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1增速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6月金融数据偏强,信贷结构改善
东方金诚· 2025-07-21 16:55
6月金融数据概况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同比多增1100亿;新增社融4.20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末高2.3个百分点[4] 人民币贷款情况 - 6月贷款恢复同比多增,受去年基数低、政策效果显现、隐债置换影响减弱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累计少增3500亿,剔除隐债置换因素后投放力度强于去年[6] - 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400亿,短贷同比多增4900亿,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716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1亿,短贷同比多增150亿[8] 社融情况 - 6月社融同比延续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5032亿;上半年新增社融22.83万亿,同比大幅多增4.73万亿,主要拉动项是政府债券融资[10][12] 货币供应量情况 - 6月末M2增速加快,因新增贷款多增、存款派生加快及去年基数低;M1增速加快,与企业短贷多增、隐性债务置换等有关,但仍偏低[13][14] 未来趋势判断 - 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强化,7月新增社融有望同比多增,存量社融和M2增速有上行空间,下半年新增贷款有望恢复同比多增[5][16] - 下半年央行可能继续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有空间,全年新增信贷、社融有望同比多增[5][16]
固收对话策略:如何理解A股进入牛市II阶段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 A 股市场、港股市场、债市等金融市场,以及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银行股等具体板块或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股市场周期与牛市阶段** - **五年周期特征**:A股市场有五年周期,与中国政治周期相关,逢 4 逢 9 年份常为底部,逢 1 逢 7 年份常见顶部[1][4][5] - **牛市三阶段论** - **第一阶段**:政策转折点,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改善和流动性增加,引发短促有力反弹[5] - **第二阶段**:需盈利增速加速改善或极强流动性推动,M1 增速提升是重要因素;市场经过换手,投资者浮盈后进入正反馈机制,突破扭亏阻力位[8][18] - **第三阶段**:监管降温后出现,指数创新高但成交量萎缩,呈背驰式上涨,结束标志是政府采取降温措施[9] 2. **当前市场情况与进入牛市条件** - **市场现状**:2025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整体横向震荡,6 月底突破 3450 点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当前指数横向震荡反映对盈利增速回升的担忧[3][8] - **进入牛市条件**:经历漫长换手,资本面加速改善,M1 增速提升,有大的产业趋势配合更好,但此次难以期待盈利增速加速改善[10] 3. **市场变化原因及特征** - **自由现金流与价值投资**:2025 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加速改善,分红和回购比例攀升,价值投资理念兴起[1][11][12] - **股市与债市跷跷板效应**: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达 5%,类似永续增长股息债,吸引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与债市出现跷跷板效应[1][13] 4. **各板块表现与投资策略** - **银行股**:曾经因高收益率吸引投资,如今股息回报率降至 4.1%,吸引力减弱[14][15] - **沪深 300 指数股票**:非金融建筑类股票自由现金流稳定,预期回报率高,成为新投资热点[16] - **投资策略**:牛市第二阶段,投资者倾向“左手高质量,右手新赛道”,即选择高质量股票和新兴赛道股[20][21] 5. **增量资金与正反馈机制** - **融资余额**:自 4 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每天增加约六七十亿人民币,形成正反馈机制[22] - **ETF**:今年以来行业及主题 ETF 规模稳步扩张,总体扩张约 500 亿人民币,形成一定正反馈[22] - **私募基金**:今年 3、4 月后,私募基金备案数量不断创新高,量化私募得到广泛认可[22] - **北向资金**:第二季度净流入 591 亿人民币,表明外资对 A 股偏好提升[22] 6. **港股市场** - **近期表现**:今年表现亮眼,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涨幅显著[23] - **优势**:活跃交易标的少,资金流入弹性大;待开发市场,南下资金和境外增量资金流入;产业结构好;估值便宜,高股息率吸引投资者[24] 7. **债市情况** - **总体看法**:处于震荡阶段,价格水平偏低使实际利率上升,聪明资金选择其他券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市场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25][26] - **与股市关系**:股票市场牛市可能引发金融资产价格通胀,导致债市调整风险[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扭亏阻力位**:市场反弹到特定点位,投资者扭亏为盈倾向抛售,形成卖压阻碍市场突破,如上证指数在 3450 点附近震荡[1][6] - **信用利差位置意义**:当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表明信用风险被低估,市场极端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需观察其他影响因素[26][28] - **操作建议**:不建议激进追涨,可在调整时交易,密切关注股票市场动向,扩大视野关注相关市场变化[29]
