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载人潜水器,跋涉万米深海(瞰前沿·大国重器)
人民日报· 2025-06-07 05:34
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发展 - 中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级深潜并采集生物样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1][8] - 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率显著提升,"深海勇士"号国产化率达95%,具备4500米级作业能力[2] - 潜水器技术实现四大核心功能:下潜上浮控制(压载铁系统)、海底观测(视频灯光系统)、水声通信(100秒/次数据交互)、精准作业(神经网络算法控制)[4] 深海科研应用成果 -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考古中提取900余件套文物,确认沉船遗物超10万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记录文物位置信息[5][7] - "奋斗者"号参与"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在马里亚纳海沟等区域获得深渊钩虾样本,研究成果创全球最深动物基因组记录[8][10] - 深渊钩虾研究揭示其作为分解者(处理腐殖质)和能量传递者(占深渊生物量主导地位)的双重生态角色[9] 核心技术突破 - 载人球舱采用新型钛合金材料,可承受1.1万吨/平方米压力,保障3名潜航员安全[3] - 浮力调节系统实现无动力沉浮,机械手负载能力达65公斤且不损伤文物表面[4][7] -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将应用于海底文物识别与生物样本采集,提升作业效率[7][9] 国际合作与科考进展 - 中国载人潜水器已形成从"蛟龙"号(7000米级)到"奋斗者"号(全海深)的完整技术体系[2] - "探索"系列科考船支持全球海沟探测,创造多项世界深潜作业纪录[8] - 深渊生物保真采集装置研发中,目标实现海底至实验室的活体样本转移[9]
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科技“厚度”与“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5-21 11:01
众多游客打卡中国馆。 □ 本报记者 张 宣 4月13日至10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在日本大阪举行。本届世博会以 "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 会"为主题,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预计接待参观者2800万人次。 近日,记者来到大阪世博会现场,打卡中国馆及江苏科技展品,体验世界前沿科技,在"未来实验场"触 摸人类的未来。 江苏科技—— 搭乘无锡造"蛟龙号",解锁深海奥秘 中国馆位于大阪世博园区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馆内,"蛟龙号"体验舱等来自江苏的科技展品亮相,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让 展品"活起来"、展项"动起来",成为大阪世博会亮丽的"中国名片"。 来自无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的"大国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馆2楼的C 位闪亮登场。这个能下潜7000米的"深海巨兽",不仅藏着中国海洋科技的硬核实力,还带着全球观众开 启了一场炫酷的深海冒险。"蛟龙号"潜航员齐海滨此次也来到了中国馆的现场。齐海滨告诉记者,本次 展出的"蛟龙号"的外部是1∶1的载人潜水器模型,而内部则被挖空,设置了深潜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