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百威亚太(01876):延续去库,务实调整
华创证券· 2025-08-01 12:16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百威亚太(01876 HK)"推荐"评级 目标价10港元[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31 4亿美元 表观/内生同比-7 7%/-5 6%[1] - 2025H1正常化EBITDA 9 8亿美元 表观/内生同比-10 6%/-8 0%[1] - 2025H1正常化归母净利4 7亿美元 同比-14 1%[1] - 单Q2营业总收入16 8亿美元 表观/内生同比-4 6%/-3 9%[1] - 单Q2正常化EBITDA利润率29 7% 表观/内生同比-0 3pcts/-0 2pcts[1][6] 分区域运营情况 亚太西部(中国+印度) - 25Q2中国区收入同比-6 4% 销量内生-7 4% 吨价同增1 1%[6] - 印度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亚太西部整体收入同比-2 7% EBITDA利润率提升1 1pcts至30 8%[6] 亚太东部(韩国为主) - 25Q2收入同比-8 4% 销量内生-10 4%(韩国渠道囤货影响) 吨价同增2 2%[6] - EBITDA利润率下降6 5pcts至25 1% 主因高基数及商业投资增加[6] 财务预测 - 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测: 63 49/64 80/66 08亿美元 增速1 6%/2 1%/2 0%[2] - 2025E-2027E归母净利预测: 7 62/8 23/8 71亿美元 增速5 0%/7 9%/5 9%[2][6] - 2025E毛利率维持50 4% 净利率提升至12 0%[1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8 26港元对应2025E PE 18倍 PB 1 3倍[2][3] - 目标价10港元对应2025E PE约22倍[6] 经营展望 - 中国区: Q3延续渠道优化 Q4低基数下有望恢复增长 非现饮渠道高端产品占比提升[6] - 印度区: 高端化加速 产品双位数增长持续[6] - 韩国区: Q3发货节奏正常化 提价效应持续释放[6]
洽洽食品(002557):短期承压不改长期逻辑 洽洽结构优化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01 08:29
洽洽正处于短期盈利承压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的关键交汇点。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 母净利润为8,000–9,750 万元,同比下降约71–76%,主因是原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毛利率下行。公 司25Q1 收入同比下降13.7%,反映出主力品类动销放缓、渠道去库存延续。我们判断,公司当前主动 压缩利润释放节奏,在保证终端投放与品牌维护的前提下进行结构优化,为后续增长修复创造空间。 公司加快品类创新步伐,强化健康零食与多场景产品矩阵。7 月29 日,洽洽发布五款重磅新品,包 括"山野系列瓜子""全坚果系列""魔芋千层肚""鲜切薯条"及"瓜子仁冰淇淋",覆盖炒货、坚果、魔芋制 品、薯类休闲与跨界甜品等多个方向,既体现对营养、健康趋势的精准把握,也强化情绪价值与消费场 景连接。我们认为,本轮上新有望拓展洽洽在年轻客群与非传统消费时点的触达半径,对冲传统品类增 长压力,助力结构占比优化。 公司已搭建系统化原料保障机制,但短期成本压力仍未完全缓解。洽洽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累计 布局近百万亩葵花种植基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推进规模化种植,年推广面积超6.7 万公顷,累计合作 农户超2 万户。以新疆伊犁为例, ...
消金行业正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证券时报· 2025-06-18 02:02
行业整体表现 - 消费金融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头部公司如招联消金 兴业消金等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而蚂蚁消金及部分腰部机构如宁银消金 平安消金等实现增收增利 [1] - 资产增速差异显著 蚂蚁消金总资产同比增超30% 建信消金增长超70% 而阳光消金 招联消金 兴业消金等总资产规模下降 [1] - 行业普遍面临利息净收入下滑问题 招联消金利息净收入由205 35亿元降至187 19亿元 马上消金由102 8亿元降至94 95亿元 [2] 收入结构与资产质量 - 多数消金公司未披露收入结构细节 但可查数据显示2024年利息净收入普遍滑坡 部分头部公司出现"量价齐跌"现象 [1] - 部分公司如尚诚消金 中银消金虽贷款规模未降 但利息净收入仍下滑 [3] - 客群下沉导致长尾客户信用风险滞后暴露 某500-1000亿规模消金公司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超75% 严重拖累利润 [4] 战略调整与经营重点 - 行业集体告别规模高增长阶段 多家公司主动弱化贷款余额增量及新增客户数考核 转向强化资产质量管控 [3] - 头部公司如招联消金将"质量"置于经营四要素(质量 效益 规模 结构)首位 强调主动优化资产结构 [3] - 华东地区某中型消金公司已放弃规模考核数年 仅以净利润为指标 反映行业普遍转向存量市场竞争 [4] 市场环境与利率挑战 - 消费金融市场增速放缓 居民消费动能减弱 36%高息资产风险积累 24%利率资产利润空间有限 [4] - 腰部机构虽在低基数上实现高增长 但明确表示今年不再强制要求增速 [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稳住存量零售资产质量成为多数公司2024年重点投入方向 [3]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安全事故频发有望加速供给侧改革,关注农药产业链
上海证券· 2025-06-06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1][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家强化政策引导,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氯虫苯甲酰胺供应阶段性大幅缩减价格看涨,当前建议关注制冷剂、化纤等板块相关标的 [6][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行情走势 行业走势情况 - 过去一周(5.16 - 5.23),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 -0.66%,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 -1.0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42 个百分点,涨跌幅居所有板块第 23 位 [14] -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农药(5.19%)、涤纶(4.05%)、胶黏剂及胶带(2.79%)、其他塑料制品(1.62%)、合成树脂(0.89%) [15] 个股走势情况 -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广康生化(58.66%)、联化科技(38.97%)、贝斯美(25.00%)、宿迁联盛(18.60%)、青岛金王(18.23%) [19] 化工品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盐酸(93.64%)、冰晶石(9.27%)、国际氯化钾(7.95%)、液氯(6.09%)、NYMEX 天然气(5.71%) [5][22] - 