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今年我国高用电量常态化特征明显 折射经济强大韧性和活力
新华财经· 2025-10-31 17:29
用电量表现与宏观经济 - 今年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创世界纪录[1] - 7月以来全国单日用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的天数达66天,较去年增加29天[1] - 8月21日全国最大负荷攀升至15.06亿千瓦,逼近历史极值[1] - 各区域电网负荷累计23次创新高,较去年度夏增加3次,华东电网创新高6次居首位[1] 电力保供机制与措施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一省一策"保供措施建议,指导江苏、浙江等9个重点地区[2] - 上半年合计投产支撑性电源1700万千瓦,为度夏保供提供基础[2] - 午间时段全国新能源平均出力超5亿千瓦,支撑约三成用电负荷[2] - 大电网平台精准调配电力资源支援紧张省份,跨省区支援能力加强[2]
苏州市领导调研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8-23 08:17
电网负荷与运行状况 - 苏州电网负荷持续攀升 最高负荷连续六次创新高 经受19个35℃以上高温日和40个3000万千瓦以上高负荷日考验 [1] - 当前电网运行平稳 电力可靠供应 [1]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具备全地形 全电压 全类型配网不停电作业能力 实现故障抢修和设备消缺等工作零停电 [1] - 强化电网运行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统筹抓好隐患排查 设备检修和故障抢修 [2] - 精准研判 科学调度 优化服务 全面落实各项调度措施 [2] 政府指导要求 - 强化资源统筹和电网运维 全力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用电需求 [1] - 聚焦保发展 保民生 保安全 保障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等用电需求 [2] - 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 [2]
刘捷看望慰问高温作业劳动者并检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8-14 10:54
电力行业 - 全省用电负荷四创历史新高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持续推进[2] - 电力公司需挖掘供电潜力并提升用电效能 满足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求[2] - 因地制宜布局新能源产业 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2] - 加强绿色节能理念宣传 形成全社会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氛围[2] 交通运输行业 - 杭州公交客流量在暑期明显提升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压力增加[1] - 高速公路收费站需强化数字赋能 细化保通保畅措施并防范交通安全风险[1] - 交通枢纽和收费站作为重要形象窗口 需做好通行保障和服务工作[1] 劳动力与生产保障 - 一线职工在高温下坚守岗位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重大项目推进[1] - 各地需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消除高温安全风险[2]
国网科尔沁区供电公司:红外测温“体检” “把脉”电网安全
中国能源网· 2025-08-11 09:53
公司运营措施 - 国网科尔沁区供电公司在夜间负荷高峰时段对10千伏线路设备开展红外测温工作,电缆接头温度为32摄氏度,处于正常范围[1] - 公司详细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基层供电所运维人员对供电区域内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夜间巡视,结合白天无人机巡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测温[1] - 巡视结束后及时整理归档测温数据,对发现的问题重点分析并编制消缺计划,确保设备测温有数据、有分析、有闭环[1] 行业运营与保障 - 入夏以来气温持续走高导致居民用电需求攀升,行业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时期[1] - 行业通过加强配电线路和配变关键设备、易发热部位的巡视测温来提升供电可靠性[1] - 行业根据负荷和气温变化持续开展配网设备夜巡、特巡工作,加强重点位置测温频率以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1]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 2025-08-06 17:20
用电负荷情况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较去年11.80亿千瓦极值增长5300万千瓦[1] - 预计明日负荷维持在12亿千瓦以上高位 本周后续受降雨降温影响有望阶段性回落[1]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4次创新高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5次创新高[1] - 6个区域电网负荷16次创新高 17个省级电网负荷50次创新高[1] 电网运行保障措施 - 统筹调配全网资源 滚动优化生产组织安排[1] - 发挥特高压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和余缺互济能力[1] - 跨区跨省输电电力最大达2.25亿千瓦[1] - 严密监控电网运行 督导煤电机组应开尽开能发尽发[2] - 安排燃机 水电 抽蓄 储能最大能力顶峰[2] - 统筹做好跨区跨省余缺互济 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2]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中国能源网· 2025-08-06 16:44
用电负荷创新高 - 国家电网经营区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较去年极值11.80亿千瓦增长5300万千瓦 [1] - 预计负荷将维持在12亿千瓦以上高位 后续受降雨降温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 [1] - 入夏以来国家电网用电负荷5次创新高 6个区域电网负荷16次创新高 17个省级电网负荷50次创新高 [1] 电力保供措施 - 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电力最大达2.25亿千瓦 保障全网和重点地区电力平稳供应 [1] - 统筹调配全网资源 充分发挥特高压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和余缺互济能力 [1] - 严密监控电网运行 督导煤电机组应开尽开 安排燃机水电抽蓄储能最大能力顶峰 [2]
