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供给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AI对金融五大领域产生重要变革
国际金融报· 2025-10-19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推动重大而根本性的变革,其影响涵盖金融供给、金融集中、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金融生产最大可能性边界及金融监管五个方面 [1] 金融供给 - 人工智能将大幅降低金融产品的研发、转化与生产成本,使产品多样化和触达远端客户在经济上更可行 [1] - 过去被认为不经济的小众需求在成本收益上变得更可持续,产生“长尾效应” [1] - 金融机构与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体验将产生不同变化 [1] 金融集中 - 金融行业因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更倾向于与拥有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优势的科技公司合作 [2] - 大型金融机构在资源技术投入、客户数量、数据积累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2] - 中小机构需调整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以适应科技革命,以维持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 [2] 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 资本实力、客户基础、风控能力等传统要素仍然重要,但数据与算法的重要性上升 [2] - 将“可用数据”转化为“可信数据”并识别整合有价值信息变得非常关键 [2] - 数据与模型选择的差异会导致结果天差地别,坚持“选择中性”原则是竞争力的体现 [2] - 在保险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提升精算假设的合理性与可实现性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 [2] 金融生产最大可能性边界 - 人工智能有助于更好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使资源“恰到好处”地分布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完成最优配置 [3] - 人工智能作为重大科技进步,推动金融最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3] 金融监管 - 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长期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实践 [3] - 金融监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运用最新科技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 [3] - 需遵循金融基本原理,把握好集中与分散、特色与同质、安全与效率等方面的动态平衡,构建具有韧性的金融体系 [3]
贷款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11.6%,总量稳更看结构优丨透视2025四川半年报
搜狐财经· 2025-07-24 10:45
四川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 -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上半年比年初增加11778亿元 同比增加2150亿元 [1] - 6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 [1] -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1] 贷款增长结构 - 企事业单位贷款较年初增加8099亿元 占新增贷款近九成 [3] - 住户一般消费贷款(不含房贷)同比增长15.1% 较年初增加274亿元 [3]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3.93% 普惠小微贷款3.89% 个人住房贷款3.01% [3]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 [4] -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574亿元 [4]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长29.2% [4] 新兴服务业与普惠金融 - 第三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4.5% 新兴服务业贷款增速超24%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 [6] - 信贷资源配置呈现从"广撒网"向"点穴式"转变趋势 [6]
特别策划丨王朝阳: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11
编者按 ■王朝阳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拓展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深化服务消费,满 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支持提振和 扩大消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要结合消费结构调整特点和转型升级趋势,扩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供给,创新设计消费金融产品,以数 字化手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按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呈现出从生存型、改善型到发展型、享受型的递进轨迹。大致来看,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时,处于生存 型消费主导阶段,食品、基础衣物等必需品支出占比高,往往具有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时,对应改善型消费爆发阶段,家 电、汽车、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消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进入发展型消费跃升阶段,服务 消费占比超过商品消费,教育、健康、文化、休闲等支出成为增长引擎,消费重心转向自我提升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人均G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