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等

搜索文档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6-18 17:3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观点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目标是五至十年内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1] - 重点任务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 加强"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 [1] 深化金融市场建设 - 推动多层次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包容性 支持上海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支持企业并购做大做强 [2] - 深化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建设 稳步发展资产支持证券 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推动货币外汇市场发展 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 [2] 提升金融机构能级 - 集聚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及持牌专营机构 培育吸引规范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2] - 推动国际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丰富资产管理行业主体 提升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 深化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 [2]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 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2] - 研究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 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研究支持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设立出口监管仓库 [2] 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3] - 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 创新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 [3]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建设上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构建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3] - 加强统一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 服务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3] 维护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强风险前瞻性研究 防范化解跨境金融风险 [4] - 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加强央地监管协同 强化法治保障 [4] 协调推进机制 - 中央金融办与上海市委市政府牵头 会同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等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4]
可转债周报:转债市场走强,风险偏好回暖-20250610
长江证券· 2025-06-10 18: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年6月3日 - 2025年6月6日)A股市场震荡整理,主要股指温和回升,中小盘及科创方向表现突出,科技成长及高景气题材交投活跃 [2][6] - 可转债市场整体回暖,资金偏好中小盘高弹性标的,日均成交额升至645.7亿元,低平价转债估值显著修复,中高平价区间表现谨慎,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2][6] - 行业层面,传媒、轻工制造等板块转债领涨,个券层面,涨幅靠前者多具正股驱动特征 [2][6] - 一级市场供给平稳,条款博弈活跃,需关注供给端变化,市场轮动修复态势延续,短期配置建议兼顾低估值修复机会与高评级蓝筹转债的防御价值,灵活把握结构性行情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权益主题周度回顾 - A股市场延续结构性轮动,科技板块回暖,短期博弈情绪活跃,打板风格突出,数字经济及通信基础设施等高景气方向走强,金融科技、医药等方向同样表现良好,但汽车板块有所回调 [14] - 市场短期仍以事件驱动和资金博弈为主,轮动修复与高低位切换特征明显,资金更青睐低位且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方向 [14] 转债周度回顾 - 可转债市场显著回暖,整体交投活跃度明显回升,资金配置向具备高弹性及景气支撑的中小盘方向倾斜 [17] - 中证转债指数跨周上涨1.08%,中小盘转债表现更活跃,平价区间分化,低平价转债估值明显修复,中高平价区间波动有限,隐含波动率和价格中位数小幅上行,修复动能仍存 [10] - 传媒、轻工制造和美容护理板块领涨,涨幅居前的转债多由正股驱动,交易机会集中在具备景气支撑和高弹性的标的 [17] - 一级市场供给节奏放缓,当周仅有1家上市企业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规模为4.5亿元,供给风险暂可控 [17] 周度行情展望 - A股市场预计仍将呈现震荡轮动特征,市场风格逐步向均衡配置倾斜,资金布局更倾向于低位修复和成长方向,短期需警惕部分前期强势板块的高位调整压力,建议关注医药、消费等方向 [19] - 可转债市场短期内或随权益市场波动而活跃度回落,风险偏好仍具分化,建议重点配置低溢价、高确定性、具备正股弹性的中高价转债,关注基础化工、交运等行业标的 [19] - 策略上兼顾高评级蓝筹转债的防御属性和中小盘弹性转债的阶段性博弈机会,适度把握结构性修复窗口,防控高位板块交易拥挤风险 [19]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走强,市场活跃度修复与板块轮动深化 - A股主要股指有所回暖,上证指数跨周涨幅为1.1%,深证成指跨周涨幅为1.4%,创业板指跨周涨幅为2.3%,科创类、中小盘类较大盘类更具弹性 [20] - 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回升,主力资金日均净流出为73亿元,较上周显著降低64亿元,主力资金交投活跃度略有回升,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20] - A股市场维持震荡格局,行业轮动加剧,资金偏向低估值及高确定性方向,通信、有色金属等周期及顺周期板块跨周涨幅居前,汽车、食品饮料及家用电器等前期强势板块承压 [24][25] - 市场交投热度有所回升,电子、计算机和医药生物依旧是市场关注核心板块,部分低位板块如农林牧渔和社会服务成交出现边际回暖,电力设备、汽车等此前资金聚焦板块成交热度有所降温 [26] - 市场交易热度延续结构性分化,资金博弈重心仍集中在高景气和消费链条方向,纺织服饰、美容护理和轻工制造板块最为活跃,周期及防御型板块如煤炭、石油石化和房地产交投热度偏低 [31] 转债市场走强,高弹性品种博弈热度上升 - 可转债市场回暖,整体交投活跃度显著修复,资金偏向高弹性的中小盘转债,中证转债指数跨周上涨1.08%,中小盘指数较活跃,市场整体延续温和回暖态势 [36] - 按平价区间划分,转债市场估值整体走强,中低平价区间估值拉伸幅度较显著,反映资金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38][39] - 按市价区间划分,转债估值略有分化,整体走强,低价位和部分中高价位区间的转债估值涨幅显著,大于130元的高价转债估值有所压缩,市场对高价、估值偏高的转债仍保持谨慎 [39] - 当周转债市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小幅上行,中位数小幅上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但仍偏谨慎,转债市场暂无明确的趋势性催化行情 [41] - 分板块转债行情整体抬升,成交集中度有所下降,传媒和轻工制造领涨,社会服务板块领跌,市场交易重心仍集中在中游制造和周期化工方向 [46] - 当周个券呈现普涨态势,工业制造类板块表现较好,位于转股期的周涨幅前五转债为金陵转债、利民转债、力诺转债、华体转债和亿田转债,跌幅前五转债为晶瑞转债、阳谷转债、精达转债、中旗转债和东时转债 [48][50] - 当周表现靠前的位于转股期的转债普遍具有正股驱动特征且弹性较大,涨幅前五个券中3只剩余期限小于2年,仅华体转债转股溢价率大于1% [50] 一级市场跟踪及条款博弈 - 当周无新发可转债,一级市场共计1家上市企业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处于上市委通过阶段,交易所受理及以后阶段的转债发行项目总规模维持在589.9亿元,供给节奏整体平稳 [10][55][56] - 条款博弈方面,5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下修,5只公告不下修,赎回端,2只公告预计触发赎回,1只公告不提前赎回,1只公告提前赎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