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势研判

搜索文档
量化大势研判:当成长只有预期在扩张
民生证券· 2025-09-03 17:3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量化大势研判行业配置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全局比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权益资产划分为五种风格阶段,通过优先级比较(g>ROE>D)筛选优势资产[1][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划分五种风格阶段:外延成长、质量成长、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5] 2. 对全市场权益资产(中信二三级行业)进行风格分类[15] 3. 按主流资产(实际增速资产、预期增速资产、盈利资产)和次级资产(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优先级进行比较[9] 4. 主流资产采用优势差(Spread)计算: - 预期增速优势差:$$\Delta gf = g\_fttm_{Top} - g\_fttm_{Bottom}$$[20] - 实际增速优势差:$$\Delta g = g\_ttm_{Top} - g\_ttm_{Bottom}$$[24] - ROE优势差:$$\Delta ROE = ROE_{Top} - ROE_{Bottom}$$[26] 5. 次级资产按拥挤度排序[9] 6. 每月选择优势风格中排名前5的细分行业等权重配置[15] 2. 预期成长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分析师预期增速最高的行业[3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预期净利润增速g_fttm[20] 2. 按g_fttm从高到低排序 3. 选择排名前5的行业[34] 3. 实际成长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超预期/△g最高的行业[3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采用三个因子:sue(未预期盈余)、sur(营收惊喜)、jor(盈利惊喜)[36] 2. 对行业进行多因子综合评分 3. 选择排名前5的行业[37] 4. 盈利能力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高ROE中PB-ROE框架下估值较低的行业[3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PB-ROE回归残差:$$残差 = ROE - \beta \times PB$$[39] 2. 按残差从高到低排序(高ROE低PB) 3. 选择排名前5的行业[39] 5. 质量红利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DP+ROE打分最高的行业[4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dp(股息率)和roe(净资产收益率)[42] 2. 对dp和roe进行标准化打分并加权求和 3. 选择综合得分前5的行业[42] 6. 价值红利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DP+BP打分最高的行业[4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dp(股息率)和bp(市净率倒数)[45] 2. 对dp和bp进行标准化打分并加权求和 3. 选择综合得分前5的行业[45] 7. 破产价值策略 **因子构建思路**:选取PB+SIZE打分最低的行业[4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pb(市净率)和size(市值)[48] 2. 对pb和size进行标准化打分并加权求和(低pb小市值) 3. 选择综合得分最低的前5个行业[4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量化大势研判行业配置策略 年化收益:27.25%[15] 各年度超额收益: - 2009年:51%[18] - 2010年:14%[18] - 2011年:-11%[18] - 2012年:0%[18] - 2013年:36%[18] - 2014年:-4%[18] - 2015年:16%[18] - 2016年:-1%[18] - 2017年:27%[18] - 2018年:7%[18] - 2019年:8%[18] - 2020年:44%[18] - 2021年:38%[18] - 2022年:62%[18] - 2023年:10%[18] - 2024年:52%[18] - 2025年8月:4%[18] 2. 预期成长策略 近3月表现: - 线缆:49.62%[34] - 水泥:12.71%[34] - 玻璃纤维:63.67%[34] - 稀土及磁性材料:98.77%[34] - 白色家电Ⅲ:-1.21%[34] 3. 实际成长策略 近3月表现: - 集成电路:42.93%[37] - PCB:112.10%[37] - 钨:69.26%[37] - 锂电设备:60.15%[37] - 兵器兵装Ⅲ:80.22%[37] 4. 盈利能力策略 近3月表现: - 啤酒:-3.94%[39] - 白酒:4.12%[39] - 非乳饮料:-4.45%[39] - 网络接配及塔设:202.29%[39] - 建筑装修Ⅲ:4.42%[39] 5. 质量红利策略 近3月表现: - 车用电机电控:38.98%[42] - 其他家电:28.13%[42] - 稀土及磁性材料:98.77%[42] - 网络接配及塔设:202.29%[42] - 玻璃纤维:63.67%[42] 6. 价值红利策略 近3月表现: - 化学制剂:19.43%[45] - 日用化学品:2.12%[45] - 安防:21.03%[45] - 服务机器人:39.81%[45] - 网络接配及塔设:202.29%[45] 7. 破产价值策略 近3月表现: - 汽车销售及服务Ⅲ:4.59%[48] - 动物疫苗及兽药:10.81%[48] - 棉纺制品:4.80%[48] - 包装印刷:13.22%[48] - 印染:3.22%[48]
量化大势研判:预期成长优势差继续扩大
