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安全网
icon
搜索文档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 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在深化区域内政策协调和加强区 域金融安全网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共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 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中方愿与10+3各方一道,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指出,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强化本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会议各方就美关税政策对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的影响、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 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蓝佛安代表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 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进一步支持区域成员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和维护金融稳定能力建设。 蓝佛安表示,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各 方应坚定落实10+3领导人会议共识,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深化域内贸 易投资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为区域经济金融稳定和一体化进程做出更大贡献。中方愿与10+3 ...
一文全览 |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41
编者按 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纷纷发表重磅讲话,围绕全球金融治 理、金融开放、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外汇领域改革等关键议题系统阐释政策理念与改革方向,为我国金融 市场的未来发展指明路径,释放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信号,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多维度的深 远影响。 潘功胜: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 01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与改革路径 国际主导货币具有全球公共品的属性,由一国主权货币来承担,与生俱来就存在一些内在的不稳定问 题。主要体现在:主权货币国自身利益与全球公共品属性发生矛盾时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主权货币国 的财政和金融监管问题会以金融风险的形式向全球溢出;地缘政治冲突时国际主导货币容易被工具化、 武器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讨论呈现两个明确方向,驱动力已从经济金融层面转向地缘政治层面。第一个方向是 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形成少数强势主权货币的良性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第二个方向是由 超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其中讨论较多的是IMF特别提款权(SDR)。 国际货币体系向多 ...
2025年陆家嘴论坛点评:金融全方位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上海证券· 2025-06-18 18:14
金融开放举措 -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国际贸易便利化、投资品种多元化、健全征信体系[3] - 多元化或为国际货币、跨境支付、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及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方向[3] 外资参与领域 - 金融监管总局欢迎外资参与消费、科技、绿色、养老等金融领域及财富管理市场[5] - 预计2030年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中国过去5年受托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是全球第二大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6]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强调资本市场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7] - 科创板将推出“1 + 6”政策措施,发展科创债、培育长期资本[8] 外汇市场情况 -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6%,下半年外汇市场有条件平稳运行[9] - 外管局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9] 风险提示 - 中美经贸谈判、中东地缘冲突等外部不确定性存在,国内经济弱复苏进度或低于预期,稳增长政策效果或不及预期[10]
潘功胜: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是应该继续坚持的方向
快讯· 2025-06-18 10:17
全球金融监管 - 央行行长潘功胜强调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是关键方向 [1] - 构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多元高效全球金融安全网是危机防范与化解的重要路径 [1]
潘功胜:目前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6-18 10:10
全球金融安全网发展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强化了金融监管规则等事前防范机制 [1] - IMF近年来增强危机救助能力 强化政策监督职能 扩大政策监督范围 [1] - 区域层面建立欧洲稳定基金 拉美储备基金 亚洲清迈倡议 阿拉伯货币基金等机构支撑地区金融稳定 [1] - 美联储 欧央行等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在危机时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1] - 新兴市场本币互换合作稳步推进 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完善 - 中国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I》 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 [1] -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已全部达标 [1] - 存款保险制度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1] - 资管新规全面实施 影子银行风险大幅压降 [1] 未来发展方向 - 以IMF为核心构建多元高效全球金融安全网 [1] - 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一致性和权威性 [1]
特稿|余永定: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碎片化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28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美元地位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源于美国国际收支恶化与美元黄金兑换危机 美元外汇储备对美国黄金储备比例飙升导致抛售 [2] -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通过贸易逆差提供全球流动性 但债务积累引发偿债能力质疑 美国海外净负债达18万亿美元占GDP70% [3][5][9] - 全球外汇储备从1969年330亿美元增至2021年13万亿美元 美元储备达7万亿美元 增长400倍 [6] 全球金融安全网与改革方向 - IMF主导的全球金融安全网包含各国外汇储备11万亿美元 央行互换额度3330亿美元 区域安排如CMIM2400亿美元 合计占全球GDP15% [7][8] - 改革核心需降低非储备货币国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灵活汇率制度可减少外汇储备需求 [8] - 国际货币体系碎片化趋势显现 六国央行货币互换未与IMF合作 可能形成货币集团 [1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进展 -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提议成立1000亿美元亚洲货币基金遭搁置 后通过《清迈协议》建立双边货币互换网 [11][12] - ASEAN+3框架下中日韩加强金融合作 但清迈协议在2008年危机中未发挥预期作用 [12] - 中国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际化 同时支持IMF多边规则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重启 [13] 美元体系风险与全球不平衡 - 美国净外债与国债分别达18万亿/35万亿美元 占GDP70%/100% 储蓄不足加剧债务压力 [9] - 全球不平衡问题持续 2006年美国净外债占GDP13% 2022年升至70% 外资流入中断可能引发美元危机 [9] - 市场对美元信心存在"沙堆效应"临界点不确定性 但储备需求延缓了崩溃预期 [10]