A 股风格转换的历史复盘与回测分析
银河证券· 2025-07-16 19:54
大小盘风格轮动 - 2008 - 2010年小盘占优,2011 - 2013年大盘反弹,2013 - 2015年小盘再占优,2016 - 2021年大盘占优,2021 - 2023年小盘占优,2024年以来大盘回暖[2][4] - 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涨1.37%,中证1000全收益指数涨7.54%,小盘占优;下半年或因机构资金入市和外部不确定性,偏向大盘[2][96] 成长价值风格轮动 - 2011 - 2014年、2016 - 2018年、2021 - 2024年价值占优,2015年、2018 - 2021年成长占优[2][13] - 2025年上半年,国证成长全收益指数跌0.55%,国证价值全收益指数涨4.04%,价值占优;下半年因海外因素和“反内卷”政策,价值风格或继续占优[2][97][100] 风格转换影响因素 - 基本面:大小盘与内外需强弱有关,成长价值与CPI正相关年份占64%[36][40] - 流动性:剩余流动性升,小盘占优;外资、机构资金流入,大盘占优;M1、M2增速及差值与成长价值正相关[46][47][48] - 估值:牛熊转折点易风格转换,成长价值与美债收益率负相关年份占64%[64][68] - 政策:产业政策影响行业崛起,进而影响风格转换[71] 风格转换回测 - 大小盘:主要机构和外资持股占比影响显著,2005年以来拟合正确率为69%[81][82] - 成长价值:10年期美债收益率、ROE差值、全A指数总市值影响显著,2011Q1以来拟合正确率为77%[91]
银行行业观察:信贷同比多增1.1万亿,M1增速跃升2.3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25
社融信贷 -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16亿元,政府债与企业贷款为主要支撑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72亿元,体现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1] - 人民币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多增1710亿元,企业短贷新增1.16万亿元,同比多增4900亿元,企业中长贷新增1.01万亿元,为2月以来首次同比多增 [1] - 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976亿元,同比仅多增267亿元,短贷与中长贷分别多增150亿元和151亿元 [2] - 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15%,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达7.26%,居民中长贷微弱增长主要源于按揭早偿改善 [2] 货币活化 - 6月M1同比增速环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4.6%,企业活期存款新增1.7万亿元,同比多增9755亿元 [4] - 财政存款减少8200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分别新增2.47万亿元、1.78万亿元,存款结构向实体部门转移 [4] - 上半年居民存款累计新增10.77万亿元,存贷比达9.21,反映消费与投资意愿偏保守 [5] - 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仅1.17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5] 利率与信贷结构 - 1-6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较年初下行幅度有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维持在3.1% [3] - 票据融资同比减少3716亿元,银行主动压缩低收益资产,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3]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三季度政府债发行高峰将至,社融增长仍有支撑 [6] - 央行或通过降准降息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更注重"适度宽松"与结构性工具配合 [6] - 企业短期贷款冲量或随季度切换回落,但化债政策推进与财政资金拨付有望维持企业流动性改善趋势 [6]
银行行业:6 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同比多增,M1增速大幅提升
东兴证券· 2025-07-15 1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银行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回升;贷款利率下行放缓,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推动负债成本改善,预计上半年息差延续降幅收窄趋势,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二季度债市回暖、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预计投资、中收等边际改善;在政策托底下,资产质量平稳,拨备仍有释放空间;综合量价质指标,预计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边际改善 [10] - 各类银行中,预计城农商行保持在第一梯队,优质区域行业绩领跑;国有大行营收、利润边际改善;股份行盈利降幅收窄,预计分化仍较大,部分业绩释放动力较强个股有望领跑 [10]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内在逻辑是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资产荒矛盾长期存在,银行股息较高且业绩稳定性强,配置价值将进一步突显;从资金面来看,政策持续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预计保险资管、理财公司以及在公募新规推动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均对银行板块有加大配置需求,有利板块表现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6月社融情况 - 6月社融新增4.2万亿,同比+9016亿;人民币贷款新增2.36万亿,同比 +1710亿,信贷投放季节性加码;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同比+5072亿,体现财政保持积极,政府债供给持续发力;6月末社融同比+8.9%,环比上月提高0.2pct;往后看,三季度为政府债发行高峰,政府融资有望支撑社融维持平稳 [2] 6月信贷情况 - 6月银行贷款投放诉求较强,是信贷投放大月;6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7.1%,与上月持平;6月人民币贷款单月新增2.24万亿,同比+1100亿;从上半年来看,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2.92万亿,同比 -3500亿;上半年地方政府已发行超过1.7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隐性债务(进度85%),对银行表内存量信贷有较大影响 [2] - 企业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多增,票据冲量减小;6月非金企业贷款新增1.77万亿,同比 +1400亿;其中新增短贷1.16万亿,同比 +4900亿,季末集中投放对公短贷冲量特征明显,跨季后或有回落;新增中长贷1.01万亿,同比 +400亿,为2月以来首次同比多增,反映随着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进入尾声,债务置换对中长贷的影响逐步减小;票据贴现减少4109亿,同比 -3716亿;在资产收益率管理下,银行主动压降低利率的票据融资,上半年累计减少464亿 [3] - 居民短贷、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6月居民贷款新增5976亿,同比 +267亿;其中,短贷新增2621亿,同比 +150亿,或主要受618等消费场景带动;中长贷新增3353亿,同比 +151亿;从6月地产销售情况来看,量价均有承压(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 -2.15%,17成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 -1.64%;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城新房、二手房均价分别同比 +2.59%、-7.26%);判断居民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主要体现按揭贷款早偿改善;考虑居民部门就业、收入、房价等未明显改善,后续居民加杠杆意愿仍待更多政策刺激 [4] - 新发放贷款定价总体平稳;1 - 6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此前1 - 5月央行公布值分别为3.4%、3.3%、3.3%、3.2%、3.2%),判断6月新发企业贷款利率环比未明显下降,年初以来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明显放缓;1 - 6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此前1 - 5月央行公布值均为3.1%),年初以来保持平稳;当前监管对银行理性定价、合理净息差持呵护态度,预计全年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有限、速度平缓 [4][9] M1、M2及存款情况 - 6月M1同比增4.6%,环比大幅提升2.3pct,主要与去年手工补息整改的低基数有关(24年4 - 6月M1增速基数较低);M2同比增8.3%,环比提升0.4pct [9] - 6月人民币存款新增3.21万亿,同比+7500亿;分部门看,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和理财回表等因素驱动存款由政府部门、非银部分向企业、居民转移;居民存款新增2.47万亿,同比+3300亿;企业存款新增1.78万亿,同比+7773亿;财政存款减少8200亿,同比 -7亿;非银存款减少5200,同比 -3400亿 [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历史风险持续出清、低估值、主动基金显著欠配的股份行,以及稳增长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之下,具备区位优势和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10]
固定收益点评:下半年社融增速或承压
国盛证券· 2025-07-15 14: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企业短期信贷需求增加,居民信贷需求改善幅度有限,下半年社融或因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及非政府债券社融表现而承压 [1][3][20] - 低基数效应支撑M1增速回升,社融增速回升推动M2增速回升,需关注后续财政存款变化 [3][4] - 当前股市上涨需低利率环境支撑,对债市资金抽离影响有限,债市调整空间有限,调整后是更好配置机会,建议长久期仓位和哑铃型配置,预计10年国债利率有望下至1.4%-1.5%水平 [5][21] 各部分内容总结 信贷情况 - 6月新增信贷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企业长期和短期贷款同比多增,票据融资同比少增,居民新增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但居民信贷改善幅度有限 [1][8] 社融情况 - 6月新增社融41993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政府债券是主要支撑项,若不新增财政预算,后续债券供给将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回落 [2][13] - 今年上半年新增社融22.8万亿,同比多增4.7万亿,政府债券增加7.7万亿,同比多增4.3万亿,若无新增预算,下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预计减少,非政府债券社融表现持续偏弱,下半年社融或再度承压 [3][20] M1和M2情况 - 6月新口径M1同比增加4.6%,较5月回升2.3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低基数影响 [3][15] - 6月M2同比增长8.3%,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同比多增7500亿元,财政存款下降8200亿元,下半年财政存款可能同比少增,为市场增加资金供给 [4][18] 股债市场情况 - 近期股市上涨由估值回升驱动,需低利率环境配合,股市对债市资金抽离影响有限,债市调整空间有限,债券利率有望再度下行 [5][21]
刚刚!超预期重磅,联袂来袭!
