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硬一体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下场做硬件,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16:18
作 者丨孔海丽 编 辑丨张伟贤 图 源丨IC p h o t o 一场由AI巨头与设计传奇联手发起的硬件创新正在悄然酝酿。 当地时间5月2 1日,Op e nAI宣布以6 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 o n y I v e)创立 的AI硬件初创公司i o, 并计划于2 0 2 6年底前推出首款AI "伴侣"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 。 更关键的是,乔尼·艾维的参与让Op e nAI获得了挑战苹果设计话语权的资本。从iPo d到Ap p l e Wa t c h,乔尼·艾维的极简主义曾是苹果产品的灵魂,而如今,这位知名设计师正将同样的设 计哲学注入AI硬件,试图定义下一代交互标准。 尽管Op e nAI宣称设备将"超越智能手机",但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首先,供应链与量产能 力存疑。1亿台的出货目标(超越初代iPh o n e的销量)需要庞大的制造体系支撑,而i o团队此 前并无量产经验,Op e nAI也没有。 其次,隐私争议难以回避。设备需持续通过摄像头、麦克风感知环境,如何平衡功能与隐私将 成为用户接受度的关键。再次,市场教育成本高昂。此前,有多家AI硬件厂商均因功能局限 和高价遭遇滑铁卢,Op ...
OpenAI买下苹果设计之神 “王炸组合”要再造一个苹果?
贝壳财经· 2025-05-23 22:25
65亿美元,身处软件领域的OpenAI"购买"到了苹果产品设计的"灵魂",期望再现30年前苹果带来的硬件革命。 在苹果公司就职27年后,乔尼艾维在2019年6月离职,后来创建了硬件公司io,直到5月21日官宣接受了山姆奥特曼的 邀请加入OpenAI,这也是OpenAI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被收购之后,io公司现有55名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者和制 造专家组成的团队也将纳入OpenAI公司,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其设计的首款设备。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相比之前几次在并购领域的活动,OpenAI对此次收购显得格外看重:其官方网站除了公布收购 信息外,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开头显示"两个朋友"字样的视频。官网还刊登了山姆奥特曼和乔尼艾维的同框照片,该照 片甚至被外国网友吐槽风格"像结婚照"。 当地时间5月21日,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并计 划于2026年底前推出首款AI"伴侣"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 虽然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并未详细说明"伴侣"设备的具体形式,但从商业层面上,一款OpenAI推出的硬件将 彻底打通这家大模型公司和用户 ...
OpenAI下场做硬件,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OpenAI的野心不止于单一设备,而是构建以AI为核心的软硬一体生态。在奥特曼的野心设想中,他甚 至提出:"如果你订阅了ChatGPT,我们就该直接给你寄一台全新的电脑。"未来用户或可通过订阅 ChatGPT服务,直接获得一台预装OpenAI生态的终端设备。 如果奥特曼的愿景成真,硬件设备将成为OpenAI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并再次大幅拉升其已然高耸的估 值。 以AI为核心的软硬一体生态模式对苹果的威胁在于,它可能绕过iOS生态的封锁。目前,苹果虽将 ChatGPT集成至Siri,但控制权仍在其手中。若OpenAI通过自有硬件建立独立入口,苹果的"服务护城 河"或将面临分流。 当地时间5月21日,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初 创公司io,并计划于2026年底前推出首款AI"伴侣"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 这一动作不仅是OpenAI从软件向硬件的战略跃迁,也标志着苹果曾经的"设计灵魂"转身投向AI战场, 并可能掀起一场消费电子久未看到的新战役。 乔尼·艾维于2019年离开苹果,随后创立了创意工作室LoveFrom, ...
小米发布XRING O1自研芯片,冲击高端芯片自主化
Canalys· 2025-05-21 11:38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2017年推出首款自研4G手机SoC芯片澎湃S1 基于28纳米工艺 应用于小米5c手机但未持续迭代 [1] - 2021年起转向技术难度较低的专用小芯片领域 商用多款自研影像处理/电源管理/信号增强等功能模块芯片 [1] - 2024年推出3纳米制程旗舰SoC玄戒O1 采用自研AP架构+外挂第三方基带方案 性能媲美市面旗舰芯片 [1] 小米SoC技术路线选择 - 采用自研AP搭配第三方基带是最优路径 基带自主研发面临专利壁垒/全球适配成本/通信环境复杂三大挑战 [2][5] - 全球仅华为/三星具备基带集成能力 其他厂商普遍采用外挂基带方案 印证技术路线合理性 [2] 芯片研发战略价值 - 构建软硬一体生态闭环 覆盖智能汽车/手机/IoT等全场景硬件 保障供应链安全 [6] - 基于澎湃OS+自研芯片实现跨终端深度协同 提升设备互联体验与交互流畅度 [6] - 强化科技创新领导力 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建立全球化竞争技术壁垒 [6] 智能手机SoC供应现状 - 2024年小米手机SoC全部依赖第三方 联发科占比63% 高通35% 紫光展锐2% [8] - 联发科芯片95%用于400美元以下机型 高通芯片20%用于400美元以上机型 [10] - 玄戒O1初期出货量保守控制在数十万级别 2024年高通骁龙8系列机型出货1950万台 天玑9000系列出货370万台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基带芯片供应商分布:苹果/谷歌用高通 华为用自研 三星用自研 小米用联发科 [7] - 玄戒O1短期内不影响现有旗舰SoC供应格局 仍需保持与第三方供应商紧密合作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