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前瞻
搜索文档
流动性观察第118期:10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季节性回落,社融、货币降速
光大证券· 2025-11-06 22:17
报告投资评级 - 银行业: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10月金融数据预计呈现信贷季节性回落、社融与货币增速下降的态势 [3] - 信贷投放强度减弱,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000-4000亿元,同比少增1000-3000亿元 [3][4] - 社融增速预计回落至8.4%附近,政府债仍是主要支撑但贡献边际下降 [3][12] - M1、M2增速在较高基数下预计环比回落,存款在居民、企业、政府及非银机构间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 [3][19] 信贷投放分析 - 10月信贷投放季节性走弱,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000-4000亿元,同比少增1000-3000亿元,对应月末贷款增速回落至6.5%-6.6%附近 [4][6] - 经济环境方面,10月中采制造业PMI为49%,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低于荣枯线;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9.7%、48.8%、45.9%,较9月分别下降2.2、0.9、1.9个百分点,产需指数均走弱 [4] - 票据市场方面,1M、3M、6M期转贴利率10月报价中枢分别为0.72%、0.26%、0.63%,环比9月下行67、98、17个基点,月末再现"零利率"行情,票据贴现承兑比为84%,较9月回升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的81% [5] - 未来信贷扩张支点或集中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与扩容(一期5000亿元)以及化债背景下对公贷款的"压舱石"作用 [6] 信贷结构分析 - 对公端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预计中长贷投放减弱,短贷负增长,票据贴现强度加大 [7] - 过去五年10月对公短贷新增规模均值为-1328亿元,环比9月回落5318亿元;对公中长贷增量均值为3291亿元,环比9月少增7361亿元 [7] - 零售端居民贷款读数预计再度回落,按揭负增压力加大 [8] - 10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30亿元,环比微增0.1%,同比减少41.9%,1-10月累计销售操盘同比下降16%,降幅较1-9月走阔4.2个百分点 [8] - 非房消费贷增长缺乏驱动力,居民扩表意愿较弱,虽有财政贴息政策支持,但最终信用拉动效果预计弱于理论值 [9] 社会融资规模分析 - 预计10月新增社融6000-8000亿元,同比少增约6000-8000亿元,增速降至8.4%附近,较9月末回落0.3个百分点 [12] - 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预估在600-2600亿元左右,低于去年同期的2965亿元 [12] - 政府债净融资规模5281亿元,明显低于去年社融口径政府债增量1.05万亿元 [13] - 信用债(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等)合计净增2515亿元,环比9月多增1497亿元,同比多增1372亿元;企业端IPO、定增等合计融资574亿元,环比9月多增137亿元 [13] - 中性假设下,若11-12月贷款增量同比持平,全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16.5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年末贷款增速回落至6.4%-6.5%附近;年末社融增速或回落至8.1%-8.2%附近 [15] 货币供应量分析 - 预计10月M1、M2增速环比9月均有下降,M2-M1剪刀差或维持相对低位 [19] - 影响因素包括:10月财政多收少支导致存款转移;季初理财等资管产品规模扩容分流一般存款;股市交投热度高导致居民存款入市;贷款投放强度回落导致存款派生放缓 [19] - 2024年10月M1(新口径)、M2增量分别为-526亿元、2294亿元,显著高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形成较高基数 [19]
流动性观察第 115 期:7月金融数据前瞻:社融向上、贷款向下
光大证券· 2025-08-08 21:14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7月金融数据呈现"社融向上、贷款向下"的分化特征,政府债增发支撑社融增速抬升至9%,但贷款受需求不足压制同比少增2000亿[3][13] - 信贷结构分化明显:对公短贷季节性负增长(历史7月均值-3566亿),中长贷受PMI低于荣枯线影响景气度下降;零售端居民加杠杆意愿低迷,按揭贷款负增压力大[6][7] - 货币供应M1增速稳定在4.5%,M2增速小幅回落至8.1%,居民企业存款与政府非银存款呈现跷跷板效应[17] 分项数据预测 人民币贷款 - 总量:预计7月新增不足1000亿(同比少增2000亿),增速降至7%[4][5] - 对公端:短贷受季末冲量到期影响负增长,中长贷受PMI 49.3%及PPI通缩拖累[4][6] - 零售端:居民贷款历史7月均值仅1749亿(环比少增6717亿),按揭受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跌7.32%影响负增[7] 社会融资 - 总量:预计新增1-1.2万亿(同比多增3000-5000亿),增速9%[13] - 结构:政府债净融资1.25万亿(同比多增5662亿)为主要支撑,信用债净增3700亿(同比多增1700亿)[14] 货币供应 - M1:低基数下增速稳定在4.5%,但实际读数受财政抽水及理财扩容影响负增长[17] - M2:增速回落0.2pct至8.1%,存款季节性向财政存款转移[17] 市场指标观察 - 票据利率:1M/3M/6M转贴利率月末分别跌至0.01%/0.31%/0.3%,6M利率中枢较6月下行27bp至0.79%,反映信贷需求不足[5][11] - 房地产数据:百强房企7月销售操盘金额2112亿回落至历史低位,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分化(新房环比+0.18%,二手环比-0.77%)[7]
