重平衡”,改善银行负债成本;“防空转”诉求下,负债层面定价改善强度决定银行体系扩表能力,5月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不同银行或采取不同扩张策略 [26][28][31]
货币政策“组合拳”稳预期促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5-09 08:29
政策背景 - 中国经济面临内外压力叠加,外部有美国加征关税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不确定性,内部需应对房地产市场调整和科技创新动能不足等结构性问题 [2] - 央行政策是对"稳预期、稳增长"目标的主动回应,通过降准、降息等措施释放流动性,缓解市场短期压力并为中长期经济转型争取空间 [2]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精准支持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 [2] 政策分类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3] - **价格型政策**: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带动LPR下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 [3] - **结构型政策**: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政策效果 - **短期目标**: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缓解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流动性紧张,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中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融资成本 [5] - **中长期目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设立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6] 未来展望 - 强化政策协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合力,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与税收优惠、研发补贴联动 [7] - 完善制度设计,优化结构性工具考核机制,将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的信贷投放纳入考核指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