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变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当前推荐及基本面更新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业 - **公司**: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变 - **核心观点**:从高股息转向关注业绩和 ROE 优势、长期治理和基本面强势标的 [1][2] - **论据**:过去两年多银行股以高股息红利为核心演绎行情,当前股息率定价吸引力走弱,AH 市场股息率普遍向 4.0%收敛,国有大行股息率也接近此水平,中短期 4%以内股息率吸引力相对较弱 [1][2] 头部城商行优势 - **核心观点**:头部城商行在业绩表现、ROE 及盈利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是进攻型品种 [2] - **论据** - **资产扩张和信贷增速**:头部城商行本省本市贷款市占率持续上升,全国信贷增速慢且下行,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信贷增速保持 9 - 10%,当地头部城商行信贷投放增速基本保持在 10 - 15%,预计延续至 2026 年 [3][4] - **息差压力**:大型国有银行稳息差补资本策略为城商行业务发展创造空间,城商行政府类业务占比高,负债端定期存款比例较高,息差压力小于大型股份制银行 [1][5] - **业绩增长**:城商行在息差、资产规模和信贷增速方面领先行业,预计 2025 - 2026 年宏观环境和城商行优势持续,ROE 普遍在 13% - 17%之间,转股注资后仍保持双位数 [1][6] 银行板块估值及市场预期 - **核心观点**: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市场对其基本面存在分歧 [7] - **论据** - **估值低**:银行股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估值是三十几个一级行业中最低的 [7] - **预期分歧**:从地产到城投风险底线确立,资本注资解决分红难题,但市场对息差企稳存在较大分歧,不过预计 2025 年开始大型银行息差将企稳 [8] 部分银行具体情况 - **杭州银行** - **盈利增速**:一季度盈利增长约 17%,预计全年盈利增速与一季度相当,可能超过 15%,未来几年 ROE 可能维持在 14% - 15%左右 [2][10][13] - **业务及信贷**:以政府类、城建类业务为主,涉及科创、小微等特色业务,预计今年信贷增速达 10% - 12% [10] -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绝对值较低,预计 2025 年保持稳定,拥有全行业最高的拨备覆盖率和第二低的不良率,有雄厚的非贷款信用减值储备 [13] - **招商银行** - **红利价值**:转向红利价值配置思路,分红比例高,资本充足且冗余,无需再融资,手续费和财富管理收入进入正增长拐点,推动估值重估,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21][23] - **发展前景**:具有长期稳定且最低负债成本、相对厚实的手续费收入,ROE 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是唯一无需再融资的大型商业机构,稀缺性推动股票估值重估 [23] - **成都银行** - **信贷增速**:2025 年信贷增速预计维持在 14% - 15%,对应信贷投放规模约 1000 亿 - 1200 亿 [14] - **息差及业绩**:二季度开始负债成本率、存款成本率预计降幅达 20 - 25 基点,推动息差改善和业绩增速提升,今年营收增速预计为 4% - 5%,利润增长大个位数,股息回报率 4.5%以上 [14] -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 2024 年为 0.3%,2025 年可能回落至 0.2 - 0.3 之间,拨备压力减小 [14] -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 **利息收入**:受益于江苏省稳定增长及信贷高增长,2025 年贷款增速保持双位数以上,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长 17% - 20%,全年预计超过 15%,支撑营收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15] - **资产质量**:因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上升,2025 年有望小幅改善,减轻拨备覆盖压力,实现营收利润两位数增长,股息率为 4.4% - 4.6% [15] - **建设银行**:H 股最高股息率约为 5.5%,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 [20] 港股大行与 A 股大行折价率 - **核心观点**:港股大行与 A 股大行折价率持续收敛,港股大行具有较强的股息回报价值 [19][20] - **论据**:历史上港股大行平均折价率曾达 25% - 35%,2024 年开始持续收敛,目前降至约 15%,预计进一步向 10%甚至 0%靠拢,港股通渠道配置红利港股大行长期持有无税收,且部分港股大行流动性更好 [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型城商行在第一季度已出现息差反弹,大型银行从二季度开始进入息差企稳阶段,得益于大量定期存款降息和到期重定价,贷款端降息克制,房贷和消费贷利率下限保持合规底线 [9] - 南京银行近期触发可转债强赎,转债摊薄后股息回报仍达 4.3%以上,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 [17] - 四大龙头城商行息差边际企稳在第一季度兑现并将在二季度延续,资产质量方面,政府类占比高的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低,零售占比高的银行不良生成率 2025 年可能回落好于市场预期,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预计维持个位数增长,杭州银行 2025 年预计增速在 15%以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