6月金融数据前瞻:低基数效应下的季节性修复
光大证券· 2025-07-07 22: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隐债置换等因素影响下,2Q以来贷款投放降速,4、5两月读数在较低基数上延续同比少增 6月,贷款投放季节性加码,增量读数有望实现同比多增 社融层面,6月社融增量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信贷稳定与政府债增发支撑,社融增速有望抬高 货币方面,去年整顿企业存款“手工补息”对M1、M2形成持续下拉,低基数下预计今年6月M1、M2增速环比上修 [3] 各部分总结 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3 - 2.5万亿左右,同比多增2000 - 4000亿 - 6月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有望实现同比多增 经济形势上,6月中采制造业PMI为49.7%,环比5月回升0.2pct;产需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环比上修,外部扰动减弱带动出口企业经营景气度有所改善 [4] - 银行6月贷款投放诉求季节性提升,月内部分银行通过票据贴现转贴现、对公短贷等集中冲量填补规模 前期对四家大行的5200亿定增注资于6月落地,可有效补充资本金,对信贷投放形成支撑 [4] - 6月转贴现利率走势“先下后上、月末翘尾”,各期限转贴现中枢较5月下行,转贴现 - Shibor利差倒挂幅度走阔 结合开票情况,上中旬票源供给有限,部分机构收票填补信贷规模,下旬票源供给量回升,月末利率翘尾 [5] - 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 - 2.5万亿左右,同比多增2000 - 4000亿,对应月末增速7.1% - 7.2%,同5月末基本持平 节奏上或延续“月初回落、月末冲高”特点 7月上中旬或面临短贷集中到期,信贷读数负增长压力较大 国有行仍发挥头雁作用,部分对公业务优势突出的股份行投放景气度较高;部分城农商行有排名诉求;部分中小机构信贷增长难度较大 [6] - 对公端,预计短贷季节性放量,中长贷稳步增长,关注早偿率演化 对公短贷6月或迎来季节性放量,今年数据或强于往年 中长贷方面,隐债化债因素对企业贷款读数拖累逐步减轻,6月有望延续稳步增长 需关注对公端贷款早偿压力有所抬头 [7] - 零售端,预计信贷读数季节性增长,居民消费购房需求改善程度有限 6月居民信用活动出现季节性扩张 按揭方面,不同城市、项目间交易景气度延续分化态势,预估新增读数环比改善 非房消费贷方面,“6.18”购物节带动居民端消费需求释放,推动短期消费贷、信用卡读数阶段性增长,但后续贷款增长持续性、稳定性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 [8][9] 预计6月新增社融4 - 4.2万亿,增速上行至8.9%附近 - 预测6月社融新增4 - 4.2万亿,同比多增7000 - 9000亿,增速8.9%附近,较5月末上行0.2pct,维持年初以来反弹上行状态 [12] - 表内新增信贷:央行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2.3 - 2.5万亿,对应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在2.5 - 2.7万亿,同比多增3000 - 5000亿 [12] - 未贴现票据:6月银行表内贴现或维持一定强度,票据市场延续供不应求状态,未贴现票据或延续负增,增量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12] - 直接融资:6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1.4万亿,同比多增5600亿,有效拉动社融增长 6月信用债合计净增2600亿,同比多增500亿;企业端IPO、定增等合计融资330亿,延续低增状态 [12] 低基数效应下,预计6月M1、M2增速均小幅上修 - 预计6月M1增速小幅上修,关注降息后存款“搬家”强度 6月政府债供给放缓,季末财政开支力度加大,政府存款向居民、企业存款转移;季末理财等表外产品资金季节性回流驰援存款;5月国股行存款挂牌利率、存款自律上限再度非对称下调,大行、中小行存款利差走阔,部分大行存款或向城农商行等县域机构迁移 低基数效应下,预计6月M1增速可达3%,延续5月以来上行态势 [19] - M2增速亦有望边际改善 6月政府存款、非银存款向居民、企业端转移,推动M2环比增长,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偏低 预计6月M2增速有望达8%以上,较5月末增速改善0.1pct [20]
流动性观察第111期:5月金融数据前瞻
