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固收-3-5Y政金债的结构性行情
2025-11-18 09:15
固收-3-5Y 政金债的结构性行情 20251117 年末准财政资金落地影响:年末 5,000 亿准财政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落 地,需关注实物工作量增加是否带动名义利率上涨及通胀回升,可寻资 金流向机会。 Q&A 上周债市有哪些细微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上周债市依然呈现窄幅震荡的行情。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货币政策 的新预期,二是摊余债基的购债行为对市场的持续影响。 首先,货币政策方面, 新发布的获胜报告和相关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新预期。例如,央行副 行长陶玲在 14 号论坛上的讲话提到"约束金融行业内卷式竞争保持合理盈利 空间",这表明官方希望通过反内卷方式指导银行放贷。具体而言,有三个关 键点: 1. 银行信贷投放不再要求同比增加,而是可以保持平稳状态。这意味着不 再为了规模而进行内卷竞争。 2.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多样化,不再仅依赖降准和降息,而是通过隔 夜逆回购、买断式 MLF、再贷款等多种形式来适应新的信贷投放结构。 3. 市场比价问题,即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应匹配。如果贷款利率低于债 券收益率,则可能需要调整贷款利率以反映真实融资成本,从而避免内 卷。 其次,关于摊余债基的购债行 ...
方正富邦基金区德成评7月金融数据出炉:债市交易结构拥挤,投资者心态整体谨慎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0:28
央行最新发布!7月金融数据出炉 贷款需求不强的背景下,银行加大冲票据力度,7月企业票据融资8711亿,同比多增3125亿。7月房地产 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地产销售量价齐跌且同比负增。 今日信贷数据偏弱,但债市反映不大,一方面是昨日消费贷贴息政策的实施提前预告了信贷尤其是居民 信贷投放不佳,政策端相应出台政策刺激内需,有助于后续居民信贷增长。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反内 卷"也有一定影响,金融机构破除内卷式竞争会挤出虚增空转贷款,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更高、 更可持续。因此短期单月信贷不佳可能也无需过度解读。 方正富邦基金区德成认为,前期股市和大宗商品行情火热,带动风险偏好抬升,债市交易结构拥挤,投 资者心态整体谨慎,我们依然认为,近期债市调整驱动因素更多是情绪面和交易层面的,而非债市核心 逻辑的根本性逆转,债市长多的逻辑实际并没有发生改变,当前谈论债市反转依然为时过早,当前对债 市前景不应过分悲观,市场出现的阶段性下跌,恰恰为理性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布局机会。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 有时效性。 (责任编辑:叶景) 8月13日,央行发布最新金 ...
金融行业反内卷 | 拒绝“价格战” 银行向结构性改革要增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4 00:40
银行业内卷现状与成因 - 行业当前内卷主要体现在存款与贷款业务上,主要利润来源为存贷利差 [2] - 贷款利率"下行快"与存款利率"降不动"现象并存,导致存贷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 [2] - 存款内卷源于产品同质化、理财分流效应及低利率环境压力 [2] - 贷款内卷源于信贷需求放缓至个位数增长,银行对优质客户争夺激烈 [2][3] - 部分中小银行为保持规模,通过高风险客户高定价策略导致逆向选择 [3] 内卷的危害与监管应对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43%,创20年新低,低于1.8%的合理区间 [4] - 过度竞争压缩盈利空间,增加金融风险隐患,抑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 - 央行采取规范存款利率定价、建立报备机制等措施维护市场秩序 [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降本增效 [5] - 中央层面多次强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5] 银行反内卷实践 - 多家银行公开表态拒绝价格战,如工行、农行、中信银行等 [6] - 部分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填补市场空白,如科技型小微企业信用融资产品 [8] - 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手段,农行、建行通过数字化经营优化负债结构 [9] - 场景化创新案例涌现,如城商行通过消费生态联动实现增量业务拓展 [10] 增量业务拓展路径 - 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未被满足,银行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多方共赢 [8] - 嵌入供应链场景、差异化客群深耕、交叉应用创新产品成为有效方式 [10] - 监管部门建议设置合理创新激励机制引导银行差异化发展 [11] 非息收入提升策略 - 财富管理、金融市场、投行业务构成非息收入主要板块 [12] - 2024年一季度34家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家增速超100% [14] - 银行需平衡信贷投放与金融投资,提高对重点领域支持质效 [14][15] - 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客户基础优势,可从买方立场、科技投入等五方面突破 [13] 行业转型方向 - 反内卷本质是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需建立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经营体系 [15] - 综合运用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非息收入提升实现穿越周期能力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