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药企(MNC)
icon
搜索文档
百利天恒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创新药企的“资本新叙事”正在上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7:25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在完成A股37.64亿元定增后,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加速构建"A+H"双资本平台 [1][2] - A股定增是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医疗健康行业规模最大的A股股权融资,发行价格为317元/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底价的比率为119.16% [8][13] - 本次定增吸引30家投资者报价,最终18家胜出,包括中欧基金葛兰、工银瑞信基金赵蓓、富国基金朱少醒等顶流基金经理,其中葛兰管理的两只基金合计认购6.79亿元 [8] - 公司股价从发行价24.70元/股最高涨至414.02元/股,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5倍,市值稳定在1500亿元以上 [1][8]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核心ADC药物BL-B01D1(iza-bren)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合作,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其中8亿美元首付款刷新纪录 [5] - 该药物在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研究中,联合奥希替尼方案的客观缓解率达到100% [15][16] - 作为单药后线治疗EGFR-TKI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2.5个月,远超现有标准方案的5~7个月 [17] - iza-bren已有7项适应证被中国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1项适应证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覆盖鼻咽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癌种 [17] 研发投入与平台建设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重点推动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的研发进程 [13] - 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15个在研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就投入了9.07亿元,累计投入金额高达33.96亿元,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3.53亿元 [13] - 公司在抗体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领域取得进展,其首款I类创新药BL-ARC0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18][22]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迎来IPO热潮,截至2025年9月中旬已有13家内地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登陆港股,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3] - 公司董事长朱义提出目标,要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司打造成入门级跨国药企 [1][26] - 公司的发展与董事长朱义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其从高校教师到仿制药企业家,最终聚焦创新药研发 [23][25][26]
独家对话丨朱义:百利天恒在蓉新增投资有望实现百亿元年产值
搜狐财经· 2025-09-28 17:40
核心创新药物iza-bren(BL-B01D1)进展 - 药物为全球首创双抗ADC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双抗ADC [2] - 在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试验中实现100%客观缓解率(ORR)[2] - 当前在中国和美国开展40余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 [6] - 中国区10项II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且6项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6] - 已向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上市申请并获优先审评 [6] - 预计2026年6月前后在中国获批上市 [6] - 美国及全球3项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启动中且1项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6] - 预计2029年在美国及全球完成研究并获批上市 [6][7] - 研发周期自2014年起至2026年达12年 [6] 新增产能投资计划 - 在成都医学城新增20亿元投资建设第六期工程 [8] - 项目包含大型车间、转化中心、实验室及仓库等配套设施 [8] - 建设目的为满足双抗ADC全国及部分全球供应产能需求 [10] - 计划2027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以应对产能不足 [10] - 达产70%时预计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10] - 完全达产周期预计3-5年 [10] - 当前工程设计基本完成且设备已订购 [10] 跨国药企(MNC)发展目标 - 计划2029年实现全球商业化并成为入门级MNC [11] - 入门级MNC需具备四大能力:全球领先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能力、全球药品供应链能力及全球商业化能力 [11] - 当前已具备全球临床和供应链能力但通量不足 [11] - 研发布局中0到1阶段位于西雅图而1到N阶段位于成都 [11] 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环境评价 - 成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且对企业支持力度大 [15] - 城市特质沉静有活力且与生物医药创新需求高度吻合 [15] - 人才吸引力提升且研发团队稳定性高 [16][17] - 建议在子女国际教育及外籍人士医疗政策方面提供更多优惠以增强海外高端人才吸引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