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市流动性
搜索文档
金融ETF(510230)涨超2%,机构:银行估值对应长期年化回报和夏普比率超越全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2:18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 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 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 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招商证券指出,银行板块基本面处于低波动略有改善状态,预计超额收益回归不会晚于十一月。 M1增速见顶确认和险资增量资金新额度进度是关键观察点。8月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减少1100 亿元,可能表明资本市场活跃度已达政策合意水平,若银行无法稳市场情绪,逆周期压力或扩散至其他 板块。社融、M2、M1增速等总量流动性指标将陆续阶段性见顶,M1增速见顶最晚(11月中旬确 认),总量流动性需保持谨慎。银行间债市流动性方面,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叠加同业存 款自律影响,微观银行负债不稳定程度上升,债市流动性内生不稳定程度也将上升。9月社融增速反 弹,但高点已过(7月),财政力度同比消退,M1增速大概率9月阶段性见顶后回落。当前银行估值对 应长期年化回报和夏普比率超越全市场,具备配置价值。 ...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M1增速高点判断逻辑和测算
招商证券· 2025-09-15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M1增速大概率在2025年9月份阶段性见顶 主要由于财政力度同比消退和基数效应减弱 [1][3] - 本轮M1增速回升主要受财政贡献和基数效应驱动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8月回升9.3个百分点 其中财政贡献约5个百分点 基数效应贡献约5个百分点 [1][2] - 社融增速高点已经过去 后续M1增速回升需等待2026年两会财政预算力度和地产企稳周期 大概率2026年二季度才有可能看到 [3] - 银行板块基本面处于低波动略有改善状态 绝对收益继续调整概率不高 港股银行预期超额收益行情启动快于A股 [9] M1增速分析 - M1额外增长原因可拆解为四个维度:单位居民借贷创造存款(非主因)、定期转活期(内生结果)、其他部门贡献(本轮主要来自财政)、基数原因 [1] - 财政贡献通过"政府债融资-财政存款"度量 从2023年9月到2024年8月同比多增5.5万亿元 贡献M1约5个百分点 [1] - 基数效应主要受2024年4月启动的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影响 2024年4-8月M1同比少增5.8万亿元 贡献约5个百分点 [2] - 2025年8月M1当月增量+0.17万亿元 较2024年8月的-0.21万亿元同比多增 但较2023年8月的+0.23万亿元内生增速可能开始回落 [3] 流动性展望 - 债市流动性: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加强 同业存款自律影响下在途超储增加 银行负债不稳定程度上升 债市流动性内生不稳定程度加剧 [4] - 央行对银行间流动性掌控力将进一步提高 对央行买债维持2025年总量5000亿元规模的中性预期 9月和12月落地概率五五开 [4] - 权益市场流动性:社融/M2/M1增速等总量指标将陆续阶段性见顶 结构性流动性迁徙可能导致非银行存款单月高波动 市场短期流动性状态可预测性下降 [4] 银行投资建议 - 标的选择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 在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选择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9] - 行业总市值11069.8十亿元 流通市值10384.3十亿元 覆盖41家上市公司 [5] - 行业指数表现:近1个月-3.7% 近6个月+10.9% 近12个月+39.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