美元“平衡”与“强势”难以持续
经济网· 2025-05-29 16:14
文|余永定 自1970年代初至今,美国始终维持大量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成为美国输出美元的主要渠道。自1982年 始,由于贸易逆差持续超过投资收入顺差,美国进而成为经常项目逆差国,并最终成为净债务国。 海外净债务对GDP比持续上升,美国履行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令美元风险持续上升,加上近期美国滥施 关税等因素影响,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强势美元地位将越来越难以持续。对于中国而言,或可有序、 渐进地减持美债,同时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抵消外部不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美国海外净债务持续上升 在海外净债务对GDP比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保持稳定的时间,已经远远 超过经济学家的预想。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世界其他国家对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的需求也一直在增 加。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类区域金融合作组织为建立所谓全 球金融安全网络(GFSN)不断增持美元外汇储备。 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约为 12.73 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占比 57%~59%。根据美国财政 部,截至2025年2月,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是8.8万亿美元,其中3.9万亿美元为官方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碎片化风险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7 18:08
储备货币积累、金融武器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碎片化 法国经济学家Jacques Rueff在1962年曾经讲过一个"裁缝和顾客的故事",他把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比作一个裁缝和他的顾客的关系:裁缝为顾客做西装,做好后把西装卖给顾客,再把顾客的付款作为贷 款返还给顾客,后者则用这笔贷款——这笔贷款实际上是顾客的"借条"——再向裁缝买新西装,如此循 环往复,顾客不断得到新西装,裁缝则不断地积累借条。Rueff问道:等到有一天,裁缝想把这些借条 换成现金的时候,顾客到底还有没有能力支付现金? 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下,美国就是故事中幸运的顾客,其他国家就是那位不知疲倦地积累借条的 裁缝。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资本项目逆差或经常项目逆差为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流动性 或国际储备。反过来说,其他国家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使美国得以长期维持经常项目逆差。换言之,美国 依靠向全球借贷维持经济繁荣。 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余永定 近年来,美国可能带来的威胁又增加了一个新维度。俄乌冲突爆发后,美 国冻结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严重破坏了美国的国际信誉,动摇了西方国家 占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国际货币体系碎片化的进程可能 ...
中巴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46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央行累计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当 前有效协议共32份,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约4.5万亿元 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则旨在全面推进两国央行深化合作,包括完 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相关技术交流,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金融市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本币合作,为两国金融市场提供本币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 通,加强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等。(完)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1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卢拉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利波罗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据悉,2013年,中巴两国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次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 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将有助于扩大两国间本币使用,促进 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业内 ...
陆前进:清迈倡议加速落地,共建亚洲金融安全网
搜狐财经· 2025-05-08 06:3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正式成为清迈倡议共同基金池的计价货币和贷款货币 [1] - 东盟与中日韩通过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安排 [1] - 清迈倡议共同基金池规模从初始800亿美元扩充至2400亿美元 [1] 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 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得到亚洲各国广泛认可 [2] - 人民币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国际货币功能不断完善 [2] - 人民币作为储备共同基金池出资货币占比15% [3] 亚洲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 - 清迈倡议引入人民币出资安排有助于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2] - 共同储备基金不附加条件援助为亚洲金融安全网提供保障 [5] - 亚洲共同储备基金与IMF贷款形成责任共担的援助体系 [5] 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 -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3] - 人民币从跨境贸易结算工具发展为共同基金池关键货币 [3] - 美元承压背景下人民币在亚洲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凸显 [3] 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 - 中国与东盟计划2025年启动数字人民币-东盟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4] - 数字货币合作将压缩资金划转时间提高支付效率 [4] -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体系有望绕过SWIFT形成独立支付系统 [4]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方向 - 需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5][6] - 人民币目标成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和交易货币 [6] - 人民币国际货币锚定功能将为亚洲贸易投资注入稳定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