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载人深潜
icon
搜索文档
“深海本没有路,我们就是道路” 中国载人深潜“双子星”勇闯无人区
环球网资讯· 2025-10-04 17:24
载人深潜技术成就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自2016年运行以来,相继交付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2017年)和全海深“奋斗者”号(2021年)载人潜水器 [2] - 截至报告期,“深海勇士”号累计下潜858次,“奋斗者”号累计下潜441次,下潜次数和运维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奋斗者”号依托的“全球深渊探索计划”已实现万米深潜探索常态化,并获批成为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 [4][11] 深海探测应用与能力 - “深海勇士”号将执行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的考古发掘任务,团队自主研发的水下摄影测绘技术绘制了由近6万张照片拼接的高清海底地图 [5][7] - 载人深潜团队持续创新,提升潜水器的定位导航精度和摄影测绘频率,以精准提取超过10万件文物 [9] - “全球深渊探索计划”已吸引10个国家145名科学家参与,对全球九大深渊进行系统研究 [11]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国际科学家初期对中国深潜装备存有疑虑,但通过联合科考(如与新西兰的合作)证明了其专业性和可靠性 [18][20] - 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下潜至“魔鬼西风带”的普伊斯哥海沟最深点,在75小时内完成5次下潜并获取大量珍贵样本 [23] - 未来“深海勇士”号将专注于深海考古、救援打捞等复杂任务,而“奋斗者”号将领导全球深渊系统研究并拓展至极区冰下载人深潜 [27] 技术研发与科学发现 - 科研团队正研发新一代深渊探测光谱仪等全海深高精尖技术装备,推动装备向精细化、小型化和低能耗方向发展 [15][16] - 深渊环境中的生物样本(如具有抗氧化和调节血糖能力的动物)为新型药物研制提供了潜在资源,有望服务于国民健康 [25]
新突破!我国探秘冰海不停步 蛟龙号“硬核破冰”更有“潜力”
央视网· 2025-10-04 10:33
央视网消息:前不久,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此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 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考察期间,我国首次在地球最北端的冰封极地海域,成功完成 载人深潜调查的"破冰之旅"。 在"雪龙2"号船的保障支持下,"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深潜北极冰区下潜,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与极地考察 事业正式迈入"全海域作业"的新阶段。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 齐海滨:在北极,要面临风、浪、流、冰、雾、寒等诸多复杂作业环境,尤其是在大面积冰面区域的作 业,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下潜点,综合考虑浮冰的漂浮情况,这些都是和其他海区深潜是不同的。 载人无人协同双潜器首次"携手"闯深海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刚刚完成考察任务。这次考察任务中尤为引人关注的,除了"蛟龙"号在北极冰区的首次下潜,还有另一个突 破,就是完成了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深海是如何默契合作的。 在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过程中,深海一号科考船搭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北极海域开展全球首 ...
深海所运维载人潜水器下潜超1200次 推动中国载人深潜运维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
海南日报· 2025-05-11 09:03
深海所潜航员及载人潜水器运营情况 - 深海所拥有25名潜航员 平均年龄32岁 专业背景主要为工科 包括系统工程 轮机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工程等 [1] - 潜航员累计下潜超过1200次 其中"深海勇士"号下潜820次 "奋斗者"号下潜384次 含万米级潜次25次 [1][2] - "深海勇士"号创造2天5潜 3天6潜 8天12潜等下潜纪录 "奋斗者"号创造连续8次下潜到万米的纪录 [2] 潜航员荣誉体系 - 19名潜航员获颁奖章 包括12名银质高级潜航员 5名金银质星级潜航员(一星级) 1名金质星级潜航员(二星级) [1] - 获二星级奖章的潜航员有效下潜达260次 另有3名学生和导师获"下潜先锋"奖励 [1] 国际合作与科研成果 - "奋斗者"号以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渊"区域为主要作业区域 已完成全球主要海沟的载人深潜科考 [3] -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1500米水深发现二处明代沉船遗址 "奋斗者"号获得首个万米岩石样品 [2] - "奋斗者"号发现全球最深化能自养生命群落(9575米) 最深深渊狮子鱼新纪录(8567米) 最深的自然鲸落生态系统 [2] 参与单位及人员 - 87家单位373人参与"深海勇士"号深潜作业 53家单位202人参与"奋斗者"号深潜作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