光大证券· 2025-06-09 2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信贷读数受需求不足、隐债置换、季节性等因素扰动呈现“小月更小”特征,5月预计贷款投放力度季节性加码但或仍同比少增,社融增长相对稳定,M1、M2增速相对稳定[3] 各部分总结 预计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7000亿左右,同比少增2500亿 - 5月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但同比少增,有效融资需求未实质性转暖,“OMO - LPR - 存款”联动降息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预计贷款投放同比少增且节奏为“月初回落、月末冲高”[4] - 5月1M转贴现利率波动下行,3M、6M期转贴利率运行相对稳定,月末票据冲量不明显[4] - 预计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00亿左右,对应贷款增速7.1%附近,较4月末小幅下行0.1个百分点,后续信贷投放需财政政策加力提效[5] - 对公仍是信用扩张“压舱石”,中长贷为对公贷款增长主要支撑,月末短贷冲量普遍,5月对公短贷读数预计环比改善[5][6] - 零售投放景气度偏弱,居民消费购房需求待改善,按揭新增读数或延续小幅负增,非房消费贷增长疲软,经营贷增长放缓但仍是支撑力量,5月预计环比回升但不及去年同期[7][8] 预计5月新增社融1.9万亿左右,增速维持8.7%附近 - 预计5月社融新增1.9万亿左右,增量同比大体相当,增速维持8.7%,政府债是支撑社融增长主要力量[14] - 预计5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5000亿左右,同比少增3000亿左右[15] - 5月未贴现票据或延续负增,增量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15] - 4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同比多增,拉动社融增长,信用债净增同比多增,IPO、定增等延续低增状态[15] 预计5月M1增速小幅上修,M2增速相对稳定 - 预计5月M1增速小幅上修,财政多收少支、理财规模扩容、政府债发行前置、存款降息等因素综合影响下,虽M1或延续季节性负增,但因去年低基数增速较4月小幅上修[18][19] - 预计5月M2增速维持在7.9 - 8%左右,同4月末大体持平,M2 - M1增速差预计在6.2pct附近,环比4月小幅收窄,企业资金活化程度好转,居民端定期化待改善[21]
4月金融数据前瞻及5月流动性展望
光大证券· 2025-05-09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信贷投放同比多增,4月受全球经贸摩擦、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信贷增长或“小月更小”,后期需考虑总需求修复和银行体系运营稳定性;预计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00 - 5000亿、新增社融6000 - 8000亿,M1、M2增速环比回升;5月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资金面平稳,银行需关注负债成本改善及扩表策略差异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月信贷情况 - 总量层面:4月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落、同比少增,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000 - 5000亿、同比少增约一半,贷款增速7.3%附近、环比3月下行0.1pct;贸易摩擦使外贸企业信用扩张放缓,有效融资需求未实质性转暖,“防空转”政策下低息短贷等冲量强度弱于去年同期;4月票据利率中枢下移、月末“翘尾”,走势指向贷款投放“前低后高”,冲量强度相对有限 [4][5] - 结构层面:对公仍是信用扩张“压舱石”,零售投放景气度季节性回落。对公端票据、中长贷正增支撑贷款,短贷负增拖累明显;零售端按揭季节性负增长,消费贷向“量价均衡”过渡 [6][8] 4月社融情况 - 预计新增社融6000 - 8000亿,增速8.6% - 8.7%、较3月回升;政府债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表内新增信贷增量零左右、同比少增,未贴现票据或显著负增长,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和信用债净增、IPO等延续递增 [14] 4月M1、M2情况 - 预计M1增速3.5%、较3月末回升1.9pct,M2增速8%左右、较3月上升近一个百分点,M2 - M1增速差4.6pct附近、环比收窄0.8pct;4月M1增量季节性负增长、负增规模下降,M2受财政存款多增拖累但低基数使增速上行 [18][20] 5月资金面情况 - 4月资金面“稳中偏松”,短端资金利率下行,中长端存单利率波动下行,央行长期资金呵护加码;5月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一揽子政策落地,宽货币基调不改,但需观察资金成本下行幅度 [23][24] 一揽子货币政策影响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加码,结构性大于总量,更强调精准支持,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加量等;注重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自身经营稳健的“第四重平衡”,改善银行负债成本;“防空转”诉求下,负债层面定价改善强度决定银行体系扩表能力,5月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不同银行或采取不同扩张策略 [2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