天天基金网· 2025-07-15 11:30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超预期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 [1][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远超预期的5.5% [1][2]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3] 工业与消费表现 - 工业增加值提升表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通常带来更高利润 [2] - 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显著:粮油食品类增长12.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通讯器材类增长24.1%,家具类增长22.9% [3] 进出口贸易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 [1][5]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5] - 6月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增长2.3% [5]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6] 金融数据 - 6月M1增速环比回升2.3个百分点至4.6%,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1][8] - 6月社融增加4.2万亿元,高于预期的3.7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 [1] - 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2.77万亿元,同比多增0.54万亿元 [8] - M1月度增加5万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值 [8] 市场影响 - M1向好通常伴随股市表现突出 [9] - 信贷社融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支持市场风险偏好 [9] - 7-8月M1周期可能继续保持扩张 [9]
刚刚!超预期重磅,联袂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7-15 10:35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1][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远超预期的5.5%,前值为5.8% [1][2]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均较一季度有所加快 [2] 工业与消费表现 - 工业增加值提升表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通常带来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 [2] - 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3] 出口贸易数据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 [5]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 [6]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 [7] 金融数据 - 6月M1增速环比大幅回升2.3个百分点至4.6%,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8] - 6月社融增加4.2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7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 [1][8] - 信贷需求回暖,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扣除票据融资)新增2.77万亿元,同比多增0.54万亿元 [9] 出口支撑因素 - 关税不确定性带动企业抢出口效应,7月第一周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日均66.7艘,高于去年同期 [7] - 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东盟和欧盟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上升1.4和0.4个百分点,拉美和非洲占比共上升0.8个百分点 [7]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严格账期的金融意义
招商证券· 2025-07-14 2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金融数据中社融、信贷、M2、M1增速方向与《6月社融货币前瞻》一致,M1增速超预期,信贷增量略超预期,主要源自企业短期贷款多增 [1] - M1增速回升可能源于低基数、财政发力和严格账期三方面原因,预计各贡献约1/3,财政发力和严格账期形成的M1回升更值得重视 [1][3] - 严格账期能降低全社会经营拖欠链条,将大型企业和单位对下游中小企业的拖欠转换成其自身的金融债务,促进全社会活期存款派生,降低全社会隐性融资负担,有助于社会信用活力回升 [2] - 当前M1增速距离社融增速、M2增速和目标名义GDP增速仍有差距,经济活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后续需重点关注今年财政靠前发力后的持续性 [3] - 对银行而言,货币财政在发力,结构优化有潜力,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利好银行绝对收益,银行板块会受益于公募基金的风格再配置,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相对收益,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回报率会继续超越全市场 [3] - 标的选择建议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选择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3] 