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丙烯酸甲酯(-12.40%)、丙烯酸(-9.74%)、ADC 发泡剂(-8.98%)、天然乳胶(-7.74%)、苯胺(-6.68%) [5][22] 化工品价差统计 - 化工品价差涨跌前五的分别为价差 DMF(38.16%)、二甲醚价差(11.52%)、己二酸价差(8.06%)、间苯二酚价差(5.03%)、R134a 价差(4.94%)涨幅前五;环氧丙烷(PO)价差(-41.66%)、PTA 价差(-35.45%)、丁酮价差(-11.11%)、电石法价差 PVC(-10.30%)、PTMEG 价差(-5.35%)跌幅前五 [38]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板块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化纤板块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优质标的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轮胎板块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农化板块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优质成长标的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9][39]
雀巢、康师傅等131家快消品上市公司发布年报,68家营收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5-12 10:12
宏观经济背景 - 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首次低于同期GDP增速5% [1] - 快消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从依赖市场红利转向效率提升、品牌优化和结构调整 [1] 食品饮料行业 - 康师傅以806.51亿元营收居首,净利润37.34亿元同比增长19.8%,通过涨价策略和渠道优化实现利润增长 [8] - 农夫山泉即饮茶业务占比39%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包装水业务受舆论影响下滑但保持市场第一 [9] - 统一首次突破300亿营收,饮品业务占比63.4%,无糖茶新品"春拂绿茶"表现亮眼 [10] - 东鹏饮料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增长63.09%,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增长280.37% [12][13] - 三只松鼠重回百亿营收,子品牌小鹿蓝蓝销售近10亿元 [14] - 行业27家企业营收增长,30家净利增长,安德利、三只松鼠、东鹏饮料营收增速前三 [15] 乳制品行业 - 伊利营收1157.8亿元稳居亚洲第一,奶粉业务增长7.53% [19] - 蒙牛营收下滑10.09%,净利润暴跌97.83%,通过减员5000人等措施降本增效 [20] - 飞鹤逆势增长,营收207.5亿元增长6%,净利润36.5亿元增长11% [22] - 行业20家企业中14家营收下滑,15家净利下滑,液态奶业务普遍承压 [22] 米面粮油/调味品行业 - 金龙鱼营收2388.66亿元下滑5.03%,加速向高毛利赛道突围 [26] - 海天味业止跌回升,营收269.01亿元增长9.53%,酱油业务增长8.87% [29][30] - 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海天味业、恒顺醋业表现稳健,金龙鱼、西王食品陷入亏损 [32] 啤酒行业 -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1.8%,份额减少1.49% [34] - 华润啤酒高端产品增长超9%,喜力增长近20% [35] - 青岛啤酒中高端产品销量315.4万千升,线上增长21% [36][37] - 燕京啤酒U8单品增长31.4%,推动净利增长63.74% [38] 个护日化行业 - 云南白药营收400.33亿元增长2.36%,牙膏市场份额第一 [41] - 百亚股份营收32.54亿元增长51.8%,净利增长20.74% [45] - 上海家化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计提商誉减值6.13亿元 [44] 预制菜行业 - 安井食品营收151.27亿元增长7.7%,净利14.85亿元增长0.46% [51] - 龙大美食净利增长101.41%,食品板块毛利率提升1.11% [52] - 行业14家企业中仅2家实现营利双增,整体下滑态势严峻 [53] 国际品牌 - 雀巢大中华区增长4.3%,宠物护理业务双位数增长 [55] - 百事亚太区增长3%,与《黑神话:悟空》联名营销效果显著 [56] - 联合利华推进冰淇淋业务拆分,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 [57] -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业务结构,增速普遍放缓 [58] 行业整体趋势 - 快消品企业营收下滑68家、净利下滑65家,宏观消费疲软是主因 [59] -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和战略调整应对挑战 [60] - 行业加速淘汰出清,激活新增长极成为破局关键 [60]
潮宏基:25Q1归母净利润高增,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20250509
海通国际· 2025-05-09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黄金珠宝业务营收利润稳健增长,加盟代理为营收增长主引擎,25Q1收入同比加速,高毛利产品驱动利润高增,公司通过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零售网络稳健扩张并开设海外门店提升品牌辐射力,且长期保持稳定分红策略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结构与营收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黄金珠宝业务和皮具业务,2024年两者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5.57%和4.20% [2][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10.5%),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 - 41.9%),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 - 5.1%) [2][9] - 2024年珠宝品牌“CHJ潮宏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8%,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8% [2][9] 珠宝业务分销模式营收情况 - 2024年珠宝业务自营营收30.17亿元(同比 - 7.4%),毛利率为31.6%;加盟代理营收32.8亿元(同比+32.4%),毛利率为17.3%,加盟代理是驱动营收增长主要来源 [2][9] 珠宝业务产品分类营收情况 - 公司黄金珠宝业务产品分为传统黄金产品与时尚珠宝产品,2024年传统黄金产品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38.4%上升至45.3%,营收同比增速为30.2%;时尚珠宝产品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50.7%下降至45.6%,营收同比增速为 - 0.63% [3][10]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2亿元(同比+25.4%),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44.4%) [4][11] - 