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网

搜索文档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心成果 - 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联合声明 [1] - 各方就深化区域内政策协调、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达成共识 [1] - 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以支持区域金融稳定能力建设 [1] 宏观经济形势与挑战 -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 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 - 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1] - 10+3区域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显著上升 [2] 区域财金合作具体措施 - 会议通过CMIM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相关安排 [2] - 引入非美元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工具拓展清迈倡议资源 凸显区域特色 [2] - 该安排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在本地区的积极进展 具有突破性意义 [2] 中方立场与倡议 - 中方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 [1] - 建议深化域内贸易投资合作 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1] - 中方愿与各方坚持开放包容 团结协作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1] 清迈倡议机制完善方向 - 会议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 [2] - 潘功胜强调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对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1][2]
中巴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46
中巴金融战略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五年并可展期 [1] - 协议旨在扩大两国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1] - 此次为2013年首次签署后的续签,体现两国在货币合作领域的持续深化 [1] 合作具体内容 - 备忘录涵盖完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加强技术交流、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规模、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 - 通过本币合作为两国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推动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包括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 [2] 全球金融合作背景 - 中巴本币互换协议被视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美国推行"对等关税"背景下具有战略意义 [1] - 中国央行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当前有效协议32份,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覆盖全球六大洲主要经济体 [1]
加快完善存款保险顶层设计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4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存款保险制度自201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施行正式建立,形成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三大金融安全网支柱 [2] - 2019年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进入实质化运行,履行费率核定、基金归集、早期纠正等职能 [2] - 截至2024年末,我国共有3761家投保机构,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对1600家机构采取风险警示和早期纠正措施 [3] 制度成效与案例 -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成为首例商业银行通过"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实现完全市场退出的成功案例,未引发挤兑或流动性风险 [3] - 制度实施10年来推动金融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信心,保护存款人利益并维护金融稳定 [4] - 通过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措施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法律完善需求 - 现行《存款保险条例》作为行政法规法律位阶较低,需推动出台存款保险法以强化职能 [5][6] - 国际经验显示近15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专门立法确立存款保险制度,如美日韩等国 [6] - 需在金融稳定法、商业银行法等修法中明确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 [5][6] 机制优化方向 - 需完善早期纠正措施时限要求,对未达标机构及时处置以降低处置成本 [7] - 建议拓宽基金来源,建立后备融资机制如央行再贷款、发行债券等增强流动性应对能力 [8] - 需丰富风险处置工具,明确基金使用条件,推广"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模式 [7]
蓝佛安、潘功胜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表示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5-06 01:21
区域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协调 - 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且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2] - 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 - 各方需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深化域内贸易投资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2] 区域财金合作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 会议就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进行深入讨论 [1] - 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支持区域成员能力建设 [1] - 会议通过CMIM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安排 [2] - 人民币出资工具的引入拓展了清迈倡议资源,标志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展 [2] 清迈倡议机制优化 - 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对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1][2] - 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 [2] - 快速融资工具凸显区域特色,具有突破性意义 [2] 多边合作与开放立场 - 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1][2] - 中方呼吁团结协作,以区域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2]
存款保险十年守稳金融防线,专家建言推动立法、完善后备融资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43
存款保险制度十年成效 -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10年来形成以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为支柱的金融安全网 [1][3] - 制度履行风险监测、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核心职能,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提升金融体系稳健性 [1] - 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50万元偿付限额),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1][6] - 截至2024年末共有3761家投保机构,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 [6]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 包商银行成为首例通过"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实现完全市场退出的商业银行案例 [3] - 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实现破产清算零突破,打破刚性兑付且未引发挤兑或社会事件 [3][4] - 案例为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提供成功范例,严肃市场纪律 [4] 制度优化与国际接轨 - 专家建议推动《存款保险条例》升级为法律层级,明确后备融资机制 [7][8] - 国际经验显示需建立再贷款、发债等后备资金安排以增强流动性补充能力 [8] - 央行提出加大科技赋能并加强国际规则制定参与 [2] 职能模式与协同效应 - 采用"风险最小化"模式(非单纯付款箱),覆盖风险监测至处置全流程 [4][6] - 差别费率机制促使银行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5] - 与央行职能高度协同,形成监管补充作用 [6]
如何让存款更安全、银行更稳健?这场座谈会集思广益
新华网· 2025-04-29 18:39
存款保险制度核心观点 - 存款保险制度施行近十年,通过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为储户提供最高50万元的全额保障,覆盖99%以上存款人[1][2] - 制度强化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形成以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为支柱的金融安全网[2][3] - 存款保险在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保护470多万客户权益并避免挤兑风险[3] 制度职能与成效 - 存款保险履行风险监测、差别费率、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核心职能,累计对3761家投保机构核查并对1600家采取纠正措施[5] - 制度提升中小银行信用竞争力,使大中小银行存款格局保持稳定,中小银行存款占比稳中有升[4] - 参与辽宁城商行改革和农信系统改革,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5][6]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拓宽存款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研究央行再贷款等后备融资渠道以补充资金[7] - 建议提升《存款保险条例》法律层级,推动多法联动完善制度基础[7] - 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履职效能,加强国际交流参与规则制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