报告数据总结 同比增速 |指标|2025/6|2025/5|2025/4|2025/3|2025/2|2025/1|2024/12|2024/11|2024/10|2024/9| |----|----|----|----|----|----|----|----|----|----|----| |社融|8.9%|8.7%|8.7%|8.4%|8.2%|8.0%|8.0%|7.8%|7.8%|8.0%|[12]| |社融扣政府债|6.1%|6.0%|6.0%|5.9%|6.0%|6.1%|6.1%|6.1%|6.2%|6.2%|[12]| |各项贷款|7.1%|7.1%|7.2%|7.4%|7.3%|7.5%|7.6%|7.7%|8.0%|8.1%|[12]| |各项存款|8.3%|8.1%|8.0%|6.7%|7.0%|5.8%|6.3%|6.9%|7.0%|7.1%|[12]| |非财政存款|8.0%|7.8%|7.7%|6.5%|6.8%|6.2%|6.5%|6.8%|7.2%|6.9%|[12]| |M2|8.3%|7.9%|8.0%|7.0%|7.0%|7.0%|7.3%|7.1%|7.5%|6.8%|[12]| |新M1|4.6%|2.3%|1.5%|1.6%|0.1%|0.4%|1.2%|-0.7%|-2.3%|-3.3%|[12]| |M1 - M2|-3.7%|-5.6%|-6.5%|-5.4%|-6.9%|-6.6%|-6.1%|-7.8%|-9.8%|-10.1%|[12]| |老M1|/|0.7%|-1.0%|-0.8%|-2.5%|-5.7%|-1.4%|-3.7%|-6.1%|-7.4%|[12]| |M0|12.0%|12.1%|12.0%|11.5%|9.7%|17.2%|13.0%|12.7%|12.8%|11.5%|[12]| |单位活期|/|-1.8%|-3.8%|-3.4%|-5.2%|-10.5%|-4.3%|-6.9%|-9.8%|-11.0%|[12]| 历年当月新增货币社融结构 |年份|社会融资规模|社融扣政府债|社融口径贷款|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贷款+政府债|人民币贷款+政府债 - 财政存款|M2|M0|新M1|单位&居民活期| |----|----|----|----|----|----|----|----|----|----|----| |2019|26,243|19,376|16,737|16,600|23,467|28,487|30,206|-218|29,474|29,691|[14]| |2020|34,681|27,231|19,029|18,100|25,550|31,652|34,765|-247|37,896|38,144|[14]| |2021|37,017|29,509|23,182|21,200|28,708|32,710|42,250|169|35,010|34,841|[14]| |2022|51,926|35,710|30,540|28,100|44,316|48,683|54,425|464|43,551|43,087|[14]| |2023|42,265|36,894|32,413|30,500|35,871|46,367|52,519|662|35,066|34,403|[14]| |2024|32,985|24,509|21,927|21,300|29,776|37,969|31,655|674|24,722|24,048|[14]| |2025|41,993|28,485|23,600|22,400|35,908|44,108|45,030|569|50,346|49,778|[14]| |同比多增|9,008|3,976|1,673|1,100|6,132|6,139|13,375|-105|25,624|25,729|[14]| 历年当月新增社融结构 |年份|社会融资规模|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外币贷款|新增委托贷款|新增信托贷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政府债券|其他| |----|----|----|----|----|----|----|----|----|----|----| |2019|26,243|16,737|-4|-827|15|-1,311|1,439|153|6,867|3,174|[15]| |2020|34,681|19,029|204|-484|-852|2,190|3,686|538|7,450|2,920|[15]| |2021|37,017|23,182|701|-474|-1,046|-221|3,927|956|7,508|2,484|[15]| |2022|51,926|30,540|-291|-380|-828|1,066|2,346|589|16,216|2,668|[15]| |2023|42,265|32,413|-191|-56|-154|-691|2,249|700|5,371|2,624|[15]| |2024|32,985|21,927|-807|-3|748|-2,045|2,100|154|8,476|2,435|[15]| |2025|41,993|23,600|325|-400|816|-1,899|2,422|203|13,508|3,418|[15]| |同比多增|9,008|1,673|1,132|-397|68|146|322|49|5,032|983|[15]| 历年当月新增贷款结构 |年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投向实体)|人民币贷款(投向实体,扣除票据融资)|对公:中长期|对公:短期|对公:票据融资|居民户:中长期|居民户:短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其他| |----|----|----|----|----|----|----|----|----|----|----| |2019|16,600|16,737|15,776|3,753|4,408|961|4,858|2,667|-161|114|[16]| |2020|18,100|19,029|21,133|7,348|4,051|-2,104|6,349|3,400|-790|-154|[16]| |2021|21,200|23,182|20,435|8,367|3,091|2,747|5,156|3,500|-1,906|245|[16]| |2022|28,100|30,540|29,744|14,497|6,906|796|4,167|4,282|-1,656|-892|[16]| |2023|30,500|32,413|33,234|15,933|7,449|-821|4,630|4,914|-1,962|357|[16]| |2024|21,300|21,927|22,320|9,700|6,700|-393|3,202|2,471|-1,417|1,037|[16]| |2025|22,400|23,600|27,709|10,100|11,600|-4,109|3,353|2,621|-1,026|-139|[16]| |同比多增|1,100|1,673|5,389|400|4,900|-3,716|151|150|391|-1,176|[16]| 