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保险通

搜索文档
暑期赴港买保险火爆,监管提醒7件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22:39
赴港投保市场概况 - 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热情高涨,2024年全年投保金额达627.98亿港元,同比增长6.49%,占香港新单保费的29% [3] - 2025年一季度香港新造保单保费达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1%,创2001年以来季度新高 [5] - 终身寿险和储蓄寿险是主要需求,两者合计占新单保单数的62.1% [5] 香港保险产品特点 - 香港保险产品设计灵活、保障全面、收益较高,成为内地居民赴港热门选择 [3] - 分红险演示利率从7%下调至6.5%,中介借机炒作"高利率窗口期" [5] - 储蓄分红型产品的非保证收益部分高度依赖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存在不确定性 [6] 销售渠道与中介问题 - 香港保险销售主要通过保险公司直属代理人和第三方经纪公司两种方式 [8] - 第三方经纪公司业绩提成高达60%,存在返佣、诱导客户等违规行为 [8] - 非法中介问题严重,香港保监局对无牌销售持零容忍态度,最高可判处监禁两年及罚款100万港元 [9] 监管政策与风险提示 - 境外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波动、理赔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等风险 [3] - 香港保监局提醒内地访客"赴港投保7件事",包括亲身赴港购买、不与无牌人士接洽等 [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认为现阶段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10] 市场趋势与数据 - 2024年各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金额分别为:Q1 156亿港元、Q2 141亿港元、Q3 170亿港元、Q4 161亿港元 [3] - 7月1日起香港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 [5] - 香港保监局暂未公布2025年一季度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统计情况 [5]
“打飞的”赴港投保再掀热潮 监管提醒这些风险
国际金融报· 2025-08-01 13:17
赴港投保市场现状 - 2024年内地访港旅客达3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占全年访港旅客量的75% [2] -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新造保单保费2198亿港元,同比激增22%,创十年新高,其中内地访客贡献628亿港元,占比28.6% [2] - 2025年一季度全港新单保费934亿港元,同比上升43.1%,刷新2001年以来最高季度记录 [2] - 香港保监局自2025年7月1日起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中介借势炒作"窗口期" [2] 监管政策与风险提示 - 河北金融监管局明确境内机构或个人销售境外保险产品属违法违规行为,提醒消费者境外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理赔、维权等风险 [1] - 香港保监局要求内地访客必须亲身赴港投保、直接支付保费、禁止中介回佣,并强调需了解产品风险及索赔流程 [4] - 2004年原保监会联合公安部打击"地下保单",2016年再度发文指出非法销售境外保单的四类危害 [6][7] - 2024年广东金融监管局开展专项治理,处罚案例包括景全公司上海代表处(罚款30万元)和华康创融(没收违法所得1.92万元+罚款6万元) [7] 行业吸引力与风险因素 - 香港保险市场优势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品丰富性及监管完善性,尤其吸引高端金融需求客户 [3] - 主要风险包括汇率波动(港元/美元计价)、法律体系差异、信息不对称及缺乏类似内地保险保障基金的兜底机制 [4] - 专家建议消费者选择合规保险公司、仔细阅读条款、提供真实信息,并理性匹配自身需求 [4][5] 跨境保险通提案进展 - 全国政协委员提议仿效债券通模式在大湾区试点销售香港保险产品,但金融监管总局认为因法律、监管及消费者保护差异,试点时机尚不成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