25Q1潮宏基珠宝线下门店店均同比增速达35%,加盟店收入同比增长53%,受益于高毛利品类推动利润提升 [4][11] - 25Q1毛利率环比提升0.99个百分点至22.93%,1Q25净利率同比+1.1pct至8.4% [4][11] 应对金价波动策略 - 自2024年初以来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国内金价由500元/克上行至800元/克以上,公司通过提升工艺设计减少单位金耗控制成本,强化一口价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单品利润空间,维持整体毛利水平稳定 [5][12] 零售网络与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CHJ潮宏基”门店总数达1,505家,年内净增129家,其中自营店237家,净减少29家;加盟门店1,268家,全年净增158家 [6][13] - 2024年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及泰国曼谷落地门店,2025年内地市场预计净增约150家门店,继续以东南亚市场为出海战略核心区域 [6][13] 分红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每股分红约0.2元,2023年为0.25元,2024年中期分红后全年达0.35元,2025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叠加半年度分红,全年累计分红比例达160.59% [6][14]
潮宏基(002345):25Q1归母净利润高增,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9 20: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黄金珠宝业务营收利润稳健增长,加盟代理为营收增长主引擎,25Q1收入同比加速,高毛利产品驱动利润高增,公司通过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零售网络稳健扩张并开设海外门店提升品牌辐射力,且长期保持稳定分红策略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营收与利润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黄金珠宝业务和皮具业务,2024年两者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5.57%和4.20% ,2024年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10.5%),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 - 41.9%),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 - 5.1%) [2] - 2024年珠宝品牌“CHJ潮宏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8%,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8% ,按分销模式看,2024年珠宝业务自营营收30.17亿元(同比 - 7.4%),毛利率为31.6%;加盟代理营收32.8亿元(同比+32.4%),毛利率为17.3%,加盟代理是驱动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2亿元(同比+25.4%),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44.4%),一季度潮宏基珠宝线下门店店均同比增速达35%,加盟店收入同比增长53%,25Q1毛利率环比提升0.99个百分点至22.93%,1Q25净利率同比+1.1pct至8.4% [4] 产品结构情况 - 公司黄金珠宝业务产品分为传统黄金产品与时尚珠宝产品 ,2024年传统黄金产品营收占比自2023年的38.4%上升至45.3%,营收同比增速为30.2%;时尚珠宝产品营收占比自2023年的50.7%下降至45.6%,营收同比增速为 - 0.63% [3] 应对金价波动措施 - 自2024年初以来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国内金价由500元/克上行至800元/克以上,公司在产品工艺及定价结构上持续优化,通过提升工艺设计减少单位金耗实现成本控制,强化一口价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单品利润空间,维持整体毛利水平稳定 [5] 零售网络与品牌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CHJ潮宏基”门店总数达1,505家,年内净增129家,其中自营店数量为237家,净减少29家;加盟门店数量增至1,268家,全年净增158家,2024年相继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及泰国曼谷落地门店,2025年内地市场预计净增约150家门店,公司将继续以东南亚市场为出海战略核心区域 [6] 分红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每股分红约0.2元,2023年为0.25元,2024年中期分红后全年达0.35元,2025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叠加半年度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1元(含税)),全年累计分红比例达160.59% [6]
货币政策“组合拳”稳预期促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5-09 08:29
政策背景 - 中国经济面临内外压力叠加,外部有美国加征关税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不确定性,内部需应对房地产市场调整和科技创新动能不足等结构性问题 [2] - 央行政策是对"稳预期、稳增长"目标的主动回应,通过降准、降息等措施释放流动性,缓解市场短期压力并为中长期经济转型争取空间 [2]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精准支持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 [2] 政策分类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3] - **价格型政策**: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带动LPR下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 [3] - **结构型政策**: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政策效果 - **短期目标**: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缓解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流动性紧张,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中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融资成本 [5] - **中长期目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设立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6] 未来展望 - 强化政策协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合力,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与税收优惠、研发补贴联动 [7] - 完善制度设计,优化结构性工具考核机制,将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的信贷投放纳入考核指标 [7]