民生证券· 2025-08-04 14:4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预期成长策略** - **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师预期增速(gf)筛选高成长性行业,优先配置预期增速最高的资产[5][6]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预期净利润增速 $$g_{fttm} = \frac{E_t[NI_{t+1}] - NI_t}{NI_t}$$,其中 $NI$ 为净利润,$E_t$ 为分析师预期[21][23] 2. 按 $g_{fttm}$ 排序,选取Top组行业(如无烟煤、电力电子等)[14][35] 3. 动态跟踪优势差 $\Delta gf = g_{fttm}^{Top} - g_{fttm}^{Bottom}$,确保头部资产趋势持续[21][23] 2. **模型名称:实际成长策略** - **构建思路**:基于业绩动量($\Delta g$)筛选超预期行业,聚焦成长期资产[6][25]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实际净利润增速 $$g_{ttm} = \frac{NI_t - NI_{t-1}}{NI_{t-1}}$$[25][27] 2. 结合超预期因子(sue、sur、jor)筛选 $\Delta g$ 最高的行业(如聚氨酯、PCB等)[38] 3. 监控优势差 $\Delta g = g_{ttm}^{Top} - g_{ttm}^{Bottom}$[25][27] 3. **模型名称:盈利能力策略** - **构建思路**:在PB-ROE框架下选择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5][40]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ROE及PB,回归残差 $$Residual = PB - \alpha \cdot ROE$$,选取低残差行业(如锂电池、啤酒等)[40] 2. 结合ROE优势差($\Delta ROE$)判断基本面拐点[29] 4. **模型名称:质量红利策略** - **构建思路**:综合股息率(DP)和ROE筛选高分红且盈利稳定的资产[4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对行业DP和ROE标准化打分,加权求和 $$Score = w_1 \cdot DP + w_2 \cdot ROE$$[43] 2. 选取高分行业(如公交、玻璃纤维等)[43] 5. **模型名称:价值红利策略** - **构建思路**:结合股息率(DP)和市净率(BP)挖掘低估值高分红资产[47]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DP和BP标准化值,加权排序[47] 2. 优选高分行业(如网络接配及塔设、非乳饮料等)[47] 6. **模型名称:破产价值策略** - **构建思路**:筛选低PB和小市值(SIZE)的潜在反转资产[51]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PB和SIZE的逆序得分 $$Score = -w_1 \cdot PB - w_2 \cdot SIZE$$[51] 2. 选取最低分行业(如贸易Ⅲ、印染等)[5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预期成长策略**:年化收益26.70%,2019年后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32.58%(玻璃纤维)[16][35] 2. **实际成长策略**:长期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81.60%(PCB)[38] 3. **盈利能力策略**:2016-2020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10.06%(网络接配及塔设)[40] 4. **质量红利策略**:2016-2017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32.58%(玻璃纤维)[43] 5. **价值红利策略**:2021-2023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10.06%(网络接配及塔设)[47] 6. **破产价值策略**:2021-2023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7.24%(印染)[5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预期净利润增速($g_{fttm}$)** - **构建思路**:反映分析师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21][23] - **具体构建**:$$g_{fttm} = \frac{E_t[NI_{t+1}] - NI_t}{NI_t}$$,滚动12个月计算[23] 2. **因子名称:实际净利润增速($g_{ttm}$)** - **构建思路**:衡量历史业绩动量[25][27] - **具体构建**:$$g_{ttm} = \frac{NI_t - NI_{t-1}}{NI_{t-1}}$$,TTM口径[27] 3. **因子名称:PB-ROE残差** - **构建思路**:识别ROE驱动下被低估的资产[40] - **具体构建**:回归残差 $$Residual = PB - \hat{\alpha} \cdot ROE$$[40] 4. **因子名称:DP+ROE复合因子** - **构建思路**:兼顾分红与盈利质量[43] - **具体构建**:标准化后线性加权 $$Score = Z(DP) + Z(ROE)$$[43] 5. **因子名称:DP+BP复合因子** - **构建思路**:平衡分红与估值[47] - **具体构建**:标准化后加权 $$Score = Z(DP) + Z(BP)$$[4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g_{fttm}$**:优势差($\Delta gf$)扩张时策略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组增速较Bottom组高15%[21][23] 2. **$g_{ttm}$**:优势差($\Delta g$)缓升,2025年8月头部行业增速差7%[25][27] 3. **PB-ROE残差**:低残差组合在2016-2020年IR达1.2[40] 4. **DP+ROE**:2016年IR峰值1.5,2023年回升至0.8[43] 5. **DP+BP**:2021-2023年IR稳定在1.0以上[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