四川电网用电负荷达到7356万千瓦 年内第三次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9:30
用电负荷情况 - 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7356万千瓦 创2025年第三次历史新高[1] - 当前负荷较2024年最大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6%[1] - 高温天气致空调等降温负荷激增 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超40摄氏度[1] 负荷增长驱动因素 - 居民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时长显著增加[1] - 工业生产旺季用电需求持续增长[1] - 商业场所制冷及照明用电需求同步上升[1] 电网保障措施 - 建成投运13项迎峰度夏保供重点工程 含输电线路新建改造及变电站扩容[1] - 全网总装机容量达1.5亿千瓦 水电/新能源/火电全容量并网发电[1] - 省外购电实现最大化采购[1] - 需求侧响应措施库规模达900万千瓦[1] - 超4000户用户参与需求侧市场化交易[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已建成30座虚拟电厂[1] - 投运295个储能项目[1] - 可调节能力超100万千瓦[1] 运行现状与后续计划 - 当前电网运行平稳 供电安全可靠[2] - 将持续监测天气与负荷趋势 强化调度监控[2] - 优化运行方式并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2]
国家能源局: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可控、在控,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11:22
迎峰度夏电力负荷情况 - 7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电力负荷快速上升,较6月下旬增长超2亿千瓦 [1]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突破15亿千瓦,最高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 [1] - 江苏、山东、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 [1]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其中新增水电、气电、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3000万千瓦 [2] - 新投三回跨区输电通道,增加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7月以来又新增投产支撑调节性电源超1000万千瓦 [2] - 入夏以来各类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应开尽开,电煤、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全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2] 未来供需形势与应对 - 迎峰度夏期间如多区域同热,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5亿千瓦 [2] - 8月上旬还将有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气候或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将加大电力供应保障压力 [2] - 目前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高峰时段电力供应趋紧,但可通过采取措施有效管控,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2]
国网沁县供电公司:“满格电”守护万家清凉
中国能源网· 2025-07-31 10:56
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 - 公司组织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深入辖区供电线路和配变台区开展特巡特护,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整改及时到位 [1] - 公司密切关注负荷走势、电网运行情况及天气变化,准确掌握电力设施运行和维护情况,及时优化电网供电方式,合理分配负荷,避免设备出现重过载和低电压现象 [1] - 公司充分发挥带电作业优势,积极开展带电接引、配网消缺、故障抢修等电网升级改造,保障农牧业发展用电需求 [1] - 公司组织"两队"队员联合对供电设备开展"拉网式"巡检,利用红外测温等技术手段,重点监测变压器、线路接头等易发热部位,增加特殊时段和重载设备的巡视频次 [1] - 公司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宣传活动,主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为企业提供用电指导和节能建议 [1] - 公司组建9支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配备充足的抢修物资和车辆,全力保障辖区内电力可靠供应 [1] 未来工作计划 - 公司将从电网运行、设备维护、应急响应、优质服务等多维度发力,落实落细供电服务举措 [2] - 公司将快速响应客户诉求,打好迎峰度夏保供电"主动仗",守护万家清凉度夏 [2]
国家能源局: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可控、在控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49
电力供应保障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5亿千瓦 [1] - 8月上旬预计有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气候或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将加大电力供应保障压力 [1] - 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高峰时段电力供应趋紧 [1] 电力保供措施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 [1] - 强化常规电源顶峰发电能力,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1] - 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可控、在控 [1] - 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确保民生用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