历年当月新增存款结构 |年份|新增人民币存款|居民+企业存款|新增居民存款|新增企业存款|财政存款|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其他企业存款(主要机关团体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境外存款|其他| |----|----|----|----|----|----|----|----|----|----|----| |2019|22,700|26,960|11,331|15,629|-5,020|-4,823|5,583|5,739|-184|28|[17]| |2020|29,000|36,223|21,777|14,446|-6,102|-5,568|4,447|4,261|273|-87|[17]| |2021|38,600|47,050|22,328|24,722|-4,002|-2,898|-1,550|-2,167|617|0|[17]| |2022|48,300|54,049|24,739|29,310|-4,367|-5,515|4,133|3,471|752|-90|[17]| |2023|37,100|47,337|26,736|20,601|-10,496|-3,320|3,579|3,583|-66|62|[17]| |2024|24,600|31,400|21,400|10,000|-8,193|-1,800|3,193|3,616|-609|186|[17]| |2025|32,100|42,473|24,700|17,773|-8,200|-5,200|3,027|/|/|/|[17]| |同比多增|7,500|11,073|3,300|7,773|-7|-3,400|-166|/|/|/|[17]| 历年当月净金融债务增量 |年份|居民贷款|居民存款|居民部门净融资|对公社融|对公存款|对公部门净融资|政府债券|财政存款|政府部门净融资|非银贷款|非银存款| |----|----|----|----|----|----|----|----|----|----|----|----| |2019|7,525|11,331|-3,806|9,899|21,212|-11,313|6,867|-5,020|11,887|4,662|/|[18]| |2020|9,749|21,777|-12,028|12,387|18,893|-6,506|7,450|-6,102|13,552|4,778|/|[18]| |2021|8,656|22,328|-13,672|18,269|23,172|-4,903|7,508|-4,002|11,510|992|/|[18]| |2022|8,449|24,739|-16,290|23,635|33,443|-9,808|16,216|-4,367|20,583|3,859|/|[18]| |2023|9,544|26,736|-17,192|25,109|24,180|929|5,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6月社融增速进一步上升
华源证券· 2025-07-14 2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新增贷款同比小幅多增,或因银行冲信贷规模,7月新增贷款预计较低;M2及M1增速回升;社融同比大幅多增,增速回升,预计2025年新增贷款同比小幅多增,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明显扩大,社融同比显著多增,增速先升后降,年末或至8.3%左右 [1][3] - 利率债可能阶段性窄幅震荡,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信用债,继续看多长久期下沉城投及资本债,建议利率债波段操作紧盯资金面,关注港股银行、中华财险资本补充债投资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数据情况 - 7月14日央行披露2025年6月金融数据,新增贷款2.24万亿元,社融4.2万亿元,6月末M2达330.3万亿,YoY+8.3%,M1 YoY +4.6%,社融增速8.9% [1] 新增贷款情况 - 6月新增贷款同比小幅多增,或与银行冲信贷规模有关,上半年信贷受隐性债务置换影响,存量按揭利率低及股市平稳缓解提前还贷压力,但存款利率下调或加剧按揭早偿压力 [3] - 6月个贷+5976亿,其中个贷短贷+2621亿,个人中长期贷款+3353亿,同比略微多增;对公短贷+1.16万亿,对公中长期+1.01万亿,票据融资 -4109亿 [3] - 制造业产能利用偏低、地产投资偏弱、基建投资空间有限,信贷需求可能长期偏弱 [3] M1与M2增速情况 - 央行2025年1月启用新口径M1,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截至6月末新口径M1余额达113.95万亿元,新旧口径M1同比增速走势接近,新口径更平稳 [3] - 6月新口径M1增速4.6%,环比回升2.3个百分点,M2增速8.3%,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24Q4以来新旧口径M1增速均明显回升,反映经济活性改善 [3] 社融情况 - 6月社融增量4.2万亿,同比大幅多增0.90万亿,多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及信贷,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量2.36万亿,同比多增0.17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190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2413亿,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同比多增0.50万亿 [3] - 6月末社融增速8.9%,较上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 [3] 投资建议 - 利率债看窄幅震荡,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信用债,继续看多长久期下沉城投及资本债,建议利率债波段操作紧盯资金面,6月初以来持续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债及资本债、保险次级债,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长久期资本债,看多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 [3] - 关注港股银行机会和中华财险资本补充债投资机会 [3]