联泰基金周浩军:稳市场稳预期,多项金融政策齐发力
观察者网· 2025-05-07 19:57
政策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 - 降准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定向降准 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阶段性降至0% [1] - 政策利率降0.1个百分点 7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 [2] - 结构性工具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2] - 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超200亿元 [2]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原5000亿+新增3000亿 [3] - 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4] - 合并证券基金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推出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金融监管总局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已审批"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 支持1600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5]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5] - 将制定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贷款等适配新模式的管理办法 [6] - 扩大保险资金入市 拟再批复600亿元长期投资试点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7] -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8] - 推出小微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9]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10] 证监会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优化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12] - 发展科技创新债 优化注册流程 完善增信支持 [12] - 推动公募基金改革 实行浮动管理费机制 [13] - 支持汇金公司增持 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 [13] - 动态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4] - 增强A股上市公司韧性 应对关税冲击 [14] 联泰基金观点 股市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险资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及风险因子调降10% [16] - 推动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通过8000亿元合并额度工具 [16]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创设 [17]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17] -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强调"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18] - 外资持有A股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 [18] 债市 - 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0.1% 结构性工具利率0.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至1.55%-1.6% [19] - 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及PSL利率调降 利好地产债及政策性金融债 [20] -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支农支小再贷款扩容 [21] - 科创债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府增信降低违约损失 [21] - 若股市反弹超预期 部分债市资金可能转向权益市场 [22]
A股2025年一季报大数据全景图
Wind万得· 2025-04-30 11:29
业绩总览 - 2025年一季度A股整体营收16.83万亿元,同比微降0.38%,但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7%,较2024年四季度回升18.7个百分点,呈现"营收承压、利润改善"格局 [2] - 非金融板块营收增速-0.47%,剔除金融及石油石化后增速0.35%,利润端改善更显著: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增速4.17%,剔除金融及石油石化后达5.15% [5][7] - 单季度环比看,营收下滑12.4%但净利润大增89.6%,非金融板块净利润环比增幅高达248.2%,收入与利润分化明显 [11] 盈利能力 - 销售毛利率边际改善,全部A股、非金融板块及剔除石油石化后分别为17.77%、17.76%、17.69%,但ROE延续下行趋势,全部A股滚动值较2024年下降0.15个百分点至7.84% [14] - 费用管控优化显著,销售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分别降至3.15%、0.86%,同比降0.11和0.12个百分点,为盈利修复释放弹性空间 [17] 板块分化 - 创业板表现突出,营收增速6.05%,净利润增速15.40%,显著优于主板(营收-0.77%,净利润+3.84%)和科创板(净利润-63.04%) [19] - 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营收增1.81%,中证500利润增7.34%,中小盘盈利弹性主导市场结构切换 [22] 行业表现 - 科技与消费结构性走强:半导体(营收+19.5%)、硬件设备(+15.2%)、家电(+13.4%)维持高增,半导体净利润增速达32.4%,创五年新高 [25][30] - 周期板块承压:国防军工(营收-23.0%)、煤炭(-18.2%)、房地产(ROE-12%)等营收与盈利能力均处历史低位 [25][40] - 极端分化案例: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45758.5%,建材行业增3996.8%,主要因低基数效应;房地产净利润下滑1106.8% [31][34] 个股表现 - 全市场76%企业实现盈利,55%净利润正增长,其中14%企业增幅超100% [44][45] - 头部企业集中度高:金融板块包揽净利润前十,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稳居前四;非金融企业中中国移动(306.3亿元)、贵州茅台(268.5亿元)领跑 [51][54] - 高增长企业特征显著:博创科技净利润增速超3000倍,科创板伟测科技增85倍,创业板博创科技增20倍以上 [6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