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资金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信号出现?超3600亿跨国资金开始回流
格隆汇APP· 2025-10-27 17:14
资金流向分析 - 跨国资金出现回流信号 总规模超过3600亿 [1]
超4500亿资金回流,刷新近十年纪录!中国资产重估,股市迎来上升周期
雪球· 2025-10-25 21:01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美联储降息及国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跨国资金正加速回流,这将推动股市继续其上升周期 [3][4][29] - 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是现金流而非利润,资金回流将有效解决国内因"账期"过长导致的通缩压力和经济体感差的问题 [20][21][40][41][42] - M1增速的回升是股市向好的领先指标,且其回升趋势有望延续,外资在资产配置上呈现出"卖债买股"的迹象 [23][25][35][38] 跨国资金回流创十年纪录 - 9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整体顺差为510亿美元(约3626亿人民币),处于有史以来的高位区域 [5] - 经常项目顺差为639亿美元(约4500亿人民币),创下近十年新高 [10] - 资本项目为逆差121亿美元,但证券投资逆差为579亿人民币,直接投资逆差为15.77亿人民币 [11][34][35] 利润与现金流的区别及其影响 - 自2012年以来,中国累计进出口顺差接近10万亿美元,但同期结售汇差额几乎为零,表明大量外贸利润留存海外 [15][17] - 国内经济面临三大"账期"问题:地方政府付款延迟、地产及国企甲方付款延迟、以及因美联储加息导致外贸资金滞留海外 [21] - 资金流转速度慢是经济难以走出通缩的关键原因,打通结账通路和促进资金回流对激活国内经济至关重要 [21][22][42] M1定买卖 - M1增速的拐点出现在去年9月,其回升与股市走牛存在相关性,M1仍有继续回升的空间 [23][25] - M1回升的动力包括美联储持续降息并停止缩表、中美博弈中中国输出确定性吸引资金回流避险、以及央行政策引导 [25][26] - 股市对资金的敏感度高于经济,因此股市率先走牛,而经济复苏的体感将随着利率跨过临界点而逐渐显现 [29][30] 外资卖债买股 - 资本项目下的证券投资呈现逆差,数据显示外资在抛售国内证券,从国债利率走势判断主要抛售对象为债券 [31][35] - 根据EPFR统计,主动基金流出速度已显著放缓,而被动基金正在大幅加仓,外资整体呈现"卖债买股"的趋势 [36][38] - 外资卖债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掉期点补贴减少使得套息交易收益下降,央行同时释放流动性以平抑债市波动 [38] 资金回流解决问题的逻辑 - 通缩、股市熊市及地方债务等问题的本质是现金流问题,而非营收或利润问题 [40][41][43] - 现金流回归和账期缩短是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关键,GDP数据与民众体感之间的差异源于前者反映利润而后者依赖现金流 [41][43] - 过去三年控制现金流有助于避免资产泡沫过度膨胀,为经济软着陆创造了条件,当前周期已进入攻守易型阶段 [44][45]
资金从天而降!M1和M2异常增加
雪球· 2025-09-23 16:41
文章核心观点 - 8月份M1和M2保持较高增速且剪刀差收窄,其改善主要源于跨国资金回流而非国内信贷扩张 [3][10] - 在开放经济体下,跨国资金流动对M1、M2及资产价格的影响远超传统封闭经济模型下的信贷派生,当前资金回流趋势将推动A股和港股上涨 [11][36][43] - 资金回流进程远未结束,其规模足以推动A股走牛,且牛市早期因筹码干净,少量资金即可引发市场大幅上涨 [55][58][59] 封闭经济体与开放经济体的差异 - 传统机构分析视角受限于封闭经济体模型,无法解释在信贷和社融数据一般的情况下M1、M2为何大幅改善 [5][6][8][9] - 中国作为开放经济体,资金跨国流动频繁且规模巨大,降息导致中美利差走扩可能引发资金外流,其影响大于国内货币派生 [11][12][16][19] 存款的跨国流动机制 - 将中美银行体系简化为银行C和银行A,中国降息美国加息导致资金从C银行流向A银行,C银行缩表伴随经济下行通缩,A银行扩表伴随经济上行通胀 [20][22][23] - 过去几年央行降息常伴随外汇储备下降,后通过债券置换外汇储备,外资持有国内债券规模走高 [28][30][31] - 央行通过提供掉期点补贴,境外银行采用“买入国内债券+卖空远期人民币”策略使美元回流,阻挡汇率贬值 [34] 资金回流对市场的影响 - 随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存款开始从美国回流中国,国内银行开启扩表 [35][36] - 资金回流导致境外银行抛售中国债券,国内银行增持债券,债市利率上升,同时资金流入推升A股和港股 [37][41][42][43] - M1和M2的回升源于资金搬家而非货币派生,因此传统信贷和社融数据无法反映此变化,导致部分机构踏空行情 [39][40] 对通缩现象与楼市风险的再解读 - 国内通缩主因并非居民杠杆率绝对水平,而是跨国资金外流导致银行缩表,钱变少引发通缩 [44][45][47][48] - 此前的资金外流和通缩有助于化解房地产过热风险,现在楼市风险基本化解,预期转变,资金开始各归各位 [48][49][50][51] 资金回流趋势与市场展望 - A股和港股此前超跌为化解房地产风险的连带影响,资金回流将推动其回归合理水平 [52][53][54] - 全球过去十几年流入美国的资金量巨大,即便一小部分回流也足以推动A股走牛 [56][57][58] - 资金回流首先推升风险资产价格,随后逐渐作用于物价,核心CPI已开始缓慢回升